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9月开始,一场主题为“再利用、更新、再循环:来自中国的最新建筑” (Reuse, Renew, Recycle Recent Architecture from China)展览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展览通过7组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8个建筑项目,呈现他们对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这一议题的思考与实践。展览由MoMA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建筑设计主策展人马蒂诺·斯蒂尔利(Martino Stierli)以及MoMA建筑设计部策展助理伊万杰洛斯·科齐奥里斯(Evangelos Kotsioris)共同组织,并由同济大学的李翔宁教授提供策展建议。
左图:斯蒂尔利;右图:科齐奥里斯,图片来源:MoMA
策展人斯蒂尔利与科齐奥里斯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表示,“环保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全球全球建筑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我们希望借由本次展览主题中的三个’动词’来体现出目前建筑师们所采取的多元应对方式,而这些手段也反映在此次展出的8个中国建筑项目中。”
伴随着过去30多年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转型,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以及翻新工程让中国成为了一个巨型的建筑施工现场,其中更不乏国际知名建筑师/事务所领衔的明星地产项目,打造出了一套建筑特色加文化消费的地产开发模式。然而,在生活空间和资源紧缩、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下,新一代中国建筑师对于这样一种“白板模式”(Tabula Rasa,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上是指将某一栋已存在的建筑或某片区域内已有的建筑景观全部推倒,重新建造的方式)进行了适时反思,将目光投向城市之外的广阔地带,在已建成的环境和社会结构中积极寻找材料和建造方式的更多可能性。
创盟国际,“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乌镇,图片来源:创盟国际
李翔宁教授此前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提及,经过了几十年的快速建设后,发展根植于中国社会现实、与传统文化建立联系的中国当代建筑也迎来了新的机会。本次展览的8个项目涉及多种建筑方法,包括对原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对古代建筑技术的重新诠释,以及通过非侵入性的建筑干预来实现农村或整个地区的经济复兴,参展建筑师包括普利兹克奖得主业余建筑工作室(王澍和陆文宇)、创盟国际 (袁烽)、大舍建筑(柳亦春和陈屹峰)、DnA建筑事务所(徐甜甜)、朱锫工作室(朱锫)、直向建筑(董功)和阿迦汗建筑奖得主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张轲)。
参展建筑师肖像,从左到右按照正文出现顺序排列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马蒂诺·斯蒂尔利曾于2016年受同济大学之邀来到中国进行讲座,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关于中国当代建筑的考察。这次旅途不仅让他认识到中国当代建筑发展与其预先认知上的偏差,也开启了他之后每年数次来到中国的研究考察之旅。
大舍建筑,龙美术馆,上海西岸,2012-2013,图片来源:MoMA
斯蒂尔利认为,不同于先前在体制内机构工作的建筑师们,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大部分都拥有在西方接受专业教育的背景,同时也参与了国际建筑事务所的工作,尤其是在中国展开的项目。因此,他们能够敏锐捕捉到其中的局限性和问题。在他看来,这些建筑师们没有把太多精力花在建筑科技的革新中,而是将建筑视作一个复杂的整体,深入考虑到其所承载的历史和社会进程,这也尤其体现在他们如何通过建筑体现过去和现在的延续性,充分利用一些传统的、被忽视的技术和材料等方面。两位策展人认为,这也让这些中国建筑师们的实践变得更具有原创性、更令人感到新鲜和期待,并对全球的建筑师而言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次展出的8个建筑项目,MoMA最近收购的大约160件中国当代建筑作品中。策展团队在与建筑师进行了广泛交流并进行多次实地考察后,首先拟定了“环保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为主题,并以此出发从藏品中挑选了8个项目进行展出,其中3个发生于北京和上海两座大型国际都市,另外5个则分别位于景德镇、浙江松阳、广西阳朔等二三线城市或农村地区。展览占据了MoMA一楼沿街的一个完整展厅,8个项目代表8个篇章,围绕着展厅中央的“岛屿”呈环形模式排列,而沿街的玻璃窗则让行人能直接看到展出的内容。在谈及展览的呈现方式及如何为观众搭建起语境时,两位策展人表示除了通过视频、图纸、模型、照片等多种媒介进行展示外,他们还制作了一张介绍性的地图,标明各个项目所在的具体位置,每个项目均配有当地的地形示意图,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建筑发生的当地环境。
