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也许这将是“元年之变”:以未来之眼看后疫情时期的中国当代艺术

Jun 03, 2021   艺术新闻/中文版

庚子年疫情之变如何从个人心理到艺术创作影响了艺术家们的创作?

当不同的人在讨论“美感”时,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维度去进行感受和表达?

《艺术新闻》与油罐艺术中心合作举办的艺术论坛“感应与灵思——一场关于同时代人艺术创作与收藏的对话”于5月9日在油罐大空间启幕。论坛由《艺术新闻》主编叶滢主持,邀请到参展艺术家杨福东、刘韡、刘建华、仇晓飞、胡晓媛与收藏家、油罐艺术中心创始人乔志兵,共同讨论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内在感受与感知在与外界环境的联结中而生成的艺术磁场。

主持人叶滢首先指出,本次艺术论坛缘起于今年三月开幕的油罐艺术中心展览“乔志兵收藏展|美感”,也旨在超越展览的边界,邀请论坛嘉宾们深入讲述在巨大环境变迁下,中国当代艺术在后疫情状态下新的创作、展览以及艺术生态变化的新的出发点。

0 (3)

论坛现场图,从左至右依次:《艺术新闻》主编叶滢、艺术家杨福东、刘韡、刘建华、仇晓飞、胡晓媛与收藏家乔志兵;图片来源:油罐艺术中心

打断、割裂、爆发与回归:
疫情之变与艺术家们的创作

形容疫情下的割裂状态所带来的一系列思考时,疫情发生后在放慢速度的世界中,从相对正向与乐观主义的视角看,刘韡认为疫情给予人类一个“必须开始直面从前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及无法付诸行动的事情”的契机。同时,在这一割裂状态下,主流意识形态和审美走向遭到打断,事物逐渐回到其本身的状态。

如果说刘韡认为疫情之变给予了人类发展一个解决问题的契机,那仇晓飞则以更具冲击力的“爆发点”,比喻人类常年累积的问题终于在这一节点被点爆。仇晓飞表示,人们对于人的有限性、残酷性的思考并不起始于疫情,而是在生活中不断累积的,疫情为这些思考创作了爆发点。他于北京的新作展览“赤”在疫情背景下开幕,其中展出的同名画作充斥着强烈的情感表达,层次丰富的赤红色在背景中涌动,画中的断臂人以一种滞缓的姿态静止于画布中央。

画那一刻时,我其实特别有一个冲动,我想用一个非常深的、像血一样的红颜色,于是我就开始非常即兴的把这个颜色涂到了背景上

仇晓飞阐述道,断臂人的形象来源于父亲,他由父亲的去世产生了更为残酷的思考,而疫情给了这种冲动一个契机,让他得以用画笔与色彩转化这份痛苦。

0
0 (1)

仇晓飞,《赤》,布面油画,2020,图片来源: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对于杨福东来说,疫情则提供给他难得安静绘画的机会。他于去年11月在香格纳画廊开幕的展览 “无限的山峰”,借由绘画建立了与以往迥异的叙事结构;从影像与摄影的 “屏幕” ,走向纸本绘画。社交隔离的状态也使杨福东着重将注意力放在了许多平日极易被忽略的细微之物上,“我会觉得在这个时刻,有时在最近的周围有很多最有感觉的东西,它们在以前往往被忽略了,但在这个阶段你看东西就会因小而得大” 。

0 (2)
0 (8)

上图左:刘韡,《风景》,2004年;上图右:杨福东,《无限的山峰——是风之一》,2020年;下图:杨福东,《无限的山峰——是风之一》局部;图片来源:TANC

与杨福东相似地,胡晓媛涉及艺术个体在这一紧急状况下的应对方式时,也谈到了她开始关注日常琐碎中更为细微且具体的影响,比如她会反向去思考于存在的这个日常过程中使用和消耗她自身的这一问题,这更多的指向一个时间和能量上的概念。谈及疫情时期发生的趣事,胡晓媛描述了她与孩子饲养蝴蝶的经历:蛹破茧成蝶,其中形态不断转变直至生命消逝,展现一个环状结构的逻辑——变相地让她重新对现实产生了更多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新思考。这些思考可以被衍生至系列作品“再见,永恒”,“可能那个一直在动、一直在变的,才是所谓的永恒”,胡晓媛如此解释她作品的题目。在她的观点中,外界突变终究会以“流转姿态”作用于艺术家的创作惯性:事物最终不会被阻滞,而是会换一种方式去流淌——这也是对于当下因疫情而起的困顿与危机感的一种有效解药。

