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左至右:本次论坛主持、《艺术新闻》主编叶滢;OCAT西安馆执行馆长、艺术评论人、策展人凯伦·史密斯;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创始人、收藏家周大为;佳士得“+86 First Open”拍卖项目专家主管李丹青;“ART·SANYA艺术季”以及“华宇青年奖”的发起人赵屹松
如今,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到国际领域流通已有十年之久。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持续受到国际艺术界的关注,似乎更深地渗透到“全球化”的图景之中:今年5月,巴黎蓬皮杜中心接受了5件由中国藏家捐赠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并在7月启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项目;同样是在今年5月,在德国8个城市的9个美术馆举办的“China 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近年来大规模的集体亮相之一;而最近,中国艺术家张鼎的个展——“张鼎:龙争虎斗”又在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CA)开幕。另一方面,中国内部的当代艺术生态也在持续地演变之中:地方性艺术机构从及民营博物馆持续增长,艺博会的发展与竞争进入到专业化层面……然而,在这般看似颇具活力的艺术图景之下,今年却被收藏家周大为认为是历年来形势最严峻的一年,“中国当代艺术”正历经着哪些问题与挑战?
▲ “变革力量,演进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新生态”论坛现场
由佳士得与《艺术新闻》联合主办的“变革力量:演进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论坛在10月16日举行,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当下的生态变化。论坛由《艺术新闻》主编叶滢主持,OCAT西安馆执行馆长、艺术评论人、策展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Art 021)创始人、收藏家周大为,“ART·SANYA艺术季”以及“华宇青年奖”的发起人赵屹松,佳士得“+86 First Open”拍卖项目专家主管李丹青,从策展、研究、收藏及艺术市场等角度进行了深入讨论。
当代艺术如何接近公众?
– ▬ –
▲ OCAT西安馆执行馆长、艺术评论人、策展人凯伦·史密斯
自1992年起便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的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凯伦·史密斯,在讲谈间,谈及了其在写作新近出版的“发光体”系列著作的第三部《发光体3号》的所试图解决的问题:在数字化阅读大幅替代书本阅读的情境下,这部记录、观察与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著作在“给谁写?怎么写?从什么角度?”而这一问题同凯伦·史密斯担任OCAT西安馆馆长所面临的问题有着同一性。凯伦·史密斯表示:在当代艺术这一领域,如今的西安所处的阶段就犹如 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这里的观众很有选择性,还没有稳固的当代艺术观众群;在具有悠久历史的西安,当代艺术的土壤相对薄弱,而如何去调动观众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了解当代艺术——是OCAT西安馆目前工作的核心之一。
▲ 凯伦·史密斯新书《发光体3号》封面
▲ OCAT西安馆
于2012年在三亚发起“ART·SANYA艺术季”、并于2013年创立挖掘中国年轻当代艺术家奖项——“华宇青年奖”的赵屹松在论坛上表示:其在三亚遇到的核心问题亦是“如何同公众沟通”。他在论坛上说,“三亚是一个景观社会的典型缩影,来到此地的人皆有着消费脑海中已有风景的期待。而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图像、造型的阶段,对于很多人来说,当代艺术还无法进入他们的认知范畴。”
▲ 2014年“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大奖得主胡为一的作品《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
然而,在赵屹松看来,与观众沟通并不意味着迎合观众。他认为,三亚——这片当代艺术的“新土地”,正适合以有别于“白盒子”的展览方式呈现如华宇青年奖那样富有当代性的作品,“我认为多样性是当代艺术最为重要的一个特性。”他也表示,“ART·SANYA艺术季”并不意在给予观众一个艺术的定义,而是试图打破观众脑海中对艺术的既成印象,以延伸其对艺术的认知边界。
▲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Art 021)创始人、收藏家周大为
▲ “ART·SANYA艺术季”以及“华宇青年奖”的发起人赵屹松
而周大为亦在论坛上提出:“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问题是离观众太远”。他认为,艺术家应摆脱较为封闭的“象牙塔”意识,更加走近公众。
多维度构建当代艺术新生态
– ▬ –
尽管今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图景不乏如上海接连上演三大艺博会等的“热闹”景观,但周大为认为“今年是中国当代艺术总体生态呈现严峻面貌的一年”。他认为,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问题,而其根本在于学术研究力量的匮乏。周大为表示,他所创立的“CC基金会”,在今年下半年即开始着力专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研究。
▲ 在2014年上海021艺博会中,由周大为和徐震共同创办的皮毛商店橱窗
佳士得“+86 First Open”是一项专注于中国新一代当代艺术的拍卖项目,主持该项目的专家主管李丹青在论坛上也提到,“+86 First Open”项目对过去10年中国当代艺术家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并着力呈现了艺术家创作的过程。而在今年于纽约举办的预展与论坛上,这些系统性的学术梳理,引发了海外藏家的极大兴趣,比如硅谷地区从事IT、金融等领域的华人精英。这类学术性的内容,是从认知上打开公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识,而这种智性层面的输出,则尤其能激发藏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
▲ 佳士得“+86 First Open”拍卖项目专家主管李丹青
▲ “+86 First Open”纽约预展现场
《艺术新闻》主编叶滢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还是一个年轻的领域,其系统本身的不完整性、收藏活动的不稳定性及经济环境的波动都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产生了影响。而美术馆、评论等方面在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判断上也提供着基本的支持。叶滢也表示,近年中国本地的艺术机构在中国当代艺术方面的参与正变得更为积极。
▲ 《艺术新闻》主编叶滢
流动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景
– ▬ –
无论是中国公众与当代艺术间尚存的距离,还是学术研究力量的缺乏,亦或今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总体“遇冷”,这些问题实际上均同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在这10年间过于迅速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在这样的“困难”中,亦暗含着机遇。
▲ 木木美术馆创始人林瀚
木木美术馆(M WOODS)创始人林瀚在本次论坛的现场谈及了“顺应时代”的不自觉的“身份/意识转换”:木木美术馆起初采用预约制的参观模式,而近期举办的馆藏展则首度以售票的形式对公众开放,而结果让他感到意外——总计有1万多人在过去2个月中参观了美术馆,这让林瀚感到,其“不再是如以往那样是为个人、家族收藏,而对公众有着一份责任。”
佳士得的“+86 First Open”,也并不单纯只是一个拍卖项目,它内在的学术维度,也使得拍卖行跳出了通常印象中的“市场”角色,而对藏家亦有了一份“教育”的作用。正如《艺术新闻》主编叶滢所说,全球化的当代艺术系统正链接地越来越快,而中国内部的生态还没有结构性的支撑,在这一流动性的体系中,既定的角色及角色所发挥的作用也在发生着转变。而周大为由起初作为收藏家、至创办艺博会、再到如今决定支持学术研究,这一系列的身份转变也暗示着中国当代艺术图景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反映了,尽管目前“演进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系统问题丛生,但正暗藏着诸多可能。
撰文 | 汪汝徽、黄婷怡
摄影 | 李振华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