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以图像触碰真实,在11位当代摄影师的镜头中“想象荷兰”

Sep 15, 2022   TANC

当国际旅行已经在近两三年内成为怀恋的对象,近期于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oP)开幕的“想像荷兰”可谓恰逢其时地为国内观众带来了一缕视觉新风。“想像荷兰”由何伊宁与鲁小本策划,是一场围绕荷兰当代摄影艺术的调查展。在荷兰生活和工作的11位资深艺术家与新秀的创作构成了展览的主要脉络,其跨越代际的作品中交替闪现的明媚与阴郁不仅仅批判性地考察了艺术家们对荷兰历史、社会、文化等议题的及时回应,亦挑战荷兰摄影传统中固有的范式、语言和技术,反映出艺术家们重塑荷兰当代摄影的努力。

111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oP)
222“想像荷兰”展览现场,上海摄影艺术中心,2022年
驻阿姆斯特丹的瑞士摄影师马万·巴西奥尼(Marwan Bassiouni)通过镜头探索荷兰的伊斯兰教礼拜堂,在遍及城市、郊区、工业区、乡村乃至一些偏远地带的清真寺都留下了艺术家的足迹。与人们通常的“风车、郁金香、自由城”想象不同,伊斯兰教事实上同属于荷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荷兰约有6%的人口是穆斯林,在全国范围内约有400多座清真寺;这些宗教场所受到了多元的文化和艺术影响——它们由荷兰本土设计师使用当地砖材建造,适应局地气候的同时也遵循荷兰建筑传统,因而形成了特殊风貌。
333马万·巴西奥尼,《新荷兰风景#22》,2018年  © Marwan Bassiouni
2018年1月开始,巴西奥尼在荷兰各地旅行寻找穆斯林礼拜场所,从礼拜场所的祈祷室内拍摄荷兰风景。艺术家的这一长线项目提出另一种“西方的伊斯兰”景观,让镜头透过神圣的伊斯兰建筑来记录荷兰另一面的风景。
与巴西奥尼身体力行的探索不同,在约翰内斯·博斯格拉(Johannes Bosgra)的新系列作品《喃喃》中,摄影师之眼对新异风景的发掘总是带有强烈的瞬间性。在过去的两年中,大流行病迫使约翰内斯·博斯格拉深居荷兰家中,而他的住所旁是一个自然保护区。当近百万只椋鸟有节奏地飞过深蓝色的天空,它们的剪影就像音乐运动的小黑点;它们以俯冲为特色的、复杂协调的飞行模式在天空中形成抽象的景观,类似一种崇高的音乐节奏。向来以古典乐为创作灵感的博斯格拉被这不断展开的编排迷住了。艺术家开始并不仅仅记录鸟群的行为,也以自己的极简主义风格呈现它们的“天空芭蕾”。
444“想像荷兰”展览现场,上海摄影艺术中心,2022年
555约翰内斯·博斯格拉,《喃喃XXIX》,2021 © Johannes Bosgra
展览中展出的作品未经任何后期制作,在图像的抽象形式中,博斯格拉强调椋鸟的节奏和流动能量的本质。自从九十年代开始,加速的城市化和环境污染使椋鸟的数量减少了40%。博斯格拉的作品因而也带有另一重警示意味,很难令人不联想到希区柯克的经典电影《鸟群》——图像诱导观众思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源,由此寻找为传承一个更好的星球做出贡献的方法。
666黛娜·利申博格,《奥德沃特先生和夫人的60周年结婚庆典,代尔夫特》,2011年 © Dana Lixenberg
踏入摄影中心的环形展厅,观众会发现自己被既熟悉又陌生的“室内行政景观”所环绕,也多少会联想到近几个月内世界政坛的震动——掩藏在平静的办公桌、纷繁堆沓的行政文件和工作餐食之下的,是日常政治运作在人们生活中留下的印记。这些作品源自摄影师黛娜·利申博格(Dana Lixenberg)2011年接受荷兰国立博物馆的年度摄影项目的委任,为荷兰市长拍摄照片。
在拍摄过程中,她对这些公务员居住的世界、举行会议的房间以及他们放在办公桌上的简讯产生了兴趣,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利申伯格走遍荷兰各个城市拍摄荷兰市长的日常活动。通过捕捉每个市长的肖像、记录他们的工作场所和景况,艺术家向观者提供了一个与这些“同样是普通人”的公职人员亲密接触的机会,并让观者了解他们对公共服务责任的看法。这些照片阐明了荷兰内部细致的行政管理,并揭示市长的本质是连结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键纽带。
777“想像荷兰”展览现场,上海摄影艺术中心,2022年
占据了整整一面展墙的《数字中的阿姆斯特丹》同样从日常入手,展现荷兰的城市生活。只不过,艺术家汉斯·艾克尔布姆(Hans Eijkelboom)选择为自己设定了一项诙谐的艺术任务——走遍阿姆斯特丹,为衣服上有数字的人按下快门。这似乎成为了一项短期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即在混乱的日常中,从极微观的尺度上重建生活秩序。
艾克尔布姆缜密地寻找衣服上印有从1到100的一百个数字的一百人进行拍摄,最终呈现在展览中的作品告诉观众,只有那个神秘的“49号”在人海中杳无音信。艺术中心因此打印了白底黑字的“49”,将之置于一众照片的正中央,作为一种缺失的瞬间,也作为艺术家工作的回归与收束。一系列富含趣味又发人深省的图像重构了大众观念中人群作为乌合之众的形象,唤起了一种另类的、观看者眼中的联结。
888汉斯·艾克尔布姆,《数字中的阿姆斯特丹#56》,2011年 © Hans Eijkelboom
从一瞬间看众生相,与用一生纵贯同样的场景,都是不同程度地带有行为艺术的特质。《在几乎每张照片里#7》就是这样一场持续了近七十年的观看。
摄影师埃瑞克·卡瑟斯(Erik Kessels)从射击游乐场的角度讲述了一个荷兰女人的故事:这个按时间顺序发生的系列伊始于1936年,当时一个来自蒂尔堡的16岁女孩——里亚·范·迪克拿起一把枪,向射击场的目标射击。每当她击中场上的全部目标,就会触发连接射击靶的相机快门,一张记录了其射击姿势的肖像则会作为奖品。于是女孩与射击游乐场的终生情缘开始,这个系列也几乎记录了里亚至今每一年的成长。
999副本埃瑞克·卡瑟斯,《在几乎每张照片里#7-2》, 2016年  © Erik Kessels

