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20个中国艺术家的2021年:在限制与超越之间找到艺术突围的缝隙

Jan 28, 2022   TANC

在线下艺术活动逐渐恢复的2021年,艺术家们的创作、展览等艺术活动也呈现出更本地化的趋势。

在国内国际已经获得广泛认知的艺术家在过去的一年中也将工作重点转往国内。在机构中则体现为成熟艺术家的大型个展、回顾展及其中对艺术家创作生涯的梳理总结: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曹斐在中国大陆的首个大型回顾展“时代舞台”、从故宫博物院巡展至浦东美术馆的“蔡国强:远行与归来”、同在浦东美术馆呈现的“徐冰的语言”、占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两侧空间的梁绍基大型回顾型展览“蚕我 我蚕”……如曹斐在个展开幕之际所说,“因为本土美术馆的空间体量足够大,制作环节也很充足”。蔡国强、徐冰、曹斐等在海外有多次展览记录的重要艺术家,除了进驻到国内美术馆后起的巨型展览空间之外,大多也涉足了虚拟现实、NFTs等技术前沿话题。

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展现已经不再是带着“中国当代艺术”的群体标签,她(他)们在海外机构所带来的中等规模的展览和艺术项目,以基于个体经验和思考的创作,渗透着对生态、性别、身份、疗愈等问题的觉察和反思,由此联结着当下艺术界的整体意识。关注植物生态数年的郑波在柏林格罗皮乌斯博物馆的个展“万物社”与植物对话,以视觉艺术、科学和文化传统为媒,启示观众;沈莘的首个美国博物馆个展于沃克艺术中心举办,试图创造能够包含多重叙事和身份的空间;于吉则于2021年在伦敦奇森黑尔艺术空间呈现展览“荒弃的泥土”并出版同名书籍,也在同年在西岸美术馆的个人展览中进行了包括雕塑装置、表演在内的多样艺术实践……在中国与海外艺术世界渐行渐远的后疫情时代,七零后与八零后艺术家不再以群体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艺术体系中,他们的作品深入到艺术之于人本身、以及与自然之间的本质联系等面向上,超越了现实的分歧和隔离。

与此同时,太空艺术、NFTs、互动直播等关键词也击中了2021年的艺术世界,艺术家们对新的技术环境做出了的反应和反思:蔡国强外滩美术馆合作发布自己的NFT项目、“徐冰天书号”驶向太空、张培力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在B站开启直播、徐震则直接将自己的个展现场布置成一个连锁手机店……技术能帮助艺术进行怎样的表现创新,打开怎样的新想象?在技术的洪流中,艺术家如何反思数据的垄断、人的工具化?

对于中国艺术界而言,绘画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疫情期间困于纽约的刘小东将描绘对象转向家人与朋友,并在举办个展之前回到家乡、产出新作的同时完成纪录片的拍摄;张恩利在龙美术馆重庆馆举办了自己在西南地区的首个大型回顾展“有颜色的房子”,呈现了艺术家三十年间对人、对物、对抽象概念的描绘与创作进程;陈丹青在上海誌屋的展览中则呈现了其自2016年起创作的近30幅 “时尚模特写生系列”的大尺幅绘画作品;在“刘野:皮埃尔·梅纳尔”中呈现的“书“系列也回归艺术家对文学、艺术兴趣的本源,以一种”翻译式”的方法复制书籍与图集。刘小东、张恩利、陈丹青等艺术家在2021年带来的展览都从不同角度进入到了对于“肖像“个人化表现,除了绘画本身所体现的艺术家的创作能力之外,在疫情之后,绘画本身具有的与创作者身体的关系,透露的个人意识与情感,反而在一个崇尚高技术媒介的时代,具有了更有机的生命力。

在个体创作之外,身兼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也在拓展艺术群体的表达、链接和发展空间。徐震®除了带来个人展览之外,他创立的没顶画廊在2021年搬入了新的空间,并在崇明岛建立了介入乡村生态的没顶美术馆,持续为年轻一代艺术家编织创作与展览网络。周力以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华侨城盒子美术馆艺术总监等多个身份下展开艺术教育与学术讨论,强调文化的在地性与艺术生态的有机联结,促进了多重艺术能量在大湾区的汇聚与融合。

