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将“生活力”从没有围墙的艺术学院释放,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带来的未来畅想

Jun 22, 2022   TANC
1李军毓,《2019-2022:缝纫机、监控与双面镜》,2022年
“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总是处于隔离与等待被隔离的状态中,而我们在隔离时失去的自由被异化为某种庇护的存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艺术系的毕业生李军毓在谈及自己的毕业作品《2019-2022:缝纫机、监控与双面镜》时说道,“因此,我的作品回到一个场所——它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也是某种抵抗异化的方式。”起居室中被口罩包裹的日常用品在改变外观及放置方式后,暗示着被异化的生存空间,创作者在展览前在此度过的一天也被记录下来、在展厅循环播放,与外界联通的双面镜则在创造观看与被观看之间呼应了福柯所言,“人们必然将他者隔离、监视来佐证自己的健康。”
在漫长焦灼的疫情岁月中,本届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展选择以“生活力”为主题,“显然,我们这里讲的生活力,不仅是个人生活自我料理的能力,更是置身于大的社会生活的视野与能量,”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在给毕业季的文章中写道。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表示:“希望以数千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激发起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生命的体认,焕发出我们本真的生活热情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
2开放媒体系“今夜不科幻”展览现场
3创新设计学院展览现场

经历两年间的关闭、恢复、重启、限制、开放的循环后,2022年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展依然采取了线下线上共同呈现的方式,联动浙江共13所高校、共5万平方米展览空间中于6月1日起线上线下同步呈现“生活力·第四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累计展出3500余组作品,共5000余名青年艺术家、设计师、作家、学者参与。其中,中国美术学院十余个学院的2500余名毕业生作品分布在浙江展览馆、浙江美术馆、西湖美术馆、西湖博物馆、天目里与中国美术学院校园等10个场馆内,每个学院共计50余个专业在“生活力”之下分设主题展出毕业生作品。

感知、想象与多媒介创作中的”生活力”

“生活力”所包涵的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人类存在的思考以及对他人与远方、万物与生命的共情,在各个学院的主题中被拆解,也在毕业生们的作品中有所展现。游走于不确定的、处于变化中的时间状态里,创作者们也明确地表达出对人类世及其影响的关注,试图理解所处的现实、应对当下的方法以及对新人类或后人类世界展开想象。
4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共情环境”展览现场

创作《2019-2022:缝纫机、监控与双面镜》的李军毓所在的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展览的主题是“共情环境”——“共情的基础是对生命的共感与共知,同时它也包含了个人深思熟虑之后的抉择与参与,是一种生命体之间的共行。它是一种要求每个人通过理性构建来感知世界的能力,更是一种可以将个体善行推动到世界善意的一种途径。”策展人金亚楠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表示,他观察到本届毕业生在创作时的关注点也基本从自身出发,通过搭建环境、提出问题与世界产生关联,再辐射扩散;在材料的选择上则体现出各个专业方向的特性,同时也兼备多媒介、多材料的特点。

5645开放媒体系,胡海洋,元初百相,VR,2022年

Open Media Lab(开放媒体系)主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姚大钧也告诉我们,在这一届的毕业作品中出现了新的媒介平台:NFT和元宇宙,得益于姚大均去年在开放媒体系开设的NFT艺术以及元宇宙艺术的课程。跨媒体学院实验艺术系的策展人孙晓宇也在采访中提及了本届毕业生多元化的媒介运用,“多种媒介相互揉杂对于他们来说像是刻在基因里的,他们从小就身处在这样的语境当中,无论是影像、装置、动画、声音、元宇宙、科技艺术等都是他们试图以跨媒介、跨领域、多线索的方式来与世界对话,从中挖掘自身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创作和实践来表达个人思考议题,诞生更多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不断向未来发问。”

6吕艺杰,《造像术》视频静帧,2022年

其中,吕艺杰的双屏影像作品《造像术》虚构了幼年时父亲和祖父的形象。他打破了用泥、金属、木头等材料塑造形象的“雕塑”艺术,将“造像”概念还原为最本质的符号语言,用品牌的徽标和影视、广告中的西服男性两个图像作为材料,在不自觉的状态下为父亲和祖父“造像”。深入探讨了“造像”背后与时间对抗的不朽主题。

