经过2011年大规模收缩、2012年的沉寂与2013年的重整,目前中国艺术市场在外界看来仍处于“冰河时期”。在这个深度调整的过程中,2014年被视为艺术品拍卖市场新周期的起点。
亿元拍品的涟漪效应
“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以3.48亿港元成为2014年国内最高价拍品
亿元拍品在2014年依旧没有缺席,而且这几件作品都显示了未来市场的走向。刘益谦看似“任性”地在2014年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以3.48亿港元拍下“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实则是近年喜马拉雅艺术热的一个延续。
从2011年开始,在强势的明清宫廷艺术品进入市场调整期后,喜马拉雅艺术即缓步上扬。2013年,藏家郑华星在香港苏富比以2.36亿港元拍下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刷新中国雕塑世界拍卖纪录。随后在2014年3月举行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中,纽约苏富比、佳士得及邦瀚斯推出了4个喜马拉雅艺术专场,共录得超过人民币2.2亿元的总成交额。其中“明永乐铜鎏金药师佛坐像”在纽约佳士得以人民币3452万元成为该次亚洲周的拍品之冠。
2013年,藏家郑华星在香港苏富比以2.36亿港元拍下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而刘益谦在拍下唐卡之后,又在2014年12月11日于巴黎Joron-Derem拍卖行以约人民币1650万元的落槌价竞得一尊康熙年制铜鎏金佛像,似乎也预示着这股喜马拉雅艺术热将继续发酵,成为今后数年的市场热点之一。
青铜器皿方罍以接近2000万美元的成交价“完璧归湘”
正如在2005年英国古董商艾斯肯纳奇(Giuseppe Eskenazi)以人民币2.3亿元高价购得“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后,引发内地市场元青花行情大热,2014年纽约亚洲艺术周上,青铜器皿方罍以接近2000万美元的成交价“完璧归湘”也掀起热潮:同年秋拍上,中国嘉德推出“吉金吉象——青铜金银”专场包含5件带铭青铜重器。其中,被藏家刘体智、卢芹斋等递藏的“商代晚期-西周早期光方鼎”最终以人民币989万元成交。而西泠拍卖十周年庆典推出的“中国首个青铜礼器专场”更是以白手套专场向市场证明了该品项的后续发展势头凶猛。
在西泠拍卖十周年庆典推出的“中国首个青铜礼器专场”中,商晚期青铜兽面纹斝以人民币954.5万成交
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如果要为2014年艺术市场拟定关键词,新水墨绝对是不可回避的一个。众多纪录被刷新:徐累《霓石》在中国嘉德的秋拍上以人民币1840万元成交不仅打破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同时也成为首张破千万的新水墨作品。在随后举行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上,首次举行了“中国当代水墨”拍卖,不仅取得90%的总成交额,刘国松的《香江岁月》也以1684万港元成交。
徐累《霓石》在中国嘉德的秋拍上以人民币1840万元成交
香港佳士得在2014年首次推出中国当代水墨专场,刘国松《香江岁月》以1684万港元成全场最高价拍品
这个品项的异军突起,看似是市场所为,也可以视作对中国文化的再认识。正如2013年年末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幕的“水墨艺术:当代中国的过去与现在”展览,可谓代表着一种价值判断,“水墨”只是一个出发点,对于中国乃至亚洲文化的再认识才被视为本次展览的目的所在。
这种认识同时也带动着书法市场的价格回归。在2014年的秋拍上,乾隆皇帝御笔书法《白塔山记》在北京保利以人民币1.1615亿元拍出。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的作品更成为一匹黑马,其中中国嘉德推出的“王铎的笔底毫端”专场更是取得了总成交额人民币8214万元的成绩。
乾隆皇帝御笔书法《白塔山记》在北京保利以人民币1.1615亿元拍出
对于书法市场的再度升温,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认为,“书法市场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最近几年书法作品走高,是在经历一个价值回补的过程。从文化的层面来讲,艺术品价值的回归一定是呈现在古代书画和书法上。”
新品项、新藏家带来新视野
市场调整不仅为传统品项寻找新价值,同时也不断发掘新品项。它们的出现,不仅为市场带来了新的藏家,同时也建立了新的语境与模式。去年佳士得上海设计首拍与以往设计拍卖的不同在于,佳士得只选择了中国设计品牌“上下”的20件具有“唯一性”的高完成度孤品。因此这一独特性使得这个专场以人民币2169.5万元的总成交额获得白手套专场的好成绩。
上海佳士得首次推出设计拍卖专场,“上下”大天地系列大叶紫檀若水质静情人椅以人民币65万元成交
同时,这场拍卖设置在去年的上海举行也完整了这个城市在设计方面的一、二级市场产业链的构建。上海在2014年的2、3月间不仅第三度举行“设计上海”,更在9月推出了由周铁海担任展览总监的首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设计正在成为艺术市场的新势力。
上海在艺术市场的新能量还不仅仅是艺术拍卖品类的创新,更有年轻藏家举办的年轻艺博会:由年轻藏家应青蓝、周大为等创办,在2014年11月举行的上海ART 021艺博会,整体规模较第一届扩张近一倍,体现了中国年轻藏家的雄心:他们需要把握市场的话语权,重新制订艺术市场的游戏规则。而且与父辈相比,他们更喜欢以一个“圈子”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2014年ART 021艺博会现场
这种“圈子”的传染力非常强,不仅仅影响到他们的收藏方向,甚至令他们共同建立起艺术品经营和展示的平台。尽管这样的模式是否能成功在当下判断有点为时过早,但是这批年轻藏家带给整个艺术生态的特色却逐步明晰,尤其是他们对于中国艺术生态的规范化更加有需求,同时也将能为未来的中国艺术市场发展建立一个全新的标杆。撰文/陆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