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国际博物馆日”再度于全球疫情危机尚未结束之时到来。历经一年多的数字化探索与创新,全球博物馆在与危机的不断交锋之中奠定了弥合断裂的基调。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了“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与后疫情时代中亟待常态化的博物馆应对方案交相呼应。在这样的特殊境况下,谷歌艺术与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向大众推出“身临其境博物馆”项目和与《艺术新闻》联合举办的“未来在即: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数字化变革”线上对谈,意图探索艺术新常态下的转型之道。
“身临其境博物馆”项目
“身临其境博物馆”项目首推于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在无法进行线下集聚的时期,与十个国内外知名博物馆合作,以视频结合人声讲解的形式将文物呈现在观众面前。5月13至18日,项目再度携数件馆藏文物与观众会面。四川博物院、荷兰国立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凡尔赛宫和河南博物院共六家博物馆,将各自重量级藏品的时代光彩晕染入数字影像,邀请了六位文化艺术领域从业者及名人配以讲解。此次回归以“色”与“声”为线,提取各件馆藏文物的代表色彩为视频切入点,使观众能通过这一直观易感的元素展开对文物质地、风格与情感的想象。此外,精简雅致而富有韵律的旁白,从多位文化学者与网络文化名人口中娓娓道来,在精美的影像之上烘托了故事氛围。历久的时代气息、鲜明的色彩体验、丰富的影像细节与沉浸的朗读讲解交织融汇,为观众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博物馆“游览”体验。
三家省级博物馆将各自的馆藏从千年的厚重时光中带到于新兴的数字平台上。四川博物院的宋代芙蓉花瓣金碗层叠细腻,在一片金色灿芒中盛装了宋代蜀地的繁盛华景,使得金色成为居民富庶生活的色彩标识。辽宁省博物馆则将其藏品《瑞鹤图》中的“空青色”作为视频讲解题眼。祥云、白鹤与如梦似幻的青色苍穹错落对比,上演了一场“蔓延了九百零九年的空青色的梦幻”。河南博物院呈现了一尊憨态可掬的妇好鸮尊。这件商代文物的悠悠青铜之光含蓄而复杂,如旁白解说所介绍的身份多面的物主——妇好王后一般,体现了历史角色与文物在层层剥开时光幕帘后的气韵深长。除这三家博物馆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也带来了其珍贵馆藏《徐悲鸿立马图》,以墨色的古典意境凸显了写意手法的精髓。
海外博物馆的参与使得项目更具有了跨越距离屏障与艺术突破地缘的意义,在文化和语言的转换中碰撞出别样生机。荷兰国立博物馆《倒牛奶的女仆》的维米尔黄,是平和静美的画面中最明亮的光彩,女仆人物的质朴暖意呼之欲出。而凡尔赛宫的《玛丽•安托瓦奈特 法国王后》中的灰色却闪耀着高贵夺目的色彩,精致的衣饰折射了这位人物争议非凡的一生。声色交织连绵不绝,六个视频内容多元却又形式贯通,平易近人地为观众创造了与众不同的“观”与“听”之境。
线上对谈
与数字实践尝试同时进行的,是对更普遍意义上的博物馆数字化变革如何开展的反思。谷歌艺术与文化将目光与关怀投向了博物馆的未来上。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谷歌艺术与文化联合《艺术新闻》共同举办了“未来在即: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数字化变革”线上主题对谈,邀请了策展人及教育者费俊、策展人李振华、艺术家曹斐和刘昕、上海博物馆专家刘健,一同分享与碰撞他们新鲜的见解。在《艺术新闻》出版人曹丹的主持下,嘉宾们分别就三个不同的主题阐释了迄今为止的博物馆数字化境况,当下博物馆面临的转型危机和未来拓展的试想。
上海博物馆专家刘健首先针对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数字化革新进行了分享。作为国内最早启动数字化建设的博物馆,在疫情之前,上海博物馆就已经使用数字化系统来进行馆内管理与对外传播。而在谈及疫情之后博物馆数字化工作的变化时,刘健认为,其中的区别取决于人们对博物馆工作的认知水平。尽管业内对数字化的看法存在较大落差,但在大众眼中不存在大的变化。正如博物馆日的主题“恢复与重建”,数字化应当做为主轴和引擎来进行系统性的生态再造,重新检讨博物馆和社会的关系。
随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费俊从身体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革新。他后疫情时代下不仅局限于博物馆、更是弥漫于世界范围的虚拟化描述为“离身性”危机——人们不得不在诸多技术手段的介入下愈加深入地参与数字生活。针对当下博物馆的转型,他谈道:“博物馆数字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博物馆本身,它作为一个文化机构所承担的公共文化的责任,还有更大的一个价值恰恰是把博物馆这样的文化研究的成果,再进一步进行社会参与的转换所形成的公共文化价值。这是我比较看重的博物馆未来发展的趋势。”
那么,疫情期间的展览应当如何与观众联结,从而产生广泛的公共文化价值?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的策展人李振华从新媒体界面与策展空间的角度带来了他的见解。在无法举办线下展览的情况下,策展人如何将工作带入公众中去成为了重要问题。李振华认为,在讨论线上策展时,需要将线上公共环境纳入考量,例如怎样的数字作品适合在网络社群中分发。这涉及到对特定人群习惯和审美的方方面面把握,也考验着新时代展览如何对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整合。他同时表达了自己探索新的介入模式和艺术形态的愿望,例如游戏这样具有艺术叙事性表述可能的媒介。
在线上展览逐渐从紧急替代方案走向常态之际,对谈的第二个主题“线上线下,是迭代还是贯通”提出了更为现实的问题。刘健提出,博物馆的线上展览不应是对实体展览的简单复制或数字复原,而是应该对产品数字资源本身进行一些深入的解构挖掘,再通过数字手段和方法,将研究成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在网络载体上呈现。“数字化最大的价值是它必须产生新价值,不仅仅是线上化带来的方便性,而是说在物理性展览中无法获取的,比如知识关联和知识谱系。”费俊则对此补充道,“线上恰恰可以利用丰富的知识关联,为受众提供更好的甚至更加个性化的知识和体验,形式可能是游戏式的或学术式的,这可能因场景而改变。”
最后,刘昕和曹斐两位艺术家从艺术创作视角畅想了线上艺术的未来拓展。刘昕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与世界各地的工作者线上交流和协作的创作经历。以作品《梦游》(Sleep Walk)为例,被隔离囿于家中的刘昕将自身的身体与空间感知经验转化为创作灵感,创作了这个映射社交隔离状态的游戏。而曹斐以自己的作品《人民城寨》和《第二人生》为例,阐释了在最初并不受重视的全线上艺术的呈现方式。她认为,目前疫情状态下的虚拟展览充当了一种替代性的传播手段,但从艺术家创作的角度来说,自己并没有过多考虑线上和线下的概念。“可能从我了解这个世界开始,我就认为这个东西是开放性的。我没有去考虑线下展览,也没有考虑打破。这个概念很本能地,就是对这个世界所谓的未来的模式,对没有边界的城市,对未来生活的一个向往。”正如愈渐交汇融合的线上线下渠道与日益丰富的艺术交互界面所预告的:一个开放的未来模式,应当首先消弥新与旧、界内与界外、过去与未来的对立。
《艺术新闻》欢迎各位扫描下方二维码,前往“在艺直播”平台观看本次线上论坛的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