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乱云飞渡仍从容:全球转轨下的香港巴塞尔显现艺术市场新变局

May 26, 2022   TANC
初夏的维港海滨,地标性的湾仔会展中心、熙熙攘攘的人流、目不暇接的展位穿插着大型艺术装置……随着香港防疫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全城的艺术活动都“报复性”地全面复苏。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以下简称香港巴塞尔)今年的人流量虽尚未及疫情前规模,却已彰显回暖的态势,参展画廊的数量也恢复至130间。置身于香港巴塞尔一贯的现代化展厅中,恍惚间仿佛回到熟悉的场景,就连充足的冷气和艺术品混合而成的特殊气味都未曾改变。

然而放眼全球,下行的宏观经济趋势、尚未明朗的疫情政策、胶着的俄乌战争……这一切都在显示着我们仍处于变局中的关键时刻。面对未知,既往的长波周期中的起伏规律,仍可成为艺术市场潮起潮落的参照。与此同时,一些结构性的范式转移和永久性的改变已然发生。

1

2

3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 Art Basel

4

相比更直接地受到金融市场波动影响的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中的参与者较少地借助金融杠杆进行规模化的艺术品投资,通常会呈现更强的韧性与凡勃伦效应——越是“天价”的艺术品,越是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受到藏家的追捧与青睐。较低的流动性也起到了对市场中的小幅波动的一定的滞后、缓冲及“减震”效果。在稳定向上的经济环境中,由于这种特性,艺术品本是绝佳的抗通胀和避险的资产。

但不容乐观的是,宏观经济衰退的序幕已拉开。艺术品一级市场不仅受到资本市场不安情绪的影响,更是直接地由于疫情造成的运营成本的提高、边际收益的波动性增加,承受更大的风险。

5加息、缩表、高通胀下,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出现十年以来的最长连续下跌,达到850天均线的重要关口,港股与中国股市也遭受重创

除了宏观经济的变局,艺术市场自身的供需结构与链条也在疫情间悄然改变。疫情中大家逐渐适应了线上展览与线上销售,本次香港巴塞尔官方也增加了多种语言的在线直播导览,尝试吸引更多未能亲至现场的观众。

疫情造成的贫富差距的加大、千禧世代、X世代、Z世代藏家完全不同的收藏视野,也为一级市场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驱动力。根据《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全球新增的“百万(美元)富翁”数量较去年增长9%,多了420万人。

6凯瑟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战士二式》,2021年 © 凯瑟琳·伯恩哈特,摄影:Carmody Creative,图片由艺术家、卓纳画廊及Canada画廊提供

除了对于藏家的代际和年龄作为市场的参照外,David Zwirner卓纳画廊资深总监许宇则认为地域与文化背景是市场的关键要素,在他看来,“千禧世代”等以藏家的年龄归类的市场增长的观察,仅是人们试图管中窥豹的手段之一;实际上,各个年龄层的藏家都在不同程度地将热情投入当代艺术市场。出于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亚洲的各艺术中心,例如香港、台北、北京等,呈现出不同的收藏偏好,其中香港是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连通最灵敏之处——这也是在全球不同城市具有多处分布的国际领先画廊的普遍观察,此类型的画廊,也在疫情之中,大多仍然坚持线下参与不同城市的艺博会,坚持在场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以巴塞尔艺术展为首的国际艺博会中,可明显地观察到一级与二级市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二级市场的单件作品诞生的聚光灯效应,将以更快的速度通过社交媒体在一级市场中被迅速地放大需求。据artnet的市场报告,1974年后的“超当代艺术家”业绩年度增长190%,达到了742.2万美金。年轻艺术家在二级市场的流通与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话题性作品及艺术家,可能展览纪录仅寥寥数条就已上拍;藏家需要从画廊中长长的“等待名单”和激烈的拍卖竞价中进行取舍。

7

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港币作为连接美元和人民币市场的重要桥梁,已接近汇率挂钩调整范围7.85的上限,达到了7.8492的历史高位。对于离岸的投资,港币的优势已相对微弱。而众多在香港拥有空间的国际画廊,对于香港的战略布局,并未受到太多短期汇率波动的影响,仍一如既往地展出全球战后与当代重要艺术家们美术馆与重要拍卖会级别的作品。

