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他拒绝对美的传统定义,推崇原生艺术,还有反犹倾向:在伦敦再见让·杜布菲的“粗犷之美”

Jul 23, 2021   艺术新闻中文版

在战后欧美现代艺术中,出生在法国的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1901–1985)是当中最独特和最具挑衅性的声音之一:他拆去经典与精英艺术的藩篱,拒绝传统对美的定义。在原始和纯粹的物质中追溯美学深层的抽象意念,他发展出新的材料,把沙子、砾石、灰烬、玻璃等物料混到油漆里进行创作;他被精神病患者和儿童作品中纯粹的创作力吸引,与他人共同创立了Compagnie de l‘Art Burt去收藏这些作品。

杜布菲

艺术家让·杜布菲在旺斯,1959。摄影:John Craven

他的非主流和创新精神,对战后的美国艺术界影响深远,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和野口勇(Isamu Noguchi),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等都与他有过交集。

阔别伦敦50多年后,杜布菲的大型个展《让·杜布菲:粗犷之美》(Jean Dubuffet: Brutal Beauty)于英国粗野主义(Brutalism)的代表建筑——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美术馆中开幕,展出杜布菲横跨40载的作品。混凝土外露的建筑空间,与杜布菲充满不寻常油漆混合物的作品相互映照,也为展览带来双重的意义。

Bubuffet

bubuffet2

“让·杜布菲:粗犷之美”展览现场,巴比肯艺术中心 ©Tristan Fewings / Getty Images

展览策展人埃莉诺·奈恩 (Eleanor Nairne) 在接受《艺术新闻》访问时说:“部分原因我称这场展览为《粗犷之美》,是因为实际上杜布菲总是摇摆在抽象(abstraction)和具象(figuration)之间;他的作品可以有着异常密集如沙砾般的美学、一些却有着非常轻盈而充满活力的感觉。他一直在探索人类经验的两种极端。《粗犷之美》给你一种方式,在介于两者之间来思考作品。杜布菲书写了非常多有关美的概念,他认为美是被建构出来的。就像在历史上,不同的文明对美均都有着自己的定义。他想做的,就是抽离这种文化结构去真正了解,什么是美?”

D2

策展人埃莉诺·奈恩(Eleanor Nairne)和巴比肯视觉艺术总监简·爱丽森(Jane Alison)©Tristan Fewings / Getty Images

d3

杜布菲出生在法国勒阿弗尔,作为一位富裕酒商家庭的长子,他备受父亲的关注和期望。在与父亲长期谈判成功后,青年的杜布菲入读了巴黎著名的艺术学校朱利安学院(Académie Julian)。入学后,杜布菲认为艺术学生的生活肤浅作状,每天追女孩、留长头发、戴黑帽子。才短短半年就结束了学院的艺术训练。纵然他一直与喜欢的艺术家保持联系,往后却因政局和家庭转折,一直未能全心投入创作。他协助过父亲的工作,再创立了自己的生意。事业上的成功曾让他可以租用工作室开始创作,却因过分投入在创作里,妻子与他离婚。之后又经历生意濒临破产、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征召入伍被迫再次暂停创作。

辗转下,1940年他回到巴黎,然后由免税区非法地把葡萄酒运往巴黎,这次行动的成功让他偿还了公司的全部债务,中年的他终于能全程投入地创作。他曾回忆说创作给他的快乐:“我什么都不想听,我在画画:我周围的一切都在尖叫,着火,倒塌!多么舒畅,多么快乐!”41岁之后的人生,才是他艺术之路的开始。

D5

艺术家让·杜布菲在巴黎,1971。摄影:Francis Chaverou  © Archives Fondation Dubuffet, Paris / © Francis Chaverou
杜布菲终年83岁,他在办公桌上离世,当时手里还拿着一支笔。而40多年间,杜布菲留下超过1万5千件作品,《粗犷之美》涵盖杜布菲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由肖像、风景、蝴蝶拼贴,到后来的巴黎城市景观和四色涂鸦,充分体现艺术家多变的风格和澎湃的创作灵感。

杜布菲为朋友作画,发展出一系列早期的肖像作品,这一系列作品后来展出,展览名为《比他们想像的更好看(Plus beaux qu’ils croient)》有别于传统肖像画的描绘,杜布菲先长时间近距离观察被画者、然后透过记忆中的印象,把人画出来。在杜布菲笔下的肖像,有着被夸大的五官、诙谐的表情。纵然可能被认为是粗糙,他却旨在捕捉人物的本质,认为是一种“超越单纯视觉的观察方式”,以陌生化的处理来鼓励观者以新鲜的目光看日常,改变习以为常的观看方式。他对物体表面的现象不以为然,他想发掘真正的本质。