对于大规模展览的追求和新技术的追逐,是外在环境提供的“借力”,也与身体和心理相连的探索并存。此次《艺术新闻》所推荐的这20位来自不同世代的中国艺术家,均在2021年在国内外美术馆和艺术机构带来了个展和艺术项目,体现出2021年以来中国的当代艺术多元化的发展维度。对于大规模展览的追求和新技术的追逐,是外在环境提供的“借力”,内省的个人意识,是艺术转往内向探索的途径,但在这样的“内外”张力之下,并不能掩盖对于当代艺术对于现实和社会问题的介入与反思的缺失,个体或可带来某一瞬的超越,艺术(家)的发展亦受限于时代的制约,“限制”与“超越”这一对对峙的关系,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回避。
撰文:叶滢、杨曜
出品:《艺术新闻》编辑部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3.50.14 89曹斐和田霏宇在展览现场,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Stefen Chow

2021年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时代舞台”(Staging the Era)是曹斐在中国大陆举办的首次大型回顾个展。展览集合了艺术家的电影、录像、虚拟现实和装置作品,以典型的幽默讽刺眼光看待中国过去几十年来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变化。在UCCA Edge的开馆展中,曹斐也为美术馆新空间定制作品《复魅:人民城寨的诞生》。在2021年,艺术家还获得了德意志交易所摄影奖(Deutsche Börse Photography Foundation Prize):在疫情时代,她对隔离、孤独、技术的异化和反乌托邦的资本主义等主题的探索比任何时候都更具相关性。个人展览、奖项之外,曹斐还担任华宇青年奖与CHANEL NEXT PRIZE的评审。此外,艺术家在欧洲和美国的机构展览日程依然繁忙,包括在洛杉矶的Sprüth Magers画廊空间的个展、为慕尼黑的路易威登空间所做的项目,以及在罗马二十一世纪美术馆(MAXXI)和托斯卡纳的Centro Pecci展出的调查项目Supernova。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3.52.19222333《与未知的相遇》于浦东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年,图片来源:顾剑亨摄,蔡工作室提供

继2014年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个展后,蔡国强于2021年再次回到上海,在浦东美术馆开馆之时呈现自故宫博物院巡展至此的“蔡国强:远行与归来”,展览之际,理想国为其出版同名中文画册。在外滩美术馆开馆展“农民达芬奇”之后11年,美术馆翻新重开之际也携手蔡国强开启一个全新的数字平台RAM+,并委任艺术家完成首个NFT项目《瞬间的永恒——101个火药画的引爆》,与浦东美术馆特别委任项目同样,缘起于艺术家近年“一个人的西方艺术史之旅”——在世界重要美术馆举办展览,与其馆藏代表的西方艺术史对话。艺术家第二件NFT作品《炸自己》则是他近期创作的自画像之一,用两块画布夹住火药,在爆破后留下痕迹,艺术家戴着口罩的自拍像轮廓在画布中显现,这是经历了疫情所带来的复杂和脆弱后的他,一次冷静的自我审视。对艺术家来说,他用可视媒介表现“看不见的世界”的追求与NFT所在的虚拟世界在很多概念上有相似之处,NFT也提供了使爆破瞬间变得具备可收藏性的可能。此外,艺术家作品同年在费城艺术博物馆、佛罗里达州珊瑚山墙区等多地展出。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4.05.389999徐冰,《天书》,1987-1991,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