李翔宁教授在《时代建筑》中提到“权宜建筑”这一概念,或许是目前更适合中国当代建筑师的一种策略和理论。在他看来,“权宜建筑”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一种机智的策略,是在建筑的终极目标与现实状态间的巧妙平衡;它也不是对西方建筑评判标准的生搬硬套,而是对自身力量和局限的正确评价,更重视能够实现的操作性。
本次展览的建筑项目中,建筑师们都十分强调当代中国语境下,采取一种小规模的干预方式,因地制宜地将新的建筑与当地传统建造特色和材料相糅合。例如接手过深圳坪山美术馆、阿那亚海边图书馆等多个案例的直向建筑,在广西阳朔阿丽拉糖舍酒店的项目中,特地保留作为一代人生活记忆和情感载体的老糖厂建筑,将酒店的客房楼梯与别墅分别布局在糖厂的两翼,同时采用了混凝土“回”字型砌块与当地石块的混砌方式,使得新建筑在材质肌理和垒砌逻辑上与老建筑的青砖保持一致。
朱锫建筑事务所,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2020年,图片来源:朱锫建筑事务所
参展的朱锫建筑事务所曾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太庙美术馆、佩斯画廊等多个艺术场馆改造项目的设计团队。本次被MoMA所收藏的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项目,则从城市学、考古学、人类学、气候等各个领域,对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明清御窑遗址及附近的居民生活片区进行了深度解读,整个项目也采用了回收的窑砖和新砖混合的方式。在设计博物馆外形时,建筑师采用了窑厂代表性的拱顶造型,又同时巧妙地将御窑遗址包裹进了博物馆内部空间。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手绘图,图片来源:朱锫建筑事务所
注:御窑博物馆建筑的形式源于当地传统柴窑的启发,与罗马时期的拱券截然不同,它不是简单的几何形,而是复杂的双曲面,具有强烈的东风拱券的特征。建造过程中不用脚手架,而是利用砖的收分错位,借助重力完成的。
在斯蒂尔利看来,这样的研究和实践方式是十分有意义的,建筑师不是在寻求建造一栋只是可以被看见的宏大建筑,而是在思考如何通过建筑来对当地产生一些内在而深远的影响。
在本次参展的建筑师身上,也体现了他们作为设计师、艺术家、城市问题研究者的多重身份混合的特质,在任何机遇和可能性存在的地方进行深度实践。如何通过建造介入区域的振兴和发展,重新挖掘乡村经济文化的活力和居民认同感,是建筑师徐甜甜的DnA建筑事务所在松阳项目上面对的课题。他们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乡村改建项目历时6年多,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从重塑当地农业和手工艺生产传统出发,由政府组织技术团队和工匠对红糖工坊、平田农耕馆、松阳竹亭等进行一系列外观、动线上的改造。这也让受到乡村衰落、人口流失等问题困扰的松阳县开始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
红糖工坊,2016,图片来源:DnA建筑事务所
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微胡同”,2019年,北京大栅栏, 图片来源: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
其他参展建筑项目包括张轲领导的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在北京大栅栏杨梅竹斜街进行的“微胡同”改造实验项目,探索城市老旧空间的保护和再利用;而龙美术馆(西岸馆)和艺仓美术馆的设计团队大舍建筑、宁波博物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团队业余建筑工作室以及设计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和四川安仁OCT“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的创盟国际也将通过项目案例展现爆炸式建设背后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
斯蒂尔利和科齐奥里斯还表示,“从MoMA在1932年举行的第一场现代建筑展来看,展出的不仅有柯布西耶在巴黎实施的项目,也包括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Brno)这样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地方所建造的项目。在所谓的非城市中心、非建筑密集的地方,反而是最有可能创新、带来新的方法和视角的地方。因此,我们也想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当代建筑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发展,也以此为例,为探讨‘可持续性’这一重要议题激发更多复杂和有意义的讨论方式。”
采访、撰文:谭昉莹
编辑:叶滢
排版: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