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东京艺博会现场(来源:Art Fair Tokyo 2014)
3月6日,东京艺术博览会赶在樱花盛开季节之前开幕,同样是艺术卖场,这里的规模比其他亚洲的艺术博览小得多,本次参展商总共97家,从数字上看,比去年少了五分之一。除了整体参展商减少,在发现亚洲(Discover Asia)单元,画廊数量也有所缩水(只有八家),其中包括台湾的耿画廊和就在艺术空间(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香港的安全口(Exit)和马凌画廊(Edouard Malingue)画廊,中国内地没有画廊参展。今年东京博览会的整体状况与往年没有太大区别,参展商中混杂着日本手工艺、设计品、古董、现当代日本艺术品,而这一状况从东京艺博会始创之时已经基本成型。
图:山本现代与London Gallery在G-plus单元的联合展位,London Gallery将出土文物陶瓷马与其他当代艺术作品一起展出
博览会总监金岛隆弘并不否认日本经济不景气而长期影响艺术品市场的说法,他认为东京艺术博览会发展缓慢并不是坏事,而他的工作主要是逐步重建亚洲语境,“东京艺术博览会的前身是20年前的NiCAF(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Festival),那时候的博览会比较像Art Basel,日本经历过相当全球化的时代,在经济泡沫之后,我们现在反思的日本艺术如何更加本土化。”在谈及东京艺术博览会与亚洲其他几个艺术博览会的区别时,金岛认为“亚洲有完全不同的语境,我们过去学习了几十年欧美艺术风格,如何平衡学习西方艺术与自身的历史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在开幕的第二天,东京画廊展出三位艺术家作品并没成交记录,但画廊主田畑幸人表现非常乐观,因为收藏家90%来自西方,而日本观众更多的把他的展位视为美术馆参观;更重要的是近期西方藏家开始关注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派艺术作品,这正是他画廊的强项。这次东京画廊展出的篠原有司男、田中信太郎、吉村益信都是日本的现代艺术大师,作品标价在300至500万日元之间,在VIP之夜曾有上海的大藏家过来询问过价格。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古美术商井上展示的宋元(风格)的瓷器在开幕第二天几乎售罄,每件瓷器的价格在10万至120万日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四年都与东京艺术博览会同期举办的G-Tokyo当代艺术博览会,今年化身为G-plus单元出现在博览会中间,可以看到小山登美夫(Tomio Koyama)、三潴画廊(Mizuma Art Gallery)、山本现代(Yamamoto Gendai)等等优秀的当代艺术画廊纷纷回归,这也许意味着东京艺博会开始着力整合本土当代艺术画廊。 撰文/吴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