2021年2月1日,首枚以艺术为名的火箭“徐冰天书号”在中国酒泉发射,此后从大西北回到首都北京,红砖美术馆举办展览“徐冰:艺术卡门线”,通过文本梳理、火箭残骸、装置作品、影像资料以及艺术家基于太空和文字创作的系列新作,全面地从多媒介的展示中为观众提供了解这一项目的详细过程。同年,在浦东美术馆的展览“徐冰的语言”中,从早期代表作《天书》《英文方块字》系列到《地书》等作品,艺术家从不同维度对语言的研究与探索,以及作品背后所隐藏的繁密的研究工作被悉数呈现。在2021年,《地书》以NFT的形式在元宇宙(Metaverse)中延伸,徐冰将地书中的图示语言视为元宇宙中一种全新的语言系统——“元语言”(Metawords)进行推进,并以网站、微信小程序等多种形式建立了一个以“元语言”为交流方式的MetaWords社区。在“地书输入法”的微信小程序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在对话框中输入的信息将被自动转译成“地书”,由此实现无语言障碍的自由交流。同年,艺术家作品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芝加哥斯玛特美术馆、台湾横山书法艺术馆、东京画廊+BTAP等多地展出。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5.46.4196《命运》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PSA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在2021年推出梁绍基的大型回顾型展览“蚕我 我蚕”,借助沉浸式装置、影像、摄影及声音等多种形式,系统梳理和展示了梁绍基30多年来与“蚕”共同完成的过往代表作及新作品,同时呈现了艺术家根据美术馆空间创作的装置作品。作为生态艺术、软雕塑创作的先行者,艺术家自1970年代开始探索纤维艺术以来的创作、经历及重要时间节点在展览中通过作品、影像、文字、场景等获得了系统化的梳理。梁绍基作为纤维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用自己突破性的创作方式进一步地拉开与传统定义的距离,摆脱“功能”与“工艺”的标签,与更广泛的世界对话,也借由此次回顾展得以与更多观众交流。此外,2021年至2022年,艺术家作品正在参与“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M+ 博物馆“M+ 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与“梦无界——杭州湾新区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邀请展”等多个展览。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5.56.15

8888刘小东,《喻红》,2021,图片来源:艺术家

2021年初,刘小东在美国达拉斯当代艺术博物馆(Dallas Contemporary)举办个展 “边界” (Borders),呈现其2019年到2020年间以美墨边界为主题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包括油画、日记和影像,不仅记录下了特朗普时期边境居民的生活图景,也向人们展现着这群仍未知何去何从的人们在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尊严与热情。此后,在上海UCCA Edge空间内呈现了“刘小东:你的朋友”,对艺术家自2010年UCCA北京“金城小子”个展之后10余年间的艺术实践和创作发展脉络进行集中呈现与梳理。展览中的一系列新作则是刘小东疫情期间困于纽约公寓中的日常绘画,以及此后转为描绘家人与朋友、充满故事性的水彩集《黑土坑乐章》《半辈子》、静物与人物场景作品。在美墨边境的观察、疫情期间的经历与其创作目光对身边人的转向,加深了艺术家情感的浓度、与外界的连接以及对世界更深一层的理解。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13.0498645黄小鹏,《我们先攻下曼哈顿,再拿下柏林》,2004年,由赵宝琛重制,图片来源:广东时代美术馆

在黄小鹏去世一年后,广东时代美术馆在2021年举办展览《别杀我,我还在爱!——向黄小鹏致敬》,其中包括了对艺术家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对其艺术生涯的整体勾勒,艺术家的学生们也在不同程度参与到展览的制作、作品的重制和对其作品及个人境遇的回应和诠释中。展览筹备期间,“黄小鹏艺术与教育研究会”的项目也同时建立,并将以黄小鹏的工作为起点,展开对未来艺术、教育的研究和讨论。展览以艺术家生平经历为线索,其8、90年代的绘画创作对应在广州美术学院与英国斯莱德美术学院求学的经历,以及在回国进行教学与艺术创作后对录像、装置和场域的实践,都在展出作品中有所体现。黄小鹏曾将自己2004-2012年在广州美术馆学院“第五工作室”的教学工作视为“作为艺术项目的教育”,而2012年与徐坦一起创办的讨论和交流平台“黄边站”则作为“社会实践的教育”,这两段教育经历不仅勾勒出广东地区过去两、三个代际的艺术家的整体面貌,同时,正如他对博伊斯“社会雕塑”所秉持的那样,“通过社会和艺术的互动,让社会的参与重新塑造一个社会的文化精神和人性。”(侯瀚如)。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14.368520艺术家尹秀珍在展览现场