线上沟通不仅成为重要的展售环节,也加速了数字艺术的被接受程度与作品流通速度。

8卓纳画廊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展位,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卓纳画廊除了呈现艺术家Stan Douglas(斯坦·道格拉斯)、Marcel Dzama(马塞尔·扎马)、Dan Flavin(丹·弗莱文)、Oscar Murillo(奥斯卡·穆里略)、Thomas Ruff(托马斯·鲁夫)、Wolfgang Tillmans(沃尔夫冈·提尔曼斯)、Jordan Wolfson(乔丹·沃尔夫森)、Lisa Yuskavage(丽莎·约斯卡瓦吉)等人的作品之外,也在数字平台呈现出多维度的沟通界面,从通过微信公众号为收藏家提供的艺术家图录到通过微信小程序发布艺术家特展,对数字沟通工具的深度开发和使用,进行远程展示和销售,已经成为艺博会线上沟通不可或缺的环节。

9佩斯画廊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展位,格伦・凯诺,《传递接力棒》
佩斯画廊(Pace Gallery)在线下及线上展厅同时带来全球 28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画廊在展会目前已经售出了包括张晓刚、李松松、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艾默格林&拉塞特(Elmgreen & Dragset)、玛丽娜・佩雷斯・西芒(Marina Perez Simão)、罗伯特·纳瓦(Robert Nava)等艺术家在内的20件作品。
数字艺术与加密艺术作品成为本次佩斯画廊参展的亮点之一,展位包括了格伦・凯诺(Glenn Kaino)、卢卡斯・萨玛拉斯(Lucas Samaras)和张洹等艺术家的NFT作品。格伦・凯诺的数字艺术项目“传递接力棒”(Pass the Baton)的全息影像也在展位展出。该作品灵感来自于奥运田径运动员托米·史密斯(Tommie Smith)在1968年于墨西哥城奥运会男子200米短跑比赛中获得金牌时,举起拳头就黑人人权议题发出的抗议姿态。目前展位上格伦・凯诺的 “传递接力棒”项目的所有4个NFT均以1,000 美元的价格售出,该项目通过直接资助,致力于为美国带来系统性变革的活动家和非营利组织提供帮助,促进持久加密货币捐赠系统的生成。“一个艺术家的天葬”(Celestial Burial of an Artist)是艺术家张洹首个NFT的系列作品,灵感源自张洹2002年于惠特尼双年展上的行为表演“我的纽约”,这次的NFT作品来自艺术家在虚拟空间重塑了该经典形象。佩斯画廊亚太地区合伙人冷林表示推出一系列NFT作品是一次新的尝试,这次“传递接力棒”NFT作品的买家是一位首次购买加密艺术的成熟的当代艺术收藏家,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更多了解加密艺术的创作与市场行为。在国际性大型艺博会试水NFTs,是否会成为更多重量级画廊的选择,还需要时间来观察和推进。
豪瑟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香港空间带来的乔治·康多(George Condo)、保罗·麦卡锡 (Paul McCarthy)、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艾弗瑞·辛格 (Avery Singer)等艺术家的作品,除了在香港展会的现场之外,在首日的销售中,画廊也通过远程连线了在中国内地、台北和首尔等地的重要私人美术馆、基金会与藏家。其中,乔治·康多2021年的作品《Pink and White Profile with Green Eye》以265万美金的价格售出给韩国重要私立美术馆;保罗·麦卡锡的雕塑《WS, White Snow and Prince on Horseback》以27.5万美金、亨利·泰勒(Henry Taylor)2019年的作品《Untitled》以25万美金,均售出给中国内地重要私人收藏。资深总监蔡荔馨表示,藏家对好作品的关注与兴趣有增无减,仍对香港市场的地位保持信心。
豪瑟沃斯也呈现了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和与格兰·里根(Glenn Ligon)等学术型艺术家的作品,并为画廊代理的艺术家随后在亚洲的展览作预热,比如皮皮洛蒂·瑞斯特(Pipilotti Rist)今夏将于香港大馆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展和罗尼·霍恩(Roni Horn)今年底将在和美术馆举办中国首场美术馆个展。
10豪瑟沃斯展位(1D19)现场图片,摄影:Kitmin Lee
“首日上午的销售非常强劲,我们已经放置了包括路易丝·邦内(Louise Bonnet)、马克·格罗特扬(Mark Grotjahn)、詹妮弗·圭迪(Jennifer Guidi)、石田彻也 (Tetsuya Ishida)、伊娃·尤什凯维奇(Ewa Juszkiewicz)、里克·洛韦(Rick Lowe)、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白南准(Nam June Paik)、珍妮·萨维尔 (Jenny Saville)、鲁道夫·斯廷格尔 (Rudolf Stingel)、曾梵志、郝量等艺术家的近 20 幅作品”,高古轩(Gagosian)亚洲地区董事总经理Nick Simunovic在采访中表示,“今年我们看到更多的参展商和客户亲自参加展会。即使无法亲眼看到作品,亚洲各地的客户也很投入和活跃。”
11厉蔚阁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1C14展位
在一、二级市场齐头并进的厉蔚阁(LGDR)在展会现场呈现了街头艺术家班克斯的两件作品——《掷花者》(Flower Thrower)与《女孩与气球》(Girl with Balloon)。这两件作品皆由现藏家于2006年购得,都属于班克斯最为知名的创作。此外,画廊还呈现了一件来自乔治·康多2015年的单色创作《巨怪》,以及帕特·斯蒂尔(Pat Steir)著名的“瀑布”及“分裂”系列绘画。厉蔚阁亚洲联合创始人兼主席魏蔚提到,“香港巴塞尔的回归无疑是城中盛事。今年是厉蔚阁全球整合后首度以重组后的LGDR的身份参展,出自帕特·斯蒂尔(Pat Steir)、玛丽莲·敏特(Marilyn Minter)、乔尔·梅斯勒(Joel Mesler)、屠宏涛、张子飘、刘建文等艺术家的作品收到了包括个人与机构藏家在内的浓厚兴趣。年轻藏家对艺术的热情及见解亦令人印象深刻。”
12立木画廊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展位
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在展位上放置了麦克阿瑟·比尼恩(McArthur Binion)、李昢 (Lee Bul)和尼古拉斯·赫洛布 (Nicholas Hlobo)等艺术家的新作,曼迪·艾尔赛格(Mandy El-Sayegh)和比利·查理斯(Billy Childish)等艺术家的作品在首日都已售罄。立木画廊总监田鎧如(Shasha Tittmann)看到今年的展会规模更大,对不能到现场的观众而言,香港巴塞尔的网上展厅OVR每年都在改进。博览会也是吸引当代艺术新买家的重要催化剂,“就年龄而言,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Z世代收藏家在展会上购买作品。他们很活跃,对市场很了解,并且很快会发现新的艺术家。他们对同代或新媒体艺术家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地域上讲,亚洲仍然是增长最快的市场,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田鎧如回复道。
本次香港巴塞尔,多数顶级画廊早已在开展之前就通过私下洽购的方式将部分参展的作品预售或保留给藏家。参与展会的目的除了坚持艺术品在线下现场的展示,仍在于与既有和新藏家建立面对面的连接。
13
14维伍德画廊本次带来具体派成员今井祝雄的专场展售,其中未完成的《Daily Portraits》,由艺术家每天拍的一张宝丽来自拍组成,将持续到他去世的那一天。画廊本次的展位设计,将一直坚持的极简风格特色和艺术与空间互动的哲学表现得淋漓尽致。