0 (5)

论坛现场图,图片来源:TANC

2020年1月,刘建华于昆明当代美术馆(CGK)的陶瓷装置个展 “白纸” 于疫情前夕开幕,其中的作品《泡沫墙》指涉政治、经济以及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在当今后疫情时代的语境中可被解读为特殊时期牵动着的 “一种强烈的割裂感” 。刘建华补充道,这样的割裂感具有一种双重的感觉,分别是对内与对外的。“其实泡沫墙对于大家,可能看到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感受,但是这种现实的感受更多的来自于我个人的刚才说的一种状态(调整的状态),以及我个人平时的一种想表达的内在的可能性”。从另一个角度,刘建华对于现实抱有一种非乐观的态度,他指出疫情带来的强大刺激已经超越了艺术所能表达或解决的范畴;尽管艺术可以很敏锐地去感知与表达,但在现实中确实是无助与滞后的。

0 (6)

刘建华《泡沫墙》,瓷,可变尺寸,2018-2020;“白纸”展览现场,昆明当代美术馆(CGK);图片来源:艺术商业

艺术中心创始人乔志兵则从收藏家与策展人的立场,叙述了他于社会与艺术生态剧变下应运而生的别样实践经验。延续了一年半的疫情放慢了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络节奏,带来个人收藏进程的滞缓;这促使乔志兵更多地去活在当下,摒弃过多顾虑的同时寄希望于创造力。他依然秉承着从前一贯的收藏理念,认为多数时候藏品需要与艺术家本人产生联系,从而形成可持续且不断被打磨的收藏链路。与此同时,疫情的影响也作用于油罐艺术中心的运作,群展“More,more,more”与“油罐玩家艺术节”中的“艺术专家门诊”为这一讨论提供了鲜活的实例。“More,more,more”是一个有着偏向女性、神秘主义初衷的展览,其中许多作品裹挟着蔓延与生长状态的意味,与疫情息息相关。

0 (7)
0 (9)0 (10)

上图:乔志兵于论坛现场
左下:油罐玩家艺术节的“艺术专家门诊”
右下:油罐玩家艺术节现场
组图来源: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诸如伊莲娜·海杜克放置于泛着红光的房间内的无图电影《复刻:月间距之六》,其感官核心指向了与美好和欢乐对应的阴暗面;抑或是帕梅拉·罗森克朗茨的土山装置《感染(香奈儿五号香水)》,呼吁观众从视觉、触觉与嗅觉出发,利用视觉之外的其他媒介,在新冠大流行的特殊节点感知作品的感性层面。主持人叶滢也认为,这指向了危机后的人类心理暗面,是现实条件与心理状态相互映射的产物。

0

伊莲娜·海杜克 《复刻:月间距之六》,2008-2020,影片项目,高清视频和四声道音频场景;图片来源: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0 (1)

帕梅拉·罗森克朗茨《感染(香奈儿五号香水)》,2020,黑土、香水、LED灯;图片来源: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有机关联,动态共生:
艺术作品在美术馆内的回声

这是乔志兵开启他中外当代艺术收藏的第十五个年头,而触发本次论坛的“美感”展览对于梳理十几年来的收藏脉络具有十足的必要性。同时,乔志兵旨在借此机会探索作品间有趣的对话关系。在论坛的起始,他首先揭示了展览筹备的背景以及“美感”这一主题的内涵,“我希望这是一个对话关系,就是一半中国艺术家,一半国际艺术家。”。谈话间,乔志兵举例了两组对话关系,一是刘建华作品中“纯度的美”与 托马斯·豪斯雅戈作品中 “野性的力量的美” ;巧合地是,这两件作品都源于雕塑家对于特殊材料的探索, “两个材料都是需要用火烧” 。而刘韡和Theater Gates “他们都是视觉呈现特别优美的艺术家,而且都用不同的材料,其实背后也都指向社会、指向政治,其实在一个空间里有一些微妙的连接”。

0 (11)