尽管自2020年起的诸多艺术活动因疫情而受阻或延期,尹秀珍依然在过去的两年内完成了数次重要个展和新作,它们呼应并串连起她在疫情期间的创作和生活。延续到2021年初的个展“尹秀珍:补天”在香港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展出,其中,由艺术家在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创作的作品《拼一片天空》作为其中一部分完成的装置项目《补天·中转站》,剩余部分的行李箱软雕塑是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请当地社区的居民、学生和志愿者用收集来的蓝色衣物共同缝制。在新作《车间》、和美术馆展出作品《轮笼》、知美术馆个展“未知”以及昊美术馆的“我与博伊斯·尹秀珍:制动”一展中,尹秀珍延续其多年来的艺术实践,她所关注的题材、使用的媒介、私人与公共领域的结合,都始终散发着一种柔软诗意的女性特质。尤其在“制动”的现场,呼应博伊斯的“艺术雕塑社会”,走出美术馆,空间的融合为大众提供了开放的创造场域,而尹秀珍在美术馆内实现了场域的融合。此外,2021年,艺术家在佩斯画廊纽约空间举办个展,并参与坪山美术馆、西海美术馆等多地群展。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15.5698621 王璜生,《远方与河》系列,胶片摄影绘制,112×498cm,2021年(共七件)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1·巡回展”在2021年巡回至广西桂林、云南昆明、贵州贵阳。展览以王璜生和李毅在1984年的一段从珠江源头出发的骑行,以及2020年王璜生重返珠江源的行动为基础,将当时九万多字的日记、数十卷的黑白胶卷以及大量的速写和水墨写生作为基本素材,同时加入了2020至2021年期间艺术家围绕“珠江溯源”展览进行的新的系列创作。艺术家在疫情期间重逢了尘封的骑行记录:从汕头出发,历经七十二天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的骑行跋涉,抵达云南乌蒙山马雄山的珠江源头,行程3300多公里,海拔落差2000多米。途经珠江流泻奔腾的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的湖海山川、荒郊野岭和少数民族村落。展览经桂林、昆明、贵阳后,在2022年巡至当年的始发地广东,在2021年的《珠江源植物图志》《远方与河》外展出了新作《源头/ 活水》《远方与路》等,并展开了关于珠江沿岸江水和植被、行动文化与艺术创作的讨论。回头出发的源头,寻找的不仅仅是青春年少时上路的冲动,更是艺术与本土文化、自然水文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入探索。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17.16986 徐震®,《基地》,2021年,图片来源:没顶画廊

2021年,在没顶画廊再次搬迁之后,徐震®也在画廊新空间举办个展“3两可爱,一斤伟大”,展出艺术家全新创作的大型当代艺术作品《基地》及绘画系列《激情》。作品延续了徐震®对新技术、知识信息过剩和人的智性化这一系列命题的关注,以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感受及场景为切口,通过连锁手机店的陈设、与聊天界面相似的绘画主题,延续其创作中独特的幽默和尖锐,呈现出一种科技时代的波普特色,探索在后全球时代语境中通过视觉创造的高度敏锐来突破人与工具的界限。同年,艺术家作品还参与成都双年展、M+与UCCA Edge开馆展以及悉尼白兔美术馆、阿那亚艺术中心、OCAT上海馆、明珠美术馆等多个机构群展。个人展览之外,徐震创立的没顶画廊也在2021年搬入曲阜路下沉广场的新空间,也在崇明岛建立介入乡村生态的没顶美术馆,持续为年轻一代艺术家编织创作与展览网络。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19.16980.32“肖像系列”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龙美术馆