15

本土画廊与来自全球的中型、独立画廊,对于香港巴塞尔的预期、对于整个亚洲市场的态度,也随着对于“亲临现场、线下展示”与“销售及成本的考量”的两方面权衡,而有所变化。

香港的“复苏”,现阶段较多地反映在本地艺术生态的深耕。国际旅行的阻隔、物流成本的高昂等实际原因,也变相地使得本届香港巴塞尔中,本地艺术的占比远超从前,不失为危机中的机遇。在本届香港巴塞尔的活跃繁荣的气氛,大多数也来自本地的艺术家、画廊、藏家。

作为在历史上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的传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的香港画廊,汉雅轩在2020年搬回狮子山下葵涌自有的展览空间。从中环的高昂租金压力中解脱,又从艺博会参展的忙碌节奏中慢下来,画廊有了更多的资源、时间、关注力和自由度来支持艺术家,举办更多元的展览。围绕艺术原创性价值建立起的藏家生态,同时也带来了销售业绩上的出色回报。

16汉雅轩本次带来梁基爵2015年创作的装置作品《忐忑》,播放艺术家的心跳声,研究声音的振动产生的能量。这件作品此前一直在海外展览,香港巴塞尔是本地为数不多的能够为如此体量与规模的大型作品的提供展览机会的平台
注重新锐艺术家培养及本地艺术生态发展的德萨画廊,本次带来麦影彤二、林菁菁、钟慰的作品,疫情期间其本地展览的活跃度及藏家网络的收藏兴趣仍保持在稳定水平;画廊亦积极参与北京、台北等亚洲其他城市的艺博会。

