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主编来信 | 当世界分崩离析,新的生命在缝隙中破土而出

Dec 22, 2022   叶滢

时间回到2022年1月,这座以博物画画家曾孝濂的名字命名的小型美术馆,由昆明世博园的巴基斯坦园改建而成,轻灵的白色丝罩围绕在白色建筑本身,院落外围栽种着雪松和香柏,在馆内生境装置中呈现着热带雨林景观,居于其中的是博物画画家曾孝濂描绘的云南植物与花鸟画作。今年已届83岁的博物画画家曾孝濂老先生大半生都在为自然作画。曾老先生于所画自然面前,谦逊、真诚,不同物种的生命,在他的笔下一视同仁。这是农历春节前的冬日,在拜访曾孝濂美术馆的同时,一个以回到拥有中国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的地区的艺术计划也开始在酝酿中。

从云南回到上海,进入到三月,即使无法前往海外的艺术现场,依然强烈地感受到了今年的艺术潮汐。在3月刊中,我们报道了以 “梦想之乳”为主题的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的213位艺术家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女性和非常规性别艺术家的比例高达90%。这是威尼斯双年展创立127年来女性和非常规性别艺术家首次占大多数。本届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 )坦言,对艺术家的这番选择与配比意在催生 “对男性在艺术史和当代文化里中心地位的反思。”

005赛西莉亚·阿莱马尼在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记者会上发言

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登场的还有北欧、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围绕原住民展开的展览,长期处于边缘的原住民文化被再度重视。承袭古老世界观的当代的原住民艺术家所带来的创作,不仅向以人类为主心的主流当代艺术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也在通过创作溯源自己的文化传统。

14-1萨米馆展厅

制作以原住民艺术为主题的2022年 4月刊时,在上海的编辑团队已经处在了居家工作的状态,整座城市都处在静默期,我们在此前策划了以 “重思修复”为题的5月刊,除了采访以 “针灸疗法”开展工作的建筑师徐甜甜和以 “最小干预”为原则的艺术修复师贾鹏,也报道以法籍阿尔及利亚裔艺术家卡德 · 阿提亚(Kader Attia )为总策展人的2022年第十二届柏林双年展,他将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修复形式”作为本届柏林双年展的核心理念。深入辨析具体的身心修复行为,也编织广义修复的内在联结,在今年成为多个国际大型艺术项目的共识。

10-8第12届柏林双年展举办地点之一:柏林艺术学院,汉萨顿路 摄影:dotgain.info

在三个月居家工作的时间里,外界的剧变没有停止。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一个月之后,五年一度的卡塞尔文献展首次迎来了来自全球南方的策展人——印尼雅加达的朗鲁(ruangrupa )团体,但这届文献展也激发了激烈的辩论。ruangrupa 也许并未在卡塞尔完全实现其代表集体主义与团结愿望的策展理念 “米仓”,关于南方与欧洲中心理念的冲突,却超出预想的凸显出来。

此次参加文献展的中国艺术家团体——广州的菠萝核,成都的陈建军、曹明浩以及香港的亚洲艺术文献库也都来自中国南方。过去十年,在中国南方,大型艺术机构起步更晚,艺术商业也未成规模,但如这里植物的生长状态一样,艺术家和小型艺术组织的状态也更为野生、自发与蓬勃,更少被过早的固化与商业化。我们在6月刊 “一路向南,赋活艺术南方”里报道的南方艺术团体、艺术机构与艺术空间,他们在中国的艺术版图上并非主流,但这些节点的活力这些年来也未曾消失,并且通过植根本地,在不同族群与物种之间尝试互助与合作,乃至与东南亚等地文化组织进行联结,形成了新的南方艺术版图。

4-12菠萝核集体创作,《在广州菠萝核空间的一天》,套色木刻版画,2021年,图片来源:艺术家

艺术带领我们从受困的现实中出逃,这个夏天我们暂时从上海出走云南,也为了实现与昆明当代美术馆约定策划的展览 “蘑菇之语 :万物互联的网络”,并将对生态环境、物种智慧有着探求热望的艺术家们带到云南的展览中,也一同去到山林与田野。将艺术从控制性的想法和常规的生产过程中解脱出来,是半个世纪前重度真菌爱好者约翰 · 凯奇(John Cage)的偶发性艺术观念的灵感来源,在今天,也将进一步拓展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联。

人类世是一个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巨大影响的新世代,正如《末日松茸》的作者罗安清所言,对真菌学的研究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重要,真菌也能让植物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中焕发新生、帮助修复森林和其他复杂的生态系统。策划展览“蘑菇之语 :万物互联的网络”的经过,是一段返身寻找来处的旅程与修复人与物种关系的过程。

朝着动荡不安的未来前进时,可以拯救我们的只有合作——互利,共生。物种之间应该拥有共同决策权,非人类的族群也需要被尊重。”在《深时之旅》这本书中,作者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 Macfarlane )认为 “我们应该将人类世改名为 ‘共生世’,它拥有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这恰恰呼应了美国原住民桂冠诗人乔伊· 哈乔 (Joy Harjo) 的诗句,“我们都是泥土 /记住植物、树木和动物的生命,它们都有自己的部落、家庭与历史 /与他们交谈,聆听他们 /他们是活生生的诗篇 /记住风 /记住它的声音,她知道这个宇宙的起源 /记住你是所有人,所有人都是你。”

520约翰凯奇在纽约石镇(Stony Point),1967年 摄影:William Gedney Courtesy the William Gedney Photographs and Papers, David M. Rubenstein 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 Duke University

在这一年由疫情与社会现实带来的不确定中,我们也寻找到某种确定,这种确定来自于我们对与更开放的世界仍然具有内在联结的信心,也来自于在缝隙中顽强生长的韧性,不论是制作出一系列带有2022年特殊经历烙印的刊物——值得一提的还有《艺术新闻 /中文版》第100期特辑 :“为一个时代的艺术存档”,以及远至云南策划的 “蘑菇之语”。

8月中旬的普通一天,雨后的早晨,昆明。经过公园1903的停车场时,在杂草和垃圾中,一丛一丛小蘑菇破土而出,这些再普通不过的草菇呈现出令人惊奇的银色,在早晨的阳光下散发出异样的金属光泽,它们周身的光泽来自于土地中的金属与污染残留,这些在废弃的城市飞地中生长出来的伞型生命,卑微却挺立,如同某部科幻小说里的末日启示。

微信图片_20230321180542这些在废弃的城市飞地中生长出来的伞型生命,卑微却挺立,如同某部科幻小说里的末日启示

当世界分崩离析,新的生命正在破土生长。

微信图片_20230320124802

撰文/叶滢
《艺术新闻》主编

 

主编来信 | 新的方向在哪里出现

在最后的吁求与新的方向之间,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