在2021年,在龙美术馆重庆馆呈现的张恩利个展“有颜色的房子”是艺术家在西南地区的首个大型回顾展,按线性时间顺序梳理了艺术家自1990年代至今的创作,“涵盖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的城市人物肖像系列,2000年代至2010年代对于日常之物的描绘及近几年创作的抽象绘画和空间绘画装置”。在2020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回顾大展“会动的房间”后,创作力旺盛的艺术家为重庆的展览画了一批新作。从社会肖像到物的肖像再到概念化的肖像,三十年间对“肖像”的探索在近年持续着,表现形式逐渐转为抽象,对于艺术家而言,作品的演化并非是预先规划的过程,内在的转变在自然而然中发生。对他而言,艺术不只是个人的,还要从时代中提取、归纳。此外,艺术家在2021年还参与UCCA Edge开幕展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油罐艺术中心等多个群展,并策划豪瑟沃斯画廊香港空间展览“隐蔽的灵光”。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20.43803左图:刘野,Book Painting No.23 (Karl Blossfeldt. Wunder in der Natur, H. Schmidt and C. Günther, Leipzig, 1942, Page 49),2019年;右图:刘野,Book Painting No.22 (Karl Blossfeldt. Wunder in der Natur, H. Schmidt and C. Günther, Leipzig, 1942, Page 49),2019年

在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空间举办的展览“刘野:皮埃尔·梅纳尔”呈现了七件创作于2018至2020年间的“书”系列作品,其中包含一幅关于书的完整肖像绘画和六幅植物摄影集内页的“再现”。跨越文学与绘画的、对于语言的热爱在刘野“书的系列”中交织,艺术家为书画像,将自己或始于文本的、对视觉艺术的认知投射进对书籍的“复制”中去。同年,卓纳画廊在2020年艺术家于卓纳画廊纽约空间的个展“书与花”之后,出版了《刘野:书》(Liu Ye:The Book Paintings),收录了刘野描绘打开书籍、强调对象的形式而非内容的一系列作品。这些画作以感性的细节渲染书籍的材料结构——封底、装订、书脊——表明了对书籍作为对象的痴迷和对文学的终生热爱。此外,艺术家的个展“寓言叙事”巡至米兰Prada基金会,其作品还在M+、宝龙美术馆的多个群展中有所呈现。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22.29879左:陈丹青,《赤膊的男模与新疆女孩》,2017年;右:陈丹青,《高顶帽与新疆女孩》

作家、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作为艺术家的大型个展 “Shallow”在2021年登陆上海誌屋,在誌屋双空间Modern Art Base与Modern Studio呈现艺术家近30幅 “时尚模特写生系列”的大尺幅绘画作品,其中包括两件近期完成的新作,这也是陈丹青的作品时隔10年再次在上海与公众见面。该系列始于2016年,为艺术家在其画室中持续创作的一组以模特为主体的绘画作品。在创作《西藏组画》四十年后,艺术家说自己不要在绘画中追求“深刻”、追求所谓的可解读的人性,“我只在乎表象”。有的形象也许很厚重,有的也许很空洞,但他都会“如其所示”画出来。同年,陈丹青创作于1980年的划时代经典《西藏组画·牧羊人》在北京保利春拍“现当代艺术夜场”中以1.61亿元成交,成为全场最高价。此外,陈丹青的《局部》系列视频第三季也于2021年上线,并同步出版集结《局部》讲稿的系列书目,为观众带来更细腻的艺术体验。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24.010213张培力,《X  ?系列》(后)和《我身体的水的总量》(前)在展览现场

在农历鼠年的最后一天,艺术家张培力于中午12点整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开启了一场名为《一个可能持续数年的直播》,为其在杭州郊区的一个村子里所进行的一次作品发布:画面中一根常见的旗杆竖立,四周围绕着农村常见的瓦房窗口和屋顶,远处的山和高压电线塔与阴沉的天空构成了最为平常的光景。它既是艺术家对新媒介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对过往作品中关于“时间”、“开放性”和“观看方式”概念的延续,在此中,“观看只是变得更自由、更个人、更平民”。此后,因疫情推迟的艺术家个展“身体数据2020”在玉河一号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办,集合了张培力历时5年有余的一批最新创作,用数字技术与3D雕塑,将骨骼、器官、血液、脂肪等等构成人体的组织器官进行可视化,作品媒介涵盖影像、雕塑、灯光与电动机械装置。通过多种媒介创作的艺术家在疫情后借由新的视觉语言坚持以身体为线索的表达,从生活经验中进行提炼,与更广阔的观众对话。同年,艺术家在维也纳nachst St. Steohan Rosemarie Schwarzwalder画廊空间举行个展《从…到…》,展出包括《30×30》在内的一系列代表作;其作品还参与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M+开馆展、UCCA Edge开馆展在内的多个群展。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26.411943周力,《桃花源》粉色-线之五,2020年,图片来源:TANC