17香港观念艺术家麦影彤二的作品《美好家园:欲罢不能11》在活泼幽默的视觉风格中充满了对于互联网、城市生活及当代艺术的讽刺与隐喻。左侧作品灵感源于《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原作作为北京东村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M+的希克馆藏

安全口画廊(Gallery Exit)空间位于见证了香港工业变迁史的南区旧工业大厦之中,是香港艺术院校毕业生走向职业创作的重要扶持者。以画廊为中心,年轻艺术家建立起了紧密的连接与生机勃勃的社区,艺术风格在多元化中也看得到彼此的交流与影响,尤其能观察到描绘香港自然及街坊景观的清新用色风格。前年画廊创办人陶心书(Anthony Tao)昏迷入院,画廊召集艺术家举办义卖支援其长期开支。本次安全口画廊带来的主要作品有周俊辉的《咸美顿街三餸饭》、邝詠君的《飄浮時差 IX》和陈翊朗《一班被选中嘅细路》,也带来了在港定居的“新香港人” 康斯坦丁·贝斯姆特尼 (Konstantin Bessmertny)、Daphné Mandel等外籍艺术家的作品。安全口画廊的画廊经理陈芍君(Hilda Chan)表示,这两年大家都待在香港,反而借此办了很多展览,销售与画廊运营方面“做得都不错”。

18安全口画廊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展位

香港新锐画廊Mine Project以本地艺术家陈沁昕的个人装置作品展览首次亮相巴塞尔的《Discoveries艺术探新》单元。画廊联合创办人及总监Emerald Mou表示,希望推动本地的艺术家在更广的国际艺术视野中出现。

19陈沁昕亦是第一次参加巴塞尔艺术展,作品都是为了本次展览进行的特别创作,以材料构建景观,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边界问题,相信对于大部分有疫情长期居家经历的观众,都可以唤起共鸣的体验
方由美术(Galerie Ora-Ora)创始人梁徐錦熹从艺博会首日表现观察到,展会规模比去年更大,走在博览会上,会听到“有嗡嗡声”,可以感受到国际大型画廊仍在这里继续投资,为这座城市重要的艺术作品。今年方由美术的专栏主题是“心在哪里”,她补充说道,这“强调了我们彼此之间,以及与我们社区之间的联系是支撑艺术家和我们所有人的动力”。在此时重建对香港的信心,也来自于“更广泛的艺术生态系统在香港继续发展,而M+的开幕是最新的重要里程碑。
受到疫情的阻隔,国际与内地画廊则较多地以卫星展位的方式参与展出。相较于去年,香港巴塞尔的卫星展位由55间增长到74间。海外的独立画廊大多希望继续拓展亚洲市场和藏家,却由于经济环境和较为严格的防疫政策,对于回报的预期仍然维持相对保守。卫星画廊则是寻找谨慎试水的途径,在参展策略上,或与本地的展商合作分摊成本,又或选择亚洲藏家较为熟悉的作品进行展销。

20前波画廊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展位

作为自ART HK时期就已持续参展的画廊之一,纽约前波画廊今年以远程的方式参与展览。前波画廊经理Eva Ren表示,各方面衡量之下,都觉得隔离带来的损失无法弥补,当下也无法看清艺术生态在疫情后如何发展,因此仍采取观望的态度。本次前波画廊与香港本地的Anna Ning Fine Art进行合作,在“卫星展位”的模式之上探索新的与本地艺术生态的对话,“将博览会看作一个活动的靶标,不断及时作出调整”。

21纽格赫姆施耐德展位现场,展示了西方艺术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图景
纽格赫姆施耐德(neugerriemschneider)长期出席香港巴塞尔,并连续展出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引人瞩目的大型装置作品,这已经成为了大众对于香港巴塞尔的直观视觉标签的一部分。疫情后该画廊虽然以卫星展位的方式参加,对展览仍投入相当的精力,呈现出“卫星展位”模式的最大效果。画廊这次的展览主题是互动、瞬息万变的结构和精神交流。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的《香港/云端城市》壁画、里克力·提拉瓦尼娅(Rirkrit Tiravanija)印有“明天才是问题”标语和与观众互动的乒乓球桌、托马斯·拜勒(Thomas Bayrle)用重复复制的乒乓比赛图像渲染生成的《乒乓》绘画,三者从图像及艺术方法上都产生了呼应与对话,展示了西方艺术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图景。
22东京潮流艺术画廊NANZUKA在香港巴塞尔现场展出Javier Calleja、空山基等二级市场的“明星艺术家”的作品