D6

《比他们想像的更好看(Plus beaux qu’ils croient)》展览宣传海报展览现场,巴比肯艺术中心  ©Tristan Fewings / Getty Images

杜布菲对本质的着迷也在颜料上呈现,其他人看不上眼的泥土砾石、灰烬、玻璃等原始性物料,纷纷被他加进油漆混合,混成状态高度不稳定的糊状物,称为“厚涂”(Hautes pâtes)的媒介,在画布上将最平凡的变成非凡。除此之外,杜布菲在50年代试验了他的蝴蝶拼贴画,这项技术给予他很大的灵活度。他以法国南部的花园为灵感,将翅膀拼贴成活泼的人物和美丽的风景;更添加了一些水彩,使翅膀更戏剧化地展示出光泽。

D7

让·杜布菲,《Paysage aux argus (Landscape with Argus) 》,1955,Collection Fondation Dubuffet, Par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在参观了精神病人的艺术品后,杜布菲被这种不受约束的创作力吸引,令他获益良多。他与友人共同创立了艺术运动 Compagnie de l‘Art Brut,Art Burt(原生艺术)一词描述那些“被原始触动的冲动中而创作最纯粹形式的艺术”,是那些出于爱好纯粹和真实而创造,创作者可以是儿童、涂鸦者、精神病患者等等。展览中也展示杜布菲所收藏的这些艺术品,展示他意识到数以百万在公认文化体制中以外的可能性。

D8

让·杜布菲,《Sitehabite d’objets (Site Inhabited by Objects) 》,1966 © 2021 ADAGP, Paris/DACS, London © Tate

60年代后,杜布菲的作品更加被易于理解,也更商业化,他笔下的战后巴黎是多年紧缩后爆发的繁荣时期和新消费主义社会。《L’Hourloupe》(1962)系列本来只是在打电话时创作的涂鸦,由线条流畅与红蓝白黑的色彩领域相结合,逐渐发展到绘画、雕塑、建筑环境和表演上。这种原始和充满运动感的新构图和图像组合方式也被基思·哈林(Keith Haring)这样的年轻艺术家接受。杜布菲晚年的作品,以亚克力原色交织出密集的线条和形状,把涂鸦推到另一极致。

D10

“让·杜布菲:粗犷之美”展览现场,巴比肯艺术中心 ©Tristan Fewings / Getty Images

策展人奈恩直言展览一大难处是挑选最合适的作品来展示主题,幸好美术馆的空间完美呈现作品:“巴比肯展览地方非常庞大,而且这个空间很有特色,(室内建筑上)充满手工雕刻的混凝土。展览楼上的空间,有八个房间;楼下的地方更大,有特别高的天花。因此在规划展览时,必须非常仔细地考虑怎样展示才会运作良好。这个空间布局意味着艺术家要经历许多不同的阶段,我们才可以在每一个房间中创造一个微观世界。而杜布菲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他没有单一的审美;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是个待不住的人,每隔几年他就会改变创作,而且是非常骤然的变改。如果在一个偌大的展览空间来看(他的作品),将会非常凌乱。”

D11

作为美国战后艺术专家的奈恩,明言杜布菲对艺坛的影响巨大:“他在美国逐渐受到注视,其中于1951年在芝加哥艺术俱乐部的演说,吸引了当时一些重要的美国艺术家,包括南希·斯佩罗(Nancy Spero)。而当杜布菲的作品在阿方索·奥索里奥(Alfonso Ossorio)的家中 The Creeks 展出时,吸引了多名艺术家前往。克莱斯·奥尔登堡(Claes Oldenburg)特地去拜访;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和野口勇(Isamu Noguchi)等都有去参观。我们很难准确列出杜布菲对其他艺术家的影响。但可见的是在日益增长的趋势以及更多非专业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中,你会看到他的影响。”

D13

让·杜布菲,《Paysage(Landscape)》,1952,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 2021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ADAGP, Paris

