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及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左起:《艺术新闻》及《艺术界》执行出版人曹丹,艺术家张鼎,teamLab成员工藤岳、收藏家Artur Walther、纪录片制作人余天琦、建筑师马岩松、《艺术新闻》主编叶滢、独立策展人李振华、M+博物馆视觉艺术策展人姚嘉善、艺术家李牧、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
上海。11月22日上午,以“艺术创新能量”为主题的《艺术新闻》国际论坛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举行。本次论坛为2015“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艺术家,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建筑师,纪录片导演,影像艺术藏家……10位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身份的创新实践者带着各自不同的经历与故事来到现场,分享并揭示着“创新”的不同维度。在本次论坛的主持人——《艺术新闻》主编叶滢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论坛,也是一场‘思维的盛典’——将全球具有创新之力的人集合到上海,分享他们的想法,从而激发出新的视野向度与思维能量”,这也是本届“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的宗旨之一。
– ▬ –
▬
叶滢
▬
《艺术新闻》主编,论坛主持
当科技与网络大幅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改变着社会整体环境的当下,数字技术、新媒体手段也深刻影响着艺术生产到展示陈列的每一个环节。来自日本的新媒体超技术艺术团体teamLab,以给人强烈震撼、模糊感知与认知边界的交互性数字艺术,拓展着人们对于数字技术的认识。
– ▬ –
▬
工藤岳,teamLab成员
▬
来自日本新媒体艺术组合teamLab
高科技是否一定是冰冷的?技术上的创新能为艺术的创新带来什么?在teamLab成员工藤岳看来:“我们相信数字技术能够不断延展,能够利用数字科技将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地更为有趣、更为能动。”在讲座中,工藤岳展示了teamLab的一系列艺术项目。这些项目均应用了当下先进的数字技术并结合无线网络,与观众形成紧密的互动,创造出打破感官乃至三维空间认知的艺术体验。古时的舞者、瀑布、花园、水流、树木……这些由数字技术营造的“虚境”却有着浸润感官的真切感。而对于长期从事多媒体艺术传播和项目策划的策展人李振华来说,他则敏感于在这个被互联网、社交媒体深刻影响的时代中,作为个体的人的处境。
– ▬ –
▬
李振华
▬
国际独立策展人
李振华在论坛上,呈现了正在“集美X阿尔勒:东西方对话国际摄影季”上展出的瑞士艺术家Marc Lee的作品《Pic-me》的片段。这件作品结合了Instagram和Google earth,艺术家感兴趣于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摄影与自我呈现,揭示了这一生活现实: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呈现自己的照片时,也同时在Google earth上暴露了自己的地理位置。李振华认为,这一作品揭示了互联网联通的生活之下的一种未被察觉的普遍性“恐惧”,“通过这件作品,观众必然会联想到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今天就是如此。”
▲ 艺术家Marc Lee的作品《Pick-me》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新媒体艺术探索的艺术家、策展人之一,李振华看待艺术的视野是不囿于既成观念的。他知晓这类运用社交媒体的艺术会“在艺术性上会受到质疑”,然而他认为:“今天的艺术创作的有趣之处也在这里——它开始带给你一种不属于以往的艺术的逻辑的东西。”在李振华的另一个项目《我想安静地看着地上的自己》中,其走出了“通常与具体的艺术事件保持距离”的“策展者”角色,与飞行家尚暾合作,亲身乘坐飞行器,在城市的高空飞翔。李振华说:“在这个项目中,策展人是会有生命危险的,而这也是这个项目的有趣之处,我通过这种切身的感受,能够更好地理解尚暾的困境与创造。” 李振华认为,作为一个策展人要“从展厅中走出去”,这是需要“勇气”的。
– ▬ –
▬
张鼎
▬
艺术家
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ICA)刚刚举办了个展“张鼎:龙争虎斗”的艺术家张鼎,也是一位有勇气打破艺术边界及艺术家身份的开拓者。在《龙争虎斗》这一项目中,他用一系列旋转的镜面雕塑将ICA的剧场空间转化成了一个“变异中的声音雕塑”。在项目展演的13天时间里,邀请了26个乐队进行演出。
张鼎在论坛上表示:“在这个项目中,我更愿意把自己看作一个制作人而非一个艺术家,与不同的人在这样的公共项目中发生更多的可能。”在这种对艺术家自我身份的反思中,张鼎提出:“是否能将艺术的边界扩展地更大一些”。
– ▬ –
▬
李牧
▬
艺术家
除此之外,艺术如何介入社会、与平常公众展开互动,也是论坛关注的议题。在中国艺术家李牧的仇庄项目中,其将荷兰Van Abbe美术馆的收藏在他的家乡仇庄——一个江苏的小村庄,邀请当地村民复制作品展出。在论坛间,李牧讲述了他的父亲、老师、同学等人参与该项目的过程,展现了西方当代艺术从为村民所不知、抗拒至逐渐被其所接受,甚至浸入其生活的微妙过程。
