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威双2022|今天当代艺术对“创新”的理解不同于过去: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Mar 24, 2022   TANC

2022年4月23日至11月27日,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即将在威尼斯花园展区和军械库展区向公众开放。本届双年展由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担任总策展人,以“梦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为主题,集中于三个主要问题的讨论:身体的表现和它们的蜕变;个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身体和地球之间的联系。

01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Arsenale)

本年度的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有来自58个国家的213位艺术家参展,同时还有来自80个国家馆的参与。本届双年展中国馆以“元境”(Meta-Scape)为主题,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策展人,孙冬冬担任助理策展人,参展的4位(组)艺术家为——刘佳玉、王郁洋、徐累、AT小组(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项目,AT小组艺术家成员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

从展览的主题上来说,本届双年展中国馆主题“元境”中的“境”,在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包含着随时代演化与意义叠增所指向的心灵感知,同时也显现出随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不断丰富的内涵。上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钱学森将虚拟现实技术翻译为“灵境”,为彼时这种新兴技术的传播带来了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和途径。而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多位艺术家将以前沿的科技和媒介,表达自身对中国古老文化根源的探索。

02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场呈现 ©BUZZ庄子玉工作室

“‘梦想之乳’是指向当下和未来的一个主题,其中更多地包含了一种想象的未来。我们希望中国馆能够在体现中国自身文化特殊性的同时与国际相融合,在其中挖掘二者的共性,”张子康表示。受惠于中国文化传统对“境”的追求,本次展览主题“元境”将在展览中从媒介理论的当代性角度被重新阐释,以其所呈现的生态与系统形象,对接当下的“人类—技术—自然”的人类境况,以此对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梦想之乳”关于人类世、去人类中心化,以及发现“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自由世界”的思考进行在地化的回应。”

03

张子康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04

Q=《艺术新闻》

A=张子康

Q: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确定以“梦想之乳”为主题后,中国馆是如何决定以“元境”作为主题的?

A:“梦想之乳”是指向当下和未来的一个主题,其中更多地包含了一种想象的未来。中国馆的主题与“梦想之乳”构成了一种连接,在身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同样指向这样一种想象的未来。我们希望中国馆能够在体现中国自身文化特殊性的同时与国际相融合,在其中挖掘二者的共性。

中国馆需要在考虑自身文化与国际发展之关系的同时,去思考中国内部近两年来促进其社会与艺术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是什么。这也是近年历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一个惯例。因此,本届中国馆的主题会更加偏重艺术与科技这方面的思考,同时体现近年从艺术语言、艺术形式到艺术观念、思想上的变化。

05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场呈现 ©BUZZ庄子玉工作室

“元境”的主题主要受到钱学森手稿的影响,钱学森的手稿将虚拟现实翻译为“灵境”。“境”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内涵,能够延展出关于意境、边境等多重概念。“境”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人理想的理念,因此我觉得“境”能够代表中国文人、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一种状况。而“元”也有着双关的意涵,代表了开始与无限。

Q“元境”和现在在谈的元宇宙有什么不同呢?

A: 虽然这让人想到时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但是它们是不同的。“元境”的境包含了更多来自文化人的理想,而元宇宙是在高科技、数字化的推动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空间概念。

Q:“元境”更侧重的是文化概念。

A:对,因为中国的艺术发展有其自身的脉络,尤其是从徐悲鸿开始,我们所谈的现代性与西方的现代主义有很大区别。徐悲鸿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成立中央美术学院,提出了现代性的问题。中国画改良是走向国际的一种努力,但这体现出中国的现代性跟西方的现代主义很不一样的地方。它有自身文化发展的一个脉络,包括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也有自己的演变过程,从最早的关注社会,有这种批判性,到现在受到潮流文化、商业文化的影响,近年很大程度也受到高科技的影响,而中国的科技发展,尤其是大数据、虚拟技术等等又都是与国际同步的。

o刘佳玉《虚极静笃》双系统融合模型动态结果

Q:在参展艺术家中,九零后艺术家刘佳玉有着诸多国际参展经历,同时她的参展作品《虚极静笃》的概念又取自《道德经》,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位将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纳入高科技创作的九零后艺术家?