杜布菲在美国的影响,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是其中一位。奈恩认为他们之间有很多联系,都是没怎样受过艺术训练而自学成才的艺术家,而且他们都对传统艺术空间之外的可能性更感兴趣。在奈恩未发表的有关杜布菲和巴斯奎特的艺术文章中,她在文末有一个推论:“巴斯奎特在画中开始使用那条高地平线,是他在1987年的《Pegasus》,刚好也是杜布菲1952年的作品《Paysage(Landscape)》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时间。巴斯奎特在创作《Pegasus》时可能以此作为参考,它也是单色调的;巴斯奎特在视觉上认可了杜布菲试图实现的目标——大地高于天空的特权。”

D14

D15

“让·杜布菲:粗犷之美”展览现场,巴比肯艺术中心 ©Tristan Fewings / Getty Images

展览相关活动中,有数个与年轻艺术家的对谈节目。被问到杜布菲为什么对、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如此有影响力,奈恩回答:“首先肯定是他对不同物质和材料的实验精神。而他有一句话说:你必须把你爱的东西和危险放在一起。艺术家就是试图将一个概念推向悬崖边缘、努力调整自己并挑战自己的人。我认为这种精神对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鼓舞的。而他是一个很努力地做尝试的人,他一生约有15000幅作品,并一直写着令人惊叹的工作室日记,一直记录他正在做的事情,他就是有这种不可思议的能量。”

杜布菲一生对艺术的热情和思考,让他创作到人生最后一刻。他丰富的作品中对艺术、美根本所提出的思考、对创作物料的狂热研究,也一直横越时空地影响着后来的艺术家。

D19

展览回顾杜布菲的艺术风格,也列出他的生平事迹。展览中段的展示墙上,有一小段提及到他鲜有被讨论的反犹太主义的偏见:“自他去世以来,关于他作品的学术研究很少讨论他的偏见……出现在他私人信件中的反犹太主义言论虽然不常见,但读起来令人痛心,而承认这一点很重要。”同为艺术史学家的策展人奈恩回应这个处理时解释:“据我所知,迄今为止,有关杜布菲这偏见从未在任何展览中得到确认,对此我真的很震惊。当我开展这项展览工作前,我并不知道,但在研究途中,我是在档案中有此发现。”

D18

“让·杜布菲:粗犷之美”展览现场,巴比肯艺术中心 ©Tristan Fewings / Getty Images

奈恩说:“我们有责任告诉观众,因为我不相信,仅仅是因为艺术家表达了与我们不一致的观点而不展示他们的作品;而且他的作品并没有反犹太主义议题。这不是为了减少指责而说,重点是我们真的不清楚杜布菲的政治派别。这可能是因为他形容自己非常不关心政治,除了表达对一种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兴趣外,他从未发表过公开的政治声明。而且,在战后那个时期,他有好朋友是抗争战士,也有其他朋友是占领军一方的,他没有明确的政治同情。但,他的私人信件里确实有一些反犹太言论。而我们一定要做的是,是对观众公开透明的呈现。”

D17

“让·杜布菲:粗犷之美”展览现场,巴比肯艺术中心 ©Tristan Fewings / Getty Images

既然决定要把这项发现加到展览中,策展人奈恩并没有随便地处理争议,反而更认真对待纵然只有数句的文字:“个人而言,我没有很熟悉犹太文化,所以我咨询了不同的人:策展人、学者和作家,以及和不同的人、不同国家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我甚至和一位犹太教拉比交流过,她是亚历山德拉·赖特 (Alexandra Wright) ,是英国第一位女性被任命的高级拉比。我们一起草议了展览中这段文本。”

D16

策展人埃莉诺·奈恩(Eleanor Nairne)©Tristan Fewings / Getty Images

在类似这样大规模的回顾展中,这种会引起争议的议题可以容易被略过。奈恩坦然:“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代。人们感到非常紧张,并且非常害怕受到批评和说错话。但我认为风险在于人们什么都不说,因为他们认为什么都不说更安全。我决定不提杜布菲的反犹太主义是可以的,但试想一下观众如果后来才发现真相,假如那是我的话会觉得被背叛了。老实说,我经常把展览想像成一封信:展览墙上的文字,他们是根据一定程度的历史事实而写成。但我并不会试图让这些文本呈现某种超然的地位。”(采访、撰文/陈舒孜)

芭芭拉·克鲁格:“感谢上帝,我不是网红、TikTok达人或电影明星,而是一个艺术家”

在其个人回顾展即将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开幕之时,这位美国艺术家谈了谈她作品的政治紧迫性、她对剽窃的回应,以及希望作品能为自己代言的渴望。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