7常维静,《森林挂幕》,2022年

纤维与空间工作室的毕业生常维静的作品《森林挂幕》由四期社区“拓印”工作坊与丝绸的植物热转印、广玉兰树叶的编织制作的25幅挂幕两部分组成。常维静在采访中提到,创作灵感来源于自己在2020年治疗肺炎的经历,为了实现想象中能够自由呼吸的树林空间,她结合了丝绸与叶片,制作出影射医院白色被单的挂幕形象。作者通过“拓印”工艺将参与者团结在一起进行艺术创作,并将完成的挂幕布置在树林中、校园里和美术馆内等环境中,构建艺术与树林、同学、工人、观众等多重生命体之间的共情情景。

8周承昊,《永恒与一日》,2022年
同样从自我经验出发、获得“优秀毕业作品”的《永恒与一日》是跨界雕塑工作室的毕业生周承昊的作品,被截取的层积物在一个木框内部被层层叠叠的保温棉填满,中间嵌着一个黑色的喇叭口,从中可以听到隐隐约约的摇篮曲,在保温棉的一角可以看到内部透出的微光。周承昊称,层积物既可以作为历史的隐喻,也是自我沉淀的象征。作品尝试以雕塑的形态表现一截被压缩的时间,并以一段熟悉的旋律的重新制作引发观者非日常的感受。另一件作品《一声询唤》中,在一个三米高的底座上方,放置着一个被木框框住的大喇叭,喇叭内有一截炙热的电热丝,伴随着一声震动,风从喇叭内部吹出。
将日常经验转化为可感的雕塑与装置也体现了媒介本身的空间性语言,如金亚楠所说,雕塑系学生使用的材料与呈现方式更具真实感与可触性,雕塑在体积空间上的特性也得以激发观众切身的真实感受,雕塑与公共艺术在当下环境中或许也能成为共同塑造某种行动的现场。展题中的“环境”所指的也是不同的媒介和路径,当观者穿梭在作品间之时也形成共情的链条,调动与作者共同行动的意愿与构想。

年轻创作者的女性视角与社会关怀

在更普遍的生活感受外,年轻的女性创作者们也将自己的困境、思考以不同媒介形式表达出来,在发问、反思的同时也对其他群体展现出柔软的关照,及对去人类中心世界和未来后人类流动身份的异想。
9李诗晴,《ta说我该这样》,2022年

纤维与空间工作室(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毕业生李诗晴在作品《ta说我该这样》 中结合编织与文字,将身边人对自己人生做出的“规划”简化成六个字:让,学,工,相,结,生,“分别代表了他/她人认为的我的人生的几大阶段:出生,谦让,学习,工作,相亲,结婚,生子。编织的部分像藤蔓、像绳索,纠缠着代表着人生阶段的文字向下坠。作品试图表现出当这几个字可以代表大部分与我同龄的女性的生活经历时,我与她们中的有些人在寻求挣脱的现状。”

10史雯瑞、鲁冰霜,《性别驯化》,2022年
材料生态与生长工作室(创新设计学院)的毕业生史雯瑞与鲁冰霜在作品《性别驯化》中针对社会性别规范提出几个问题——这些男女性在男女气质的行为表达上的区别是否是天生的?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像动物一样受到了”驯化”?这种驯化在行为上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人们在被动驯化的过程中能否意识到潜移默化的被动改变?该作品就社会性别视角入手,结合动物驯化的方式,从性别气质和性别角色角度思考问题,以社会性别的视角研究行为交互设计。其主要路线是通过佩戴性别驯化用具,使人们反思在社会性别二元论影响下的男女行为的被动驯化性。
展览“回声在坐标缝隙里”聚焦“新常态”下被重新定位的“时间与空间”坐标点,以“记忆”为支点定位个体创作者,在该主题下,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的毕业生们也以充满感性的方式在记忆的缝隙里探索现实与想象之间存在的多种可能性,也在自我重构的过程中,超出个人经验与情感的局限性,回应了共有的普遍情感。
11汪嘉欣,《迷彩》在展览现场,2022年
在汪嘉欣的影像作品《迷彩》中,创作者虚构了那些隐藏和散落在生活场景中的不可见之物,需要观众寻找散落在画面中的信息,一旦找到不可见之物,目光就会被吸引,以此描述不可见事物在例外状态下对于生活产生的细微控制。余丛灵的《在废墟上进行一场记忆模拟》用影像语言表达了遮蔽性记忆的诸多特质。作品通过模拟个体记忆,深入到个体精神之中,将回忆变为了自我的坐标,指向了一个被遗忘的不可逆转的过去、一个苍白的现在和一个冲突的未来。
12方紫萱,重构女书,数码印刷,2022年