艺术家的个展“格林迷踪”跨越了2020年末与2021年初,在疫情期间绘出的系列作品延续创作脉络的同时转向对内的自我疗愈,在东方哲学中思考自然与人的关联。在深圳的艺术生态加速振动之时,艺术家周力以“打开的窗户——2021OCT—LOFT公共艺术展”中的装置《彩虹》、万象城文化艺术季中展出的大型户外装置作品《环之二》等作品完成了创作者的“在地化”参与,柔性的、抽象的表达与建筑材料、公共场域相互交融。其作品还参与坪山美术馆、OCAT深圳馆等多个机构群展。同时作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华侨城盒子美术馆艺术总监,周力在与湾区艺术生态中从艺术创作与教育为基础,也积极在相关的讨论及论坛等公共交流平台中强调艺术的学术性与公共性,在作为艺术家投入公共艺术创作之外,也以其多重身份推动着当代艺术的在地发展。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28.0985 《生态感悟练习》展览现场,2021年,图片来源:格罗皮乌斯博物馆

2013年至今,已经是郑波将创作目光从以人为主要关注对象的社会参与艺术转向植物生态的第八年。对郑波而言,植物生态不只是他实践的灵感来源,而是亟需更多人动用身体感官去关注和投入理解的地带。取道家用语“万物”为名,艺术家在柏林格罗皮乌斯博物馆的个展“万物社”将来自香港和柏林周围的繁多植物置于对话的一边,以视觉艺术、科学和文化传统为媒,启示观众发出这样的提问:“身为人类,我们该如何探察植物之间的相处政治?”通过记录与观众共同进行的《生态感悟练习》、素描系列作品《写生》以及影像作品《植物的政治生活》 ,该展览呈现了郑波作为格罗皮乌斯博物馆2020年的驻地艺术家的在地实践。展览之外,同名组织“万物社”包含郑波与另外10位来自不同行业(生态学家、生物学家等)的成员,尝试为人类以外的生态因子发声,并举行为期三天的会议,集体创作一份将格罗皮乌斯博物馆视为万物一分子的公开宣言。2021年,郑波的作品还在德国先灵基金会(Schering Stiftung)、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展出。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29.22

8520厉槟源,《分解》,2019年,图片来源:红树林画廊与艺术家

坪山美术馆“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系列展览中,厉槟源的个展项目“天堂电影与”以其“回不去的故乡”为出发点,让观者随着影像《钟声》《自由耕种》《海鸟》等呈现艺术家身体经验的轨迹,不断发生转喻而触动情绪变化。在屋顶之外,唯独一部《最后一封信》在消失于视平线的屋顶上放映,仿佛对厉槟源而言是在与天国的父亲对话。在艺术家个展“阻断”中,首度呈现了厉槟源的最新同名作品,及他从2012年至今的部分精选创作回顾。从2017年的《洪流》、2019年的《阻断》到2021年的《大瀑布》,艺术家回到家乡承载了他儿时回忆的河流中,以身体之力与自然抗衡,在作品中呈出自由、开放、激进的美学态度。同在2021年,厉槟源凭借作品凭借作品《倾斜的肖像》获得Sovereign杰出亚洲艺术奖,还在第五届王式廓艺术扶持项目上获得“年度艺术家”荣誉。他在作品中融入的“真”的表达及“用身体书写”的表达方式推向极致,其艺术创造不断地被外界承认就是最好的脚注。此外,艺术家作品参与OCAT双年展、天目里美术馆、坪山美术馆等多个机构的群展。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30.558569于吉,“即兴判断II”展览现场,2021年,图片来源:西岸美术馆

