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约瑟夫·阿尔伯斯《向方形致敬》,重访超越色彩与时空的现代主义经典

Feb 24, 2022   TANC

“红、黄、蓝被视为「原色」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即,当红色、黄色和蓝色的颜料混合时,就会产生一系列详尽丰富、差别细腻的色彩,而这三种颜色本身则是纯粹的、未经混合的。”

——布兰达·丹尼罗威茨(Brenda Danilowitz)

约瑟夫与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的首席策展人

1《约瑟夫·阿尔伯斯:原色》展览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

步入卓纳画廊香港空间的《约瑟夫·阿尔伯斯:原色》展览,一系列位于视平线高度的方形嵌套作品变幻着色彩与节奏,徐徐展开一场视觉的交响乐。展览以色彩理论中的“红、黄、蓝三原色”为线索,串起了艺术家从1930年代的早期直至去世前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对艺术家代表性系列《向方形致敬》的梳理和特备的纪录短片“约瑟夫·阿尔伯斯:色彩的魔法”的上映,使得这场展览不仅仅只是一场对于现代主义经典的回顾,更是一场邀请观众一起参与的实验——在物理现实与感知现实的交互中,重新觉察并更新绘画中形式与色彩的关系、思考艺术观念与实践的连接。

2约瑟夫·阿尔伯斯,© 約瑟夫和安妮阿爾伯斯基金會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 1888-1976),生于德国,抽象艺术大师、教育家。阿尔伯斯早年在国立包豪斯学校学习、任职。包豪斯之乌托邦式的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功能主义、实践主义精神塑造了阿尔伯斯的创作。1933年纳粹关闭包豪斯后,约瑟夫·阿尔伯斯与艺术家、人生伴侣安妮·阿尔伯斯前往美国黑山学院任教,开发了一套革命性的艺术教育课程,延续了包豪斯的教育模式与理念,将实验性渗透进教学的方方面面。20世纪中叶,阿尔伯斯夫妇已逐渐超越欧洲包豪斯来的艺术家的身份,进一步成为了美国的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代表。
3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高音谱号G g》,1932-1935年,本水粉和石墨,37.8 x 25.7cm© 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纽约艺术家权利协会(ARS),纽约

创作生涯的极早期,阿尔伯斯从音乐中获得灵感,以绘画和音乐的通感去研究线条、结构构成的空间中的韵律与节奏。

4
“在阿尔伯斯的画中,大小方块嵌套的排列极具简单、合适、自然的整体感,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想法之一,它提供了巨大的通用性和复杂性。”

——唐纳德·贾德

《向方形致敬》系列是阿尔伯斯一生创作的集大成者,从中不难看出根植于其早期担任包豪斯玻璃工坊教授经历的绘画结构语言,也可以感受到他从美洲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中汲取的养分。《向方形致敬》的系列创作延续近30年,阿尔伯斯在期间始终遵循严谨、特定的程序,宛若科学实验。他坚持使用恒定的环境光和不变的Masonite梅森耐特牌木质纤维板创作。开始绘画时,阿尔伯斯直接从颜料管挤出不同品牌的颜料,不混合、不调色;直接用调色刀一气呵成地、由中心向外涂抹上色(正如他的油漆工父亲教导他刷漆防止染色滴落的诀窍一般)。

5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粘土系列:黄色前景》, 1959年,55.9 x 66.4 cm© 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纽约艺术家权利协会(ARS),纽约

多次墨西哥的旅行经历、南美洲前哥伦布时期的文化启发了约瑟夫·阿尔伯斯。金字塔圣殿等建筑形式、自然土壤的红褐色光谱,被阿尔伯斯在平面上精练,营造了“金字塔般的突出”与“寺庙入口般的深入”等空间效果,并将玛雅、阿兹特克的信仰文化抽象成为了非明确的而普适的精神感知氛围。