托马斯·豪斯雅戈与刘建华的作品隔空对话,图片来源: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说到所谓“纯度的美”,以及展览中“白纸”系列作品的创作出发点,刘建华认为这一切的灵感与缘起都需归于材料。他称最初这只是个“一闪而过的念头”——陶瓷具有传统材料不具备的易碎性,其制作过程蕴藏时间与温度的厚度,一种迫切需要被探索的未知形态就这样被刘建华发现与挖掘到了。“瓷这个材料挺有意思的,有时候它就有点像修行的一个过程去经常面对它,然后制作的过程它也会让你紧张、让你焦虑、让你有一种无助感。我觉得这个跟现实是挺契合的一种状态”,艺术家如是说道。回到乔志兵对于空间关系的点评,展馆中刘建华的“白纸”系列和豪斯雅戈的作品《跳蚤幽灵》,互相形成蕴含无限可能性的张力:正如乔志兵形容的,“外表平静,但内心波涛滚滚”,环境与作品间产生的律动是会呼吸的、情绪化的。

0 (12)

刘建华展出作品,(从左至右)《白纸》(2008年-2019年);《骨头》(2008年-2009年)

“我的每个作品都有它特别特定的一个产生点,因为对于我来说所有的作品都是跟现实有关系的。”作为艺术家,刘韡鲜少给予每一件作品极其明确的意义,但是会找到一个充满激发性的起点。他认为,一件作品最初的意义是不可名状的。而关于“意义”的问题往往是呈现给策展人与观众的。和刘建华的“材料”缘起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刘韡的艺术创作起点也来源于生活中的物质发现,他被周遭环境中一切具有强大物质感的显示所影响着,比如“广告牌在二十一世纪好像就很少被用了,所以它永远有一个被等待、在等待的感觉,我觉得有一点神学或者关于时间、关于物质的概念,被拯救、被等待”。当被问及与同展厅Theaster Gates的动态对话关系时,刘韡的见解在于作品并非静态,它是蕴含着行动与动态的:

“我赋予它一个动作或一个行动来撕扯,在一个完整的时间或者完整的物质当中把它无限的去伸展却又被局限拉扯的感觉,就是付诸一个行动在里头……作品在发生时是一种状态,当它被撤回展厅之后又是一个理解,和词语一样”。

0 (13)

论坛现场,图片来源:TANC

杨福东也重点提及了从个展“无限的山峰”到收藏展“美感”之间作品与环境的关联,及创作条件。创作与展陈方式所具有的微妙性,以及作品自身的“命运”所带有的叙事关系是他近年来基于术业专攻的一些思考。杨福东提出,艺术家的展览中能够产生特殊的场域,映射整体与局部的观看方式之别,而其中的整体概念则直接指向了一个融合了绘画、图片摄影及录像的有机议题。对于个人作品,杨福东的态度是开阔而平和的,“可能是它有点像每个作品它这一辈子有自己的一个航道,有可能会游到那儿开到那儿,所以这个我就觉得是一个很好的过程”。

0 (14)

杨福东面向观众进行艺术家导览,讲述作品“无限的山峰”系列观看之道;图片来源: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0 (15)

杨福东,《国际饭店1》,2010年; 图片来源:TANC

《伞塔》系列作品对于仇晓飞来说,已经经历了长达六年的跨度,作品本身同样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创作阶段之变。2020年的《伞塔》已经摆脱了纯粹的对于具象与抽象的讨论,除了展现“关于人的生物性、潜在的意识动能和心理的关系”,仇晓飞的艺术创作已放眼至“文化边界、种族边界与人类思考的边界”。在仇晓飞看来,各种媒介都有各自的特性与历史,绘画这一媒介自身的历史“其实也等于不断的深入对于人文的历史,包括人的历史、人的身体的感知的历史、思维的历史,对这个东西的一个思考,所以其实每个阶段都会对媒介的思考有一个结果。”

0 (2)

仇晓飞,《伞塔》,2014年; 图片来源:TANC

与上述艺术家些微不同的是,胡晓媛在委约创作“永恒”系列之“拾遗”时,最为关注展陈区域的特殊性,并特意强调了收藏展“美感”之于她的明确指向性,“针对空间给我带来的一个体感,我做了一个更为呼应整个展览以及整个空间的新的推进。”在胡晓媛看来,“拾遗”系列作品所处的空间面对横向弧形窗,区域狭长,利于清晰地呈现细微感,“强迫”观众体察微末之物的细微变化。整件作品的材料以丝绸为主,旨在将日常物品包裹后观察它们在时间和过程流线中的变化;这些物什中间,有迁徙史中象征固化概念与标准的祭祀用礼器,也有“更具有活体的生物感”的现代城市移民流动史中遗弃物。