A:九零后艺术家刘佳玉有一个特殊时期的这种敏感,她跟七零年代、六零年代(出生的艺术家)还是不太一样,尤其是对新的东西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她在国外待的时间很长,参加过很多的国际活动。她在国际艺术氛围当中是一个中国出来的艺术家,往往她会反思到自身的文化或者自身的成长经历。我发现很多中国背景的艺术家到了国外以后都会有一种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中国到国外去的艺术家很多都这样,从赵无极开始就是这样,到了国外从国际视野更能看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然后再用一个世界的语言或者站在大的世界格局再思考艺术问题的时候,会带自己的一种创新。另外,九零年代(出生)的艺术家还能代表对当下新事物的这种敏感。

要看到中国当下这两年的艺术发展,九零后的艺术家也是很重要的,选择这样的艺术家能够形成一个和(展览)主题的连接。

07 刘佳玉《虚极静笃》效果图

Q:对,在这次艺术家的选择中,像艺术家徐累、王郁洋基本属于六零后、七零后,完全是不同世代的。中国常常十年就是一个社会变化的代际。把这些不同代际的艺术家纳入到这样一个题目中间,怎么去做这种链接的工作,然后怎么去选择作品呢?

A: 如果我们把这样一个主题从人与自然、社会与身体等角度进行连接,确实有它的一个关系,选择艺术家也是对应一个大的主题上去进行思考的。比如说徐累他有自身对中国传统跟国际艺术传统这样一种深层关联的理解,这种关系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也形成了对当下社会格局的思考。如果不从原理上去思考当下,对历史的思考上缺乏时间性,对当下的问题就不能有深度的理解。另外在语言上,他的作品也代表了从中国传统里走出来进行的各种探索。他这次参展的是一组装置作品,采取了新的创作语言,是他对当下的思考从语言到形式上的一种链接。

08徐累《Correspondances》现场展示方案之一(模拟图)

王郁洋是一个试验性很强的艺术家,试验性贯穿了他所有作品,特别是对技术和科技,他有自己的敏锐性和兴趣。他的作品在语言创新、观念和当下的思考上形成了这种链接,尤其在身体与自然的触碰上形成的关系,有他自身的一种思考。

09王郁洋,《雪人》,265x190x285cm,黄铜,紫铜,混凝土,不锈钢,2021年

Q:将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项目AT小组加入艺术家名单,也是本次中国馆一个非常特别的选择。为何选择将这样一个智能实验室加入到展览“元境”的呈现中来?

A:近两年许多学院都在做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也一直在探索科技给艺术带来的可能性,以及艺术对科技的推动作用。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都是在这样一个新的高科技领域中去思考科技与艺术的关系,AT小组则是在二者的联合上去做思考,形成一种具体的创作。

010AT小组《森林》等比例渲染图

近几年来,艺术创造的概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转变,国际上也在不断出现小组的创作形式。在过去,会比较反对学术集体,而是希望能加强独立性、提倡个人。但团体创作在近几年得了学术圈的认可,并且形成了当下对创新的思考。因此,我们在今天对“创新”的理解已经不同于过去,人们开始重视不断地互相启示,这使大家能够在其中获得一种创造的共同推动力。这种创新在中国也带来了艺术上的新的活力,也代表了中国跟国际上的艺术创作上,形成了这样一种多重的思考。

Q:面对疫情带来的国际交流受阻,中国馆在威尼斯双年展的实现上需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

A:由于疫情和战争,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的状态当中,包括花销都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的确今年完成展览的难度会非常大,需要很强的团队。

撰文/TANC

*本文图片由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与参展艺术家提供

 

提问2022|M+与皮力的十年之变:希望在香港长成枝繁叶茂的树

将中国当代艺术当成一个方法来研究,它就成为了一个我们看事物的滤镜,我们能够重新在一个全球文化的路径里来捕捉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