阿尔伯斯使用一个中心方块和一组“边框”作为要素,组成《向方形致敬》的构图,视觉上形成大小方块嵌套重叠的效果;然而,所有的色块与形状都仅仅是单层颜料色彩,而非层层覆盖。从最靠近中心方块到刻意留出白色宽边以形成“深度”的最外框,“边框”的色彩明度与饱和度形成梯度变化,色彩叠加的效果都是由观赏者的感官所产生的“错觉”,挑战观者的视觉聚焦。中央正方形的重心被置于画面的偏下方而非居中,为画面结构增加了稳定性。由此一来,色块本身可能被观者视为透明交叠的抑或是不透明的两种效果,即视为方块或边框;颜色形成的深度时而向内收缩,时而向外扩张;以最简单的元素,营造出充满动力的结构,组合出无尽的可能性。

6《约瑟夫·阿尔伯斯:原色》展览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

构思时,阿尔伯斯会使用剪裁的方块和边框反复尝试不同,直到确定色彩和构图的组合。艺术家始终坚持徒手涂抹颜料,不依靠任何胶带或直尺等工具辅助。

7

“绘画是色彩的‘行为与表演’。” 

 ——约瑟夫·阿尔伯斯

8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向方形致敬>的习作》,1967年,梅森耐特纤维板上油彩101.6 x 101.6 cm© 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 / 艺术家权利协会 (ARS),纽约

随着创作的深入,在心理学及视觉感知方面,阿尔伯斯也有了更高的敏感性和更深切的认知。1966年至1970年代初画的红色《向方形致敬》系列,它们显示出阿尔伯斯对色彩相互作用的可变性和可能性的掌握程度越来越高,这是一种既直观、又经过训练的理解。约瑟夫·阿尔伯斯利用人类视网膜对颜色的天生敏感度以及红色的心理和文化含义(安妮·阿尔伯斯表明,红色对于他们夫妻二人,是象征情人与爱情的颜色),探索了一些与视觉科学相关的现象,如均匀的光线强度下的色相变化、边界消失、色彩透明性、费希纳柱状效应等。

9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向方形致敬 》,1970年,梅森耐特纤维板上油彩,40.6 x 40.6 cm© 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 / 艺术家权利协会 (ARS),纽约

约瑟夫·阿尔伯斯创造了色块在画前空间盘旋的错觉,并使用颜色的组合,让浅红色看起来像橙色,深棕色的红色看起来像樱桃色,原有的色调冷暖对比似乎被颠覆。正如阿尔伯斯在教学及个人创作中常展示的练习一般,如把这些颜色独立区分去观看,必定会发现,颜色呈现的效果会与把它们并置或组成在特定背景之中的效果截然不同;色彩会根据环境光线或相邻的色调而变化,让人怀疑视觉感知中哪个才是真实面貌。

10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向方形致敬》,1963年,41.3 x 41.3cm© 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纽约艺术家权利协会(ARS),纽约

系列中看似统一的作品形式实则有着复杂的细节。在木板的光滑或是粗糙面作画、使用厚涂或是薄涂透出底层肌理的手法、互补对比等色彩关系的运用……精确的技法控制和严密的色彩理论结合带来了变化丰富的感官体验。

通过这样的处理,阿尔伯斯仅仅使用简单的几何和有限的色彩,就在绘画的“基于事实”的物理现实(色彩、空间、材质等)和其造成的视觉感受——“基于真实”的感知现实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互动与丰富的对话。观众在观看之时,加之以主观判断,又进一步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化,超越了原绘画作品的物质形式。

11

“我教的不是艺术,而是哲学。虽然技术对我来说是个大词,但我从未教过画画的技巧。我所做的一切只是让人们自己去观察” 