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主任姚大钧也在采访中提到今年具有女性性别意识的作品特别多,“选题的时候,好几位学生都非常坚持讨论女性主义和父权问题。这在今年非常明显,当然是社会问题,但同时也是家庭问题,所以跟自身经验有绝对的关系。另外,非常关键的是,在对自己性别以及身体的意识觉醒时,我发现他们的认知多半是来自二次元或虚拟世界,以及他们每天必须面对的三维造型环境,尤其在这个虚拟人极度重要的年代。可以说,由虚拟人体构成的屏幕影像,已经取代了心理学家拉岗的“镜像”,成为今天婴儿的自我认知与定义他人社会的重要转捩点。

13陈旻玮,囚生症,互动游戏,2022年

比如,在后设游戏作品“囚生症”中,讨论的不只是“女性凝视”,更是女性对男性的身体规训、控制,“这些也都是在虚拟世界/游戏世界/网络世界中得来的认知经验和欲念,所以我们必须严肃地面对这个当下现实。”

14刘奕雯,流动身份,NFT,2022年

在开放媒体系的展览“今夜不科幻”中,还有7位女艺术家就“后人类幻相”展开想象。在刘奕雯的NFT作品《流动身份》中,人类使用虚拟假体来改变形象从而实现身份衍异,对身体的不断重塑使身份变得不固定,呈现出不确定且不断变化的状态。方紫萱在《重构女书》中通过女书探讨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的的表达差异,试图通过性别文字隐喻社会性别关系,呈现父系社会的复杂,以及两性之间无法完全互相理解却又互相牵连的关系。

ss章紫嫣,分生,单频影像,2022年

章紫嫣在《分生》中构建了一个自我中心无限宇宙,“我”的每一个选择都将分裂为一个平行宇宙支线,无限个“我”在这之中相交却又无法触及,“我”的死亡让“我”乘上沉睡班机,到达高维空间重启人生,成为自我无限宇宙中新的时间支线。接于上述作品对于身份认同与自我找寻,罗心聆的《衔尾蛇》通过一则寓言表达对未来混种身份的隐喻,人类不断追求感官的强大体验,终将在贪婪中如衔尾蛇自我吞噬,循环往复。人类从统治万物的主宰逐渐被进行权力的消解,未来生态是自然、生物、人类与非人类共生共存的动态聚合体。