0 (3)

胡晓媛的三件作品围绕空间的特殊性展开,为本次展览最新委任创作,图片来源:TANC

0 (16)

胡晓媛参展作品,左起:《石疑|再见,永恒No.1》、《石疑|再见,永恒No.2》、《木/檩 No.11》,油罐艺术中心展览现场;图片来源:皮扎尼克的软枕

对胡晓媛来说,这些物品在象征意义上形成对比,它们和她所使用的其它物料一样,是有气味、温度,并可与之对话的。“艺术家总想建立一种自己跟这个世界之间的特别私人化的联系,这个联系是排他的”,胡晓媛如此归纳道,这也验应了她一直信奉的艺术家个人创作路径:一个成熟艺术家需要有一种个人化的思维惯性,一种连贯性的、针对周遭世界的个体思考路径。

在“美感”的各自定义中
找到艺术感应的诸种答案

论坛接近尾声时,叶滢再次提出乔志兵先前的问题,即每一位嘉宾应如何定义“美感”。首先,对于乔志兵而言,美感源于直观感受,是多层次的,带来愉悦、崇高、希望;从美感出发,能够逐次关联到情感、灵感,甚至感应,这同时提供了一条收藏线索。

刘建华则表示,美感是综合性的、中性的,普遍存在于生活中,关键看个人的主观认知。同时,美感涵盖在艺术创作行为的所有表达之中,包括了技术、材料层面。发现美感,是一种对感知力的提升。

0 (18)

论坛现场,图片来源:TANC

刘韡称“美感”是一个十分古典的概念,与当今这一对美的认知相对贫乏、并被效率所取代的时代,产生一种对抗性。在刘韡看来,美应该是转瞬即逝的,“美感首先是不自知的,同时面向未知;我觉得美感来自于对抗,就是当你作决定的那一刻,就是美感。”

杨福东与仇晓飞较为精炼地定义了美感:杨福东认为美感是感觉的生成,是有感而发;仇晓飞则将其定义为“鉴赏力”,认为对美感的认知就是对艺术的认知。胡晓媛则总结道美感是“特别个体化的感知层面上的个人经验”,涉及视觉,体感,思维层面,是双向的情绪波动。

0 (17)

仇晓飞面向观众进行艺术家导览,讲述作品《伞塔》的创作历程与美学体验;图片来源: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以未来之眼看今日:
如果十年之后回首当下艺术界

“后疫情”、“数字元年”、“去中心化”……在讨论中不断浮现的这些关键词指向了现实世界与艺术界正在历经的转变。“按照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实环境的基本判断,倘若我们十年之后回头来看现在经历的这段时期,你会如何描述?”在这场谈话中,主持人叶滢向诸位嘉宾抛出了这个开放性的问题。

0 (19)

0 (20)

0 (21)

0 (22)

0 (23)

五位艺术家在论坛现场;图片来源: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杨福东对此首先提出了“元年之变”这一概念,新冠期间艺术界大量虚拟空间与线上展览的产生,预示着数字“元年”已在人类文明降临。以疫情为界,艺术创作与思考产生了时代的鸿沟,传统的平面写实思维早已遗留为“元年”前的产物。叶滢基于“元年之变”点评道,艺术的数字化及其产生的影响,不仅在于媒介,同时包括思考方式上的差别。刘韡同样从宏观角度,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时代”,他表示“对于未来有想象,而对于未来对今天的想象,是难以描述的”。

仇晓飞的考量更多在于反思“去中心化”这一趋势,并指出了信息化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所谓传统的线性历史观与分隔的地理观将随着互联网发展形态的不断多元化而变得“扁平化”。同时,这一背景下,而艺术感知与创作中不断被削弱的“生物性”与“身体感觉”这一状况令仇晓飞感到困惑与质疑,

“画画其实是一个跟身体尤其相关的事情…你必须要看到原作,因为只有原作才是人和物质相交换的一个东西,由此美感才真正的体现出来”。

刘建华、胡晓媛与乔志兵从相对感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面对“以未来之眼看今日”所带来的未知点,刘建华分享道,艺术的工作方式需要一个由好奇心而生的兴趣点,灵感则来源于因未知而起的兴趣。胡晓媛则认为明天是“无法预料”的,是“一个又一个间隔和隔点间的现实”。身为收藏家的乔志兵则以更为乐观的心态直言“变化将是微妙的”。(整理报道/王晓玥)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