▲ 艺术家李牧的“仇庄项目”,将荷兰Van Abbe美术馆的收藏在他的家乡复制展出
– ▬ –
▬
余天琦
▬
纪录片制作人,纪录片与非虚构影像学者
而艺术纪录片导演余天琦及其父亲余海波仍在制作中的影片《中国梵高》则将镜头对准了以复制西方名画为生的深圳大芬村,讲述了当地画工从复制逐渐走向原创的自我觉醒过程。余天琦在论坛上表示:“这或许正是一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自我发现。而我作为纪录片制作者,通过相机参与到现实之中,也感受到对自身内心的撞击。”《中国梵高》的拍摄过程,也是余天琦与余海波走进大芬村画工的内心世界的过程。
▲ 大芬油画村画工群像
– ▬ –
▬
姚嘉善
Pauline J. Yao
▬
香港M+博物馆视觉艺术策展人
香港M+博物馆的策展人姚嘉善在其即将开幕的“Live Art”项目中,则试图将艺术的能量延展至整座城市。姚嘉善在论坛上表示:尽管M+的建筑要至2018年才能建成,但其的策展、收藏活动却早已经开始。“我们试图在‘Live Art’这一行为艺术项目中,让项目的发生地遍布整座城市。尽管在香港寻找场地十分不易,但我们希望公众在展览举办期间能够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香港’。”
– ▬ –
▬
马岩松
▬
建筑师,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如果说还未有硬体建筑但已在展览活动上相当活跃的M+是一座流动的博物馆,那么建筑师马岩松在论坛上所谈到的“理想中的美术馆建筑”,却同样也着重在无边界的公共性上。马岩松在论坛上谈到:“美术馆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是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公共活动的聚集地;美术馆的空间与建筑,应能够鼓励公共活动的发生。”他以为“星战之父”卢卡斯设计的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为例,表示:“这座建筑坐落在芝加哥,而在这座现代主义城市中,建筑所讲究的功能、效率、技术——也开始成为很多艺术空间追求的东西。而我们有必要去拓展这样一个想法,让美术馆再次成为一个具有公众性的空间。”
▲ 马岩松设计的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效果图
– ▬ –
▬
乐大豆
Davide Quadrio
▬
策展人,Arthub Asia创办人
活跃于上海的意大利策展人,“Arthub亚洲”创办人乐大豆在论坛上分享了他在震旦美术馆策划的“在创造”展览的方案。在“在创造”这一展览中,乐大豆将震旦美术馆收藏的古代艺术品与新近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交织展出,形成对话。他在论坛上表示:“他希望通过这类展览让美术馆的主人意识到,运营美术馆的重点不仅要关注美术馆的空间,更重要的是通过展览去挑战自己的收藏,去生产新的艺术。”
▲ 震旦博物馆“在创造”展览现场
– ▬ –
▬
Artur Walther
▬
知名影像艺术收藏家
而除了展览之外,来自美国的著名影像艺术收藏家Artur Walther则提出了激发艺术能量的新思路。Artur Walther在论坛上表示:“我的收藏不仅仅只是收藏,我的美术馆也不仅仅是通常意义的美术馆,它涵盖了展览、研究以及出版工作。我的收藏注重’非西方’视角,而对西方的艺术观众来说,要了解非西方的艺术,出版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
– ▬ –
▬
吴洪亮
▬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的讲谈以“一叶之秋”为主题,谈及了其在“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这一线索上的策展思路。作为收藏齐白石画作最多的美术馆,吴洪亮以“真有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的策划为例,谈到:“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一个155岁的老人(齐白石)如今还能’活色生香’。齐白石的艺术,是’一花一虫一世界’,这体现为一种天人合一与’趣味’,这是齐白石留给我们的有关中国艺术的传统。”而展览的主题“天然之趣”正是由次而来。北京画院美术馆的一系列展览,均体现出这种从个体中牵引出更广大的历史与文化语境的思路。而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深刻体悟,更渗透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的日常行事之中,吴洪亮认为“美术馆应该思考如何慢下来,进行沉静、内敛的思考。”
▲ 2015年“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系列活动之“艺术创新能量”国际论坛现场
在长达2个小时的整场论坛中,诸位嘉宾虽来自不同的领域,但其论及的议题均指向着人与艺术的关系。如《艺术新闻》主编叶滢所说:“这里的’人’,不仅是指公众,而指的是艺术家、策展人、博物馆馆长等多方面的’主体’。而’艺术创新能量’的前提,或许正是’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在纷繁变换的中国乃至全球当代艺术图景中,总有一些事物是历久不变的,而这些正是《艺术新闻》创立“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意图探求的议题。
撰文 | 汪汝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