去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的未来畅想

技术与造物研究所(创新设计学院)在“可能·世界”(Preferable·Worlds)主题展览也强调一种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日常生活的荒诞感和设计效用的无力感,让我们不得不鼓起勇气反复思考人文关怀与科学技术融合的创新与突破……用设计作为思考工具介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新材料与新物质的研究,探讨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关系的“设计新生态”,催生出对我们真实世界的设计见解,以及对未知可能世界的提案畅想。
16叶子航、徐逸帆,《授鱼以渔》组鳃-05,2022年
获得“优秀毕业作品”的《授鱼以渔》由叶子航、徐逸帆创作,聚焦日趋严重未来海洋污染问题,运用“思辨设计”想象力为基础,通过产业调研、未来推测和生成算法,将未来渔业情境化, 推演了一个悲观的未来世界——“人类持续的破坏着海洋,没有丝毫悔意,对变异的海洋生物熟视无睹,加以包装,又是一个自然的馈赠”。该作品通过设计一系列与未来海洋产业有关的道具,协助我们看清目前海洋污染问题持续恶化的后果。设计者希望通过作品邀请更多不同领域的人一起,关注和解决真正需要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而才能真正理解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积极地对生态变化进行预测和应对。
创新设计学院技术与造物研究所的策展人、指导老师马川指出:“设计早已不再是仅仅讨论外形、材质、颜色的改良化设计,不再纠结于能否解决当下问题而提出立竿见影的商业方案。设计可以成为拉近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距离,并能够相互赋予价值的人文手段,展开高层次的对话,也产生了从解决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号召共同解决真正需要被解决的问题的进阶过程之中。”
17王逸阳、吴思然、施钦元,《纳西索斯》,2022年
比如作品《纳西索斯》在“人类极端中心主义”的当下反思消费主义问题与大工业生产模式,讨论在后人类主义话题中的物我关系,提出更为理想化的人类与造物关系。在材料创新层面,作品提供了液态金属作为新型混合物这一材料的多种可能性;在技术运用层面,在不同成型介质和机制的影响下,结合脑电技术操控不同形态的生成;在视觉风格层面,未来设计美学风格显得更加迷幻与抽象,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作品。
在探索新的材料创作时,也能看到毕业生们对女性、生态以及独居老人、孤残儿童的关注与关照,相较自身经验,本届学生也在作品中展现了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并利用相关媒介提出问题、为未来提供了可能性。
18匡蓝羽、胡熠,《Double U-及时陪伴》,2022年

聚焦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作品《Double U-及时陪伴》,推测干细胞医疗技术的尖端发展和在未来普遍运用的语境,设计一系列与未来老年人相关情感羁绊的干细胞衍生品。未来不可预测,但是正是因为未来会由于我们的预测而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对于未来老年人的提问需要更加的谨慎和包容,更加饱含善良和恻隐之心、包容和辞让、正直的去看待最理想、最合意的的老龄未来。

19吴紫睿,《亲密修辞》视频静帧,2022年

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的同学吴紫睿也在作品《亲密修辞》中截取了大众传播媒介中关于老年人亲密关系的诸多形象,并结合自己对奶奶的记忆片段,展现老年群体生活中最琐碎最庸常的荒谬时刻。用直达人心的生活细节“放大”了真实精神与刻板印象之间的对立。

20叶佳茗、方睿晴,《蝴蝶之家》,2022年
技术与造物研究所的毕业生叶佳茗与方睿晴的作品“蝴蝶之家”作为可移动的展具设计,通过模块化和定制化的展陈规划方式,使得展览内容更易运输与传播。“作品源于真实的临终关怀机构调研、真实的临终孤残儿童案例、真实的事件发生与情感回忆,”马川提到,“作为导师不得不为选择这一主题作为毕业设计主题而由衷钦佩。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设计者们几经计划突变与情绪周折,但是不忘初衷,只为唤起社会大众对儿童临终关怀这一医疗公益事业的真切关注。”
作为创新设计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导师,马川认为:“设计思维能让(同学们)学会沟通、懂得共情、换位体谅、保持善良,学习如何学习才是应对不断变化的未来之最重要能力。”在智能、科技、新材料与新物质的快速发展下,新冠疫情蔓延、生态危机升级、战云密布、逆全球化趋势显现,人类生活面临着此起彼伏的挑战,中国美术学院在此时面向毕业生们强调“为人生而艺术”,投入生活现场,用艺术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去开展出人类“向上向前的生活”。
在经历十年间从毕业展到“毕业展示周”再到全城“青艺周”的转变后,跨学科的交织、展览空间不断延伸,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展走出校园、融于城市,这是毕业生们第一次面向社会的展示,校长高世名称其目的在于“让艺术与人民共情,大学与城市共融,教学成果与社会共享,打造‘没有围墙的学院’。”接下来,“青艺周”还将全省布点,共同打造省域“艺术地图”,进一步释放能量。

采访、撰文/杨曜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