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肖全:他拍出了与他同代人的共振

Dec 28, 2014   艺术新闻/中文版

时至今日,肖全“我们这一代”的作品更像是历史文献,见证了这一代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转型期的生活与工作;事实上,肖全仍是这一代中的一员,他“拍的是他与他的同代人的共振”。

展览现场,到场艺术家合影

成都。肖全拍摄的300多张照片在成都当代美术馆的六个展厅内呈现,瞬间把我们拉回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那段被叶永青喻为“激荡的岁月”。

展览现场

12月27日下午,“我们这一代:历史的语境与肖像”肖全摄影作品展在成都开幕。展览由“历史的肖像”和“历史的语境”两大部分构成,肖像部分包括肖全在文学、诗歌、音乐、影视、美术、演艺领域接触的“我们这一代”英雄人物,如北岛、翟永明、崔健、窦唯、张艺谋等。

肖全作品,唐朝乐队,1993年9月,新疆
“我一直深爱着这张照片,艺谋像是军长,壮壮像是个政委,两个男人在讲悄悄话交心。20年来我首次将它见光”,1994 年12 月,苏州

“历史的语境”涵盖“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肖全所经历的文化事件”。这些文化事件包括1986 年冬天北岛、舒婷、顾城他们到成都参加“中国星星诗歌节”;1990 年春天崔健在成都,为北京亚运会集资演唱会;1992年秋天吕澎在广州策划举办“首届广州艺术双年展”;1994年深秋担任张艺谋和巩俐合作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剧照摄影;以及杨丽萍用舞蹈传递人类于天地间的关系。

肖全作品,1986年星星诗歌节,成都

肖全作品,1992年“广州双年展“开展前,左起:曾浩、王广义、张晓刚、栗宪庭、周春芽、魏光庆、叶永青

而以普通人的生活与状态为主的的“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系列更是肖全二十多年来首次曝光的照片。在策展人吕澎看来,“历史的语境”的建构不仅仅是呈现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还需要这些普通人的生活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境,这个展览无疑是“对过去、对历史、对这代人的总结”。

此次展览策展人吕澎在开幕式上发言

展览现场,呈现普通人生活状态的一组照片

“这近半年来都在准备展览和书的出版,与我当年拍摄“我们这一代”的状态是一样的,特别high!”清早6点就起床修改发言稿的肖全说到这,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作为肖全最重要的展览,早在三五年前他就开始与吕澎策划。展览前这些天,肖全几乎天天泡在美术馆,招呼朋友、应对媒体、配合布展;他热情给每一个带着画册来的的粉丝签名,合影。尽管如此,他依然分身乏术。

肖全在展览现场

在肖全看来,这并非他一个人的展览,“这是一个大Party,一个时间的游戏,当年照片里那些人回来了,聚在一起,回望20年前的自己。”于1959年在成都出生的肖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我们这一代”的拍摄工作。他从不讳言“我们这一代”的拍摄动机源于被1988年那份由数页复印件构成的“杂志”《象罔》中一张庞德(Ezra Pound)的照片深深吸引。

10_meitu_10

庞德于1963年在威尼斯的照片

这张对肖全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照片“深邃,无尽的孤独,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充满历史感。庞德特殊的经历以及他的复杂的文字,都给予肖全深深的打动”。肖全决意从此开始拍摄正在创造和书写历史的“我们这一代”。他拍摄的那个年代,是张晓刚口中那个“资讯并不发达,没有网络,靠读书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年代;是叶永青眼中“不仅有追求、激荡、纯真,也是一个充满缪误、夸张甚至浮夸的年代”;而他拍摄的这一代是被吕澎称为“阅读西方并再次开始想象欧洲文明的一代,是充满理想并希望改变世界的一代;既是孜孜不倦地阅读也是文化严重缺失的一代,既是知识收获也仍然沾染大量历史尘埃的一代,既是目标高远同时也不断受挫的一代。”

张晓刚在展览现场

尽管肖全反复强调,拍摄“我们这一代”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时至今日,这些作品更像是历史文献,见证了这一代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转型期的生活与工作;事实上,肖全仍是这一代中的一员。

肖全作品,1992年10 月20日广州双年展大合影 (吕澎在跑动中,左为肖)

“肖全拍的是他与他的同代人的共振”。叶永青认为肖全捕捉到了那个年代共振的热点,“他拍摄“我们这一代”期间,正好是这一批艺术家出作品的时候,也是这个社会空前开放的时候,社会条件、历史条件、生活条件都是新的,那个时候人的状态是非常不一样的,肖全刚好找到了这个状态,并且集中去拍摄。也许在他拍别的东西的时候,他又会退回到一个专业摄影师的角色,但是当他在拍他的同代人的时候,就是他的感觉的延伸。他一直在用一个悲悯和欣赏的眼光在记录这一代人,他敏锐捕捉到拍摄者与场所之间的关系,这使得肖全的作品充满了文化和历史的味道。”撰文/王丽萍

肖全作品,姜文,1995年

肖全作品,窦唯,1993年,北京

展览信息

“我们这一代”:历史的语境与肖像——肖全摄影作品展

成都当代美术馆

展至2015年2月8日

www.chengdumoca.org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烧掉房子:光州双年展的破壤与告别

第十届光州双年展以身体为中心,把破坏进而重建的欲望与对历史态度的挖掘联系到一起。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