于吉用混凝土浇铸身体碎片的“石肉”系列从2012年开始创作,在2021年伦敦奇森黑尔艺术空间的个展“荒弃的泥土”中展出其中一组新作,拓展自艺术家在德尔菲娜基金会为期三个月的驻地研究经历与艺术家所关注的伦敦的城市水道。如其他作品一样,于吉的雕塑涵盖各种材料,作品直接回应它们所展出的周遭环境,同时也延展至其他领域,例如行为、影像。同在2021年,于吉在西岸美术馆举办展览“于吉:即兴判断II”,展厅化身工作室,观众踏入流动的视觉艺术现场直接观看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其中有未完成的作品、合作艺术家们基于行动、工具和材料之关系的即兴表演。在家乡进行的具有表演性质的项目旨在让更多观众与当代艺术进行更鲜活直接的交流。同年,艺术家首本画册《于吉:荒弃的泥土》出版,其个展“无视阴影”正于2022年初在伦敦赛迪HQ画廊展出。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32.36853王拓,《通古斯》(静帧),2021,彩色有声单频4K影像,66分钟

王拓自2018年开始至今的长期项目“东北四部曲”包括影像作品《通古斯》《烟火》《扭曲词场》和《哭阵门》,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空手走入历史”中得以首次完整呈现。展览在呈现多部影像作品外,还整理了相关文献与艺术家手稿,对其今年的创作进行了阶段性的回顾和梳理。生物学与绘画的学术背景之外,影像、行为等多种媒介开始让王拓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从个人经历、文学作品、社会事件和田野调查中综合幻化出的抽象经验构成了艺术家叙事的主体,“把他心中的世界再塑造出来”。同期,UCCA出版《王拓:空手走入历史》图录,也是其首本个人出版物。在2020年入围“OCAT x KADIST青年媒体艺术家项目”后,王拓获得前往旧金山进行短期驻地研究的机会。近年,艺术家还在纽约Present Company、北京Salt Project与泰康空间举办个展,并参与上海双年展、OCAT上海馆等机构的多个群展。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33.49852497“莽原”展览现场

2021年11月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开幕的贾蔼力个展“莽原”以四件巨幅作品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眼中的“史诗”性审美与创作,也是贾蔼力近年来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为油罐展览和空间特别创作的作品《莽原稿》(2021),这个仅有简洁红线串接的、几乎白描的绘画是贾蔼力迄今为止最大尺幅的作品。相较于过往的创作,贾蔼力在其中实现了自己内心更为东方化与中国化的感受,但在同期展出的其他作品中依然能看到更丰富的参照与启发。贾蔼力说当今的绘画不应该是一个图像制造,因为这种功能已经被很多别的东西所取代了,艺术家则已走入了另一个自由的空间,为多样的观看制造可能。在2019年高古轩画廊纽约空间的个展“燃烧”后,艺术家作品还在近年参与西岸美术馆、民生美术馆等多个国内外机构的群展。

屏幕快照 2022-02-07 下午6.35.070314沈莘,《盐湖(新身体)》,2021年,图片来源:没顶画廊

沈莘的最近作品《盐湖(新身体)》(Brine Lake(A New Body))在2021年光州双年展“意识燃起,精神上升”上全球首映,并于艺术家的首个美国博物馆个展中于沃克艺术中心(2021)进行北美首映。该作品对采掘经济、移民人口、无国籍和跨国身份之间的交叉点进行思考,以虚构的碘回收工厂为背景,人类和非人类的主角用多种语言交谈,讨论生态、技术、经济和个人记忆的话题。一如艺术家创作的其他影像装置和行为表演,探讨赋权予个人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另类历史、关系和潜能,试图创造能够包含多重叙事和身份的肯定性空间。沈莘在近两年还参与墨尔本莫纳什艺术中心、UCCA沙丘美术馆、美凯龙艺术中心等多个国内外机构群展,并将于2022年在纽约瑞士学院举办个展。

策划撰文/TANC

渐强的群体之声:随全球“大隔离”涌现的集体策展和创作

2020年之后席卷全球的疫情成为将集体创作的形式推至台前的契机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