 ——约瑟夫·阿尔伯斯

12《约瑟夫·阿尔伯斯:原色》展览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

对于阿尔伯斯而言,现代主义精神意味着“一种重要的当代性”,一种既非回顾又非固定的视角,却能及时回应当下的一切可能性和需求。二战后,黑山学院吸引及影响了大量欧美知识分子、艺术家,是美国从传承欧洲当代艺术转变为自有艺术生态的重要地标。阿尔伯斯是黑山学院的实际负责人,之后又于耶鲁大学艺术系继续教学,培养了一大批未来的改变美国和世界艺术图景的艺术家,例如塞·托姆布雷 (Cy Twombly)、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约翰·凯奇(John Cage)等。索尔·勒维特 (Sol LeWitt)更是其中典型,多年来对于阿尔伯斯的作品持续研究,发表文章讨论。他的标志性艺术语言某种程度上是将阿尔伯斯的创作理念、色彩运用、一系列的方形结构从平面延展到三维空间的雕塑与装置。其中他接近生命晚期创作的Wall Drawing 1176系列直接反应了阿尔伯斯的艺术是此作品的创作驱动力,并在德国的约瑟夫·阿尔伯斯美术馆展出。

13《约瑟夫·阿尔伯斯:原色》展览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

本系列的画板背面详细记录每幅画的所有材料和技术细节。阿尔伯斯对绘画制作的记录与思考,以及对色彩应用的系统性归纳,直到至今都是创作者仍赖以实践的线索,研究者梳理色彩理论的地图。

阿尔伯斯对于物性的本质进行了探究,但也不拘泥于媒介的纯粹性本身,完全去除意义。20世纪后半叶,美国的艺术流派百花齐放。这些新领域的起点基于对于欧洲现代主义的“反叛与摆脱”,大萧条的经济背景也促成了这种表面繁荣下的自驱力的虚无。而阿尔伯斯的创作,既没有完全摒除主观体验和感受,不像极简主义中的细分流派一样追求绝对物理形式本质、强调不藏匿意义;也不像抽象表现主义一般进入明确的与行为挂钩的意识流和体验派,甚至是某种宗教般的精神体验。阿尔伯斯无疑是这一“承前启后”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抱薪者,传承了欧洲的文化遗产,转化为美国艺术发展的燃料。这种从“反叛与摆脱”到建立本地文化和自主性的过程,对于现今仍深受西方当代艺术体系影响的其他文化语境的当代性进程或许可以有所参照。

14《约瑟夫·阿尔伯斯:原色》展览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

直到今日,我们仍可以看到许多概念先行、主张过度的绘画,也有许多将意义层层埋藏内置于图像隐喻之内的绘画。对于观者来说,两者的艺术体验无可避免地都被构建在了“被教育和信息获取”之上。阿尔伯斯的创作超越了形式(色彩、构图、介质)与精神性(情绪、感受),或“媒介——意义”的二元线性关系,二者并非简单叠加或一一呼应,而是“经验之前的审美”的某种艺术秩序体现,也许对于当代绘画中的某些问题依然有效。他系列化的创作也使得“作品的组织高于单一作品的生产”;从阿尔伯斯严密的理论主导下的重复性实践的角度,他的创作也可以被视为是概念艺术,而《向方形致敬》的一系列图像,则是他的观念性艺术的视觉呈现。

15《约瑟夫·阿尔伯斯:原色》展览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

《约瑟夫·阿尔伯斯:原色》的展览再度唤起了色彩的自主性与观者视觉感知力关系的觉察。约瑟夫·阿尔伯斯的作品,尤其是《向方形致敬》系列,“消灭了任何超越自身的东西,只存在于视觉经验的此时此刻”(阿希姆·布查德特-休谟),持续地探索绘画的物质事实与某种普遍的、一致的视觉审美反应的联结。阿尔伯斯的艺术,并非仅静止在现代主义历史中的一个时间截面,而是开放的、动态的;越是遵循其理论规律而实践,反而越自由、越丰富。他的经典著作《色彩互动学》已迎来出版57周年,并由出版方耶鲁大学推出了IPAD应用,邀请大众跟着书中阿尔伯斯给出的引导,对各种颜色做试验,无限地延续阿尔伯斯的理念,探索和感知色彩的乐趣。

16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向方形致敬》1976年,40.6 x 40.6cm© 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纽约艺术家权利协会(ARS),纽约

撰文/ 黄韵奇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和卓纳画廊提供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