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前不久刚刚落幕的苏富比2013秋拍上,曾梵志的巨幅作品《最后的晚餐》以逾1.8亿港元的成交价引发轰动效应,这是否能带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今年秋拍“复活”?
当代艺术进入亿元拍卖纪录
艺术品市场的天价神话早在2009年就让人心惊肉跳。当年秋拍,3件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在嘉德和保利拍卖先后破亿,从此艺术市场三大板块中除油画之外书画和瓷杂都在短时间里连连爆出亿元拍卖纪录。结果书画板块的最高纪录分别是古代书画部分的宋代黄庭坚书法长卷《砥柱铭》成交价近4.4亿元,近现代书画部分有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成交价4.255亿元;瓷杂板块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在伦敦一家乡间拍卖行被中国买家竞相追逐,拍出5.5亿元(4300万英镑)。不过,《砥柱铭》据报道被市场玩家以此为质押品发行信托产品圈得4.5亿元,而另两件天价拍品最后都没有付款。因此,当2011秋拍中国艺术市场进入调整期,这些拍卖纪录的可疑之处纷纷曝光,舆论又倒向了另一个极端,“做局论”、“阴谋论”一度甚嚣尘上。
其实,亿元拍卖纪录在国际拍卖场上并非神话:回顾历史,中国艺术市场进入21世纪后,在亚洲已有近40年拍卖历史的瓷杂板块就率先破局,连连拍出亿元纪录——先是乾隆珐琅彩胆瓶在苏富比成交过亿,接着是元青花罐在佳士得拍得2亿多元。就是那件因多次跨国催款而变成国际话题的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在2013年初也被国际拍卖行邦瀚斯以2000万到2500万英镑(人民币2亿元左右)的价格私下转让。对此,伦敦亚洲艺术品展览会主席罗杰·凯弗恩(Roger Keverne)认为这个价格很公道:“当初所有人的焦点都集中在超高的拍卖价格上,现在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换句话说,这桩交易否定了当年5.5亿元的纪录,却也证明2亿元左右的价格直到今天仍是真实可信的。也许这桩交易本身打开了市场各方的心结,苏富比2013秋拍瓷杂板块出现了那么多精品,还拍出了两个亿元纪录:一件明代成化的青花宫碗以1.4亿港元成交;一件明代永乐的鎏金铜佛像以2.36亿港元成交。
未来市场还需挖掘
而油画板块一直在此起彼伏地攀升中:先是当代艺术从2006春拍起暴涨,直到曾梵志在2008佳士得春拍中创造7536万港元的天价;接着是现代艺术取代在华尔街金融危机中大幅缩水的当代艺术,由赵无极、朱德群与吴冠中、徐悲鸿等领衔稳步上涨。更引人注目的是书画板块与油画板块之间呈现轮替现象:经过2012年一年的调整,前者在今年呈弱势反弹状,而后者却明显走强。此番香港首轮秋拍,苏富比主场除了曾梵志的天价外,还拍出两个艺术家的新纪录:赵无极的《15.01.82(三联作)》以8524万港元成交,刘野的《剑》以4268万港元成交。此前,中国嘉德与北京保利的香港拍卖会上,油画板块的专拍也都拍出了好成绩。
当然,曾梵志这个新纪录本身太有戏剧性了:前文提到的那个历史纪录,在其新纪录中只是一个零头,成交价整整比5年前多了1个亿。而这却是中国当代艺术乃至整个油画板块首次破亿。当代艺术本身还缺乏美术史的学术支撑,其市场行情更是先天不足,一上来就暴涨暴跌,呈现先强后弱、前扬后抑的走势,因此圈内外的舆论对任何高价纪录都是质疑一片。其实作为个案,这个纪录本身并无疑义。正如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主管林家如所强调的,这是艺术家最受市场追捧的“面具”系列中最重要且尺幅最大的作品,也是知名藏家尤伦斯珍藏的重器;而曾梵志本人更因为其不懈的艺术追求与不断创新的艺术面貌受到国际顶级画廊与藏家的垂青,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行情的领头羊。因此,她把这个新纪录看作一个“里程碑”。她强调,当前许多新买家正源源不断进入市场,这个新纪录对他们无疑具有冲锋号的作用。
由此我们不难预测,未来当代艺术板块会日趋活跃。然而,当代艺术市场非常特别:一方面曾梵志本人的新旧纪录之间会有上文提到的1亿港元的落差,另一方面,曾梵志作为领军人物与年轻艺术家之间也会有巨大的价格落差。林家如因此清醒地指出,这个纪录只具有象征意义,并不能带动整个当代艺术市场的价格体系出现全面的提升。她还向笔者透露,今年秋拍年轻艺术家的成交状况也让她十分鼓舞,她将在未来重点围绕“绘画性”主题组织年轻艺术家的精品专拍。这一点,恰恰与中国嘉德的油画主管李艳峰的想法不谋而合。看来,未来行情的重点也许会侧重于年轻艺术家,会将他们作为未来市场的领军人物加以挖掘,而“绘画性”则会是一条重要线索。撰文/邱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