NANZUKA画廊的主理人南塚真史(Shinji Nanzuka)认为,虽然现在有各种远程、线上、虚拟展览的可能途径,在当下较为低迷和艰难的情境中,坚持线下面对面的交流、坚持人与人的连接更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坚持这样的信念,付出额外的代价是值得的。这也是NANZUKA画廊本次香港巴塞尔的展览主题“Human/人类”出发点,并将手持瓢虫的“大眼仔”置于展位最显眼之处,借由画作发出呼唤:“This is the only way”(这是唯一的途径)。

23

本次来自中国大陆的画廊普遍以卫星展位的形式出席展会。一方面,国内的旅行限制造成的画廊自身工作人员的缺席以及疫情、战争带来的国际环境震荡使中国本土画廊们在国际性的艺博会平台面临推广与销售上的双重困境,另一方面,5月原定于在北京举办的包括北京当代、JINGART艺览北京、北京画廊周等一系列博览会的延期,又使人们的关注焦点汇聚香港巴塞尔,而如何在这一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国际性艺博会呈现自身成为每一个中国本土画廊不得不面对与迎难直上的问题。

与此同时,自4月以来由上海蔓延至北京的疫情及与此伴随的日益严格的封控政策,使诸多画廊的作品调配及运输出现问题,不得不因此临时调整展位呈现方案,原计划为博览会特别筹备的作品无法运输,而运输费用也在原本由于疫情航班减少而增加的基础上继续上了一个台阶。

由于旅行限制带来的中国大陆及国际藏家的缺席,使画廊们在针对这一部分藏家时仍然依赖线上销售模式,而不同的作品媒介也因此在呈现上各自面临着局限。聚焦年轻艺术家的画廊们更加需要考虑如何在无法到场的情况下推广新兴艺术家的问题。

本次接受采访的中国本土画廊的负责人大多表示,未对此次博览会的销售有太高的预期,同时“也期待与香港本土藏家之间的火花。”上海东画廊的画廊主程曦行说。

24东画廊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的1B16展位

今年第一年进入主画廊单元的东画廊原本对本次博览会充满期待,程曦行原计划亲身到场参加展会,但最终由于上海的疫情影响,“非但无法亲身参与,还相比去年面临了更大的困难”。

东画廊本次在1B16展位呈现了吕松、王宁德、张如怡 、张云垚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展位原计划呈现六位艺术家的作品,但由于上海的封控政策导致作品无法提货,最终只能够在基于能够运输的作品的可能性上调整参展作品方案,因此也使原本计划内的两位上海艺术家的作品无法参与展会。

作为在疫情期间仍然在积极参与海外博览会的本土画廊之一,东画廊今年还将参加弗里兹首尔与弗里兹伦敦艺博会,以及明年一月在新加坡举办的ART SG。程曦行说:“人的旅行不自由,不能让作品也不自由。画廊除了买卖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代理艺术家寻找各种发展的机会,让艺术家与他们的作品有更多的能见度。我们还是会去尝试申请更多的国际博览会,并且我很期待今年下半年能够站在自己的展位上。”

25Vanguard 画廊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的1C23展位

位于上海,聚焦影像艺术的Vanguard 画廊本次在1C23展位带来了许哲瑜的个人项目《事件现场制造》,在这件作品中,许哲瑜尝试通过一个谋杀案枪手吴敦的多重身分——电影人、刽子手、帮派份子、爱国者,来捕捉台湾政治史中的集体潜意识。

26许哲瑜作品《界线身体》(2022年)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Vanguard 画廊展位现场

“疫情带来的旅行限制及抵港隔离政策导致能够来到展会现场的中国大陆及海外藏家较少,而影像作品又很难通过一个片段式的预览去呈现其原貌。”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Vanguard 画廊的画廊主李力表达了对于画廊工作人员以及藏家均无法切身到场的情况下,对于画廊带来的影响。“对于聚焦年轻艺术家的画廊来说,如果不能面对面地去做一些推广,通过实体展览的策划去呈现作品,销售真的会非常难。”李力表示。