2008年,埃瑞克·卡瑟斯作为影像收集者和设计师出版了该影辑,甚至直到2016年仍在更新每一年的射击照片新版本。数年后,101岁高龄的里亚留下了她的最后一枪。“气枪里亚”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展示了荷兰的社会,让我们见证了她所生活的时代,同时也揭示了摄影在这数十年间的变化。而在经年累月,只有里亚·范·迪克和她射击的姿态不曾改变。

1010副本埃瑞克·卡瑟斯,《在几乎每张照片里#7-23》,2016 年 © Erik Kessels
1111“想像荷兰”展览现场,上海摄影艺术中心,2022年
荷兰跨领域艺术家欧文·奥拉夫(Erwin Olaf)的定格动画《生活——献给母亲》与摄影师马维尔·哈里斯(Marvel Harris)的同名摄影系列《马维尔》讲述了个体层面的隐秘创痛。
欧文·奥拉夫选择以一种符号学的方式缅怀他过世不久的母亲——用一簇郁金香来象征母亲的形象。郁金香同样是荷兰的国花,奥拉夫母亲生前喜欢的植物也是这个国家乐观个性的象征。奥拉夫在为期11天的创作中每分钟都拍摄一张郁金香照片,用这组作品探索着摄影和电影媒体之间的界限。美丽和衰败恰如生命之轮不断更迭轮回。
1212欧文·奥拉夫,《生活——献给母亲》影像静帧, 2018年  © Erwin Olaf
《马维尔》则以视觉上更加直观的方式诉说了艺术家作为一名跨性别实践者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作品记录了马维尔手术前后的过程,包括内心同家人的挣扎以及与朋友沟通过程中所呈现的身份转化。作品坦率得惊人:被拍摄的摄影师本人眼含泪水直视镜头,也同时逼视着其内心的困惑与矛盾。单色光优雅地捕捉着这样忧郁却充满生之力量的面孔,一种强烈的想要与世界发生联结的渴望也因之笼罩着艺术家和观者。
1313《马维尔》在“想像荷兰”展览现场,上海摄影艺术中心,2022年
展览以摄影师科琳娜·诺登博斯(Corinne Noordenbos)的系列作品《现代圣母》作为收束。这组灿烂而带有诡谲气质的家庭照片让人们陷入一种宗教体验,同时,也成为对荷兰中产生活的侧写和投射。
而正如大多数女性一样,成为母亲完全改变了科琳娜·诺登博斯的生活。母亲这一身份不仅改变了她对社会的看法,也改变了她的日常生活和摄影的可能。在这个契机之下,诺登博斯开始在阿尔梅勒这一通过人工填海打造的城市进行拍摄,找到了描绘母亲和孩子以及一个新开发的城市的最佳地点。在这片土地上,艺术家开始在社会语境中讨论母性,而文艺复兴时期画作中圣母(Madonna)和婴儿耶稣的形象、画作色彩艳丽的特征都成为其创作的重要参考——在基督教似乎已经失去了在西方世界的现代社会中的主导地位的今日,相关主题的创作在当代艺术领域日渐减少,我们只会在在广告和宣传的世界里看到它被崇信;但“母性”这一话题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使这个已经完成了数年的系列前所未有地更具讨论意义。
1414科琳娜·诺登博斯,《现代圣母》, 1992年 ©  Corinne Noordenbos
1515“想像荷兰”展览现场,上海摄影艺术中心,2022年

“荷兰的确在当代摄影方面有许多大师,但这次的展览并不是为了呈现一个传统意义上的 ‘大师秀’,而是共同去构建一个荷兰当代社会的面貌,呈现艺术家们对荷兰社会文化以及艺术的回应,去挑战大家对荷兰固有的刻板印象,并呈现对荷兰过去这50年的一个回溯以及对当代摄影的展望。”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何伊宁说。

“想像荷兰”中的参展艺术家们借助不同手法和媒介,从广泛的创作旨趣出发,将神圣空间、自然保护、社区与日常、殖民与身份认同、性别与亲情等内容作为反思的议题,呈现出丰富的创作面貌。此外,作为全球艺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荷兰也拥有摄影出版的连续历史和卓越的设计。展览亦呈现了由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出借、来自六家荷兰出版社以及其他机构出版的获奖摄影书籍,借此开启在地观众对于历史与当下,现实和想象中的荷兰的对话。2022年恰好是中荷建交50周年,在此契机下开展一场视觉的跨文化对话正逢其时。

撰文/ 翏潍珑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以不同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真相:第17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找到了展开艰难对话的新方法

“能够说出你想说的话,并且开放和公开地论论它,这不仅仅在土耳其成为了一个问题,这在很多地方都是一个问题。”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