作为同样关注年轻艺术家的上海没顶画廊,画廊总经理金利萍(Vigy Jin)也传达出了同样的担忧,“到目前为止,画廊的线上销售成绩一般。这次的疫情,尤其是上海所面临的情况给我们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包括藏家都带来了心理上非常大的打击。我想大家都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平复自己。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在博览会还是很重要的,因此对于下半年的一些海外博览会,我们画廊也在考虑暂缓申请,今年参加的博览会会以国内为主。”

没顶画廊本次在1D40展位及线上展厅一同呈现杨深的个人展览,推出其全新系列绘画“探险家与热带丛林”。画廊同样受到上海封控的影响,替换了一批原计划由上海运出的参展作品,安排另一批作品由北京经广州通关。

27没顶画廊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的1D40展位

对于本次香港巴塞尔以及国内市场,金利萍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同期的艺博会纷纷推迟,整个大中华艺术圈的目光在五月底都聚焦香港,所以我们依然看好本次香港巴塞尔。”

胶囊上海在本次博览会1C32展位以群展“之间”,呈现蔡泽滨、高源、廖雯、道格拉斯·莱杰多位艺术家的绘画、纸本和雕塑作品。受上海疫情影响,画廊同样经历了多次展出方案的调整。

28胶囊上海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的1C32展位

胶囊上海在上周刚刚结束弗里兹纽约的参与,今年下半年的国际博览会档期也依然繁忙,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画廊创始人Enrico Polato表达了画廊目前在处理中国本土及海外市场中的差异表现:“尽管我由于旅行限制无法出席海外博览会,但画廊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者网络,可以协助我并代表画廊参加我们的每一个国际博览会。海外旅行已经放开限制,我们从国际项目中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回应。本地和海外市场同样重要,我们试图平衡两者,但由于中国目前的情况,在本土推广项目已经成为挑战。我们画廊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能够重新开放位于安福路的画廊空间,且国内的博览会可以定期运行。没有这一点,就无法推进我们的项目。”

29魔金石空间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的1D10展位呈现唐永祥新作《几束红色的花,下面还有一只耳朵》(2022)

位于北京的魔金石空间在卫星展位1D10呈现了唐永祥最新完成的四件作品。魔金石空间总监曲科杰表示,本次选择呈现绘画艺术家唐永祥的个展,本身即考虑到了卫星展位的特殊性:“唐永祥的作品很难用图片来传播,观看作品本身变得非常必要。这也是我们选择这次展示他的作品最重要的原因。虽然我们团队到不了现场,但作品的魅力也使我们不需要进行过多的现场讲解。”

30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的1D07展位

1D07展位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是被采访的画廊中唯一有内部员工出席展会的画廊,画廊在展位中一共呈现了杜京泽、段建伟、季鑫、蒲英玮、王赫、夏禹、张季、志韦8位艺术家的十余件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并且作品在博览会开幕前均已售罄。“我们在博览会开幕前已经完成了所有作品的线上销售。呈现已经为大家熟知的艺术家的作品,与藏家进行沟通的障碍会少很多。许多藏家挑选作品的经验很丰富,能够在已经非常了解某一位艺术家的前提下,通过图片对作品的质量做出判断。”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创始人夏季风说。

考虑到参与海外博览会在时间、精力等各方面的成本,夏季风表示,今年画廊依然会将焦点放在国内市场,尽管该领域很明显已经由于疫情在遭遇波折:“伴随去年开始有藏家无法支付预定的作品订单,国内市场下行的苗头其实就在显现。而今年受到国内疫情及防疫措施的影响,情况或许会变得更加严重。”

31

32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 Art Basel 33在 M+幕墙上展出的《光之凝》,2022 年,图片由鲍蔼伦及M+提供,摄影:郑乐天 © M+,香港

香港作为港口和交易市场,在亚洲和全球的金融和贸易地位在可预见的数年内仍会一如既往地保持优势,而作为中西乃至全球多种艺术、文化、文明交汇沟通的桥梁和连接点,这一角色将在“逆全球化”的局势中迎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一级市场并非简单的零和游戏,再次涨潮之时,所有的船舶都可扬帆起航。对于香港及内地重要的艺术发生地,在具体航向的选择之前,或许接受新范式下充满波动与未知的新预设,保持开放的心态与视野,在当下更具意义。

采访、撰文/黄韵奇(发自香港)、胡炘融
编辑/叶滢
设计/梁珩

赵无极、毕加索拍品过亿,“超当代艺术”占据半壁江山:佳士得香港春拍现当代艺术晚拍落槌

“超当代艺术”(1974年后出生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在大流行期间的销售额呈爆炸性增长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