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去看世界,看生活——这场跨越了四十年的谈话,如何去发现真实的人与时代的精神?

Oct 23, 2020   TANC

640 (2)誌屋Modern Studio正在展出“迈开新时代——刘香成摄影”现场

10月21日在上海ZiWU誌屋举办了一场围绕最新开幕的“迈开新时代——刘香成摄影展”展开的谈话。此次对话在摄影家刘香成,作家、出版人许知远,以及现代传播集团创始人邵忠之间展开,《艺术新闻》主编叶滢主持了本场讨论。

屏幕快照 2020-10-23 17.14.44

 

从1976年刘香成回到中国亲历当时社会的变化开始,他又将视角带往自己所拍摄到的1991年苏联解体时戈尔巴乔夫签字仪式的瞬间,乃至邵忠在1993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决定投身文化传播与媒体事业至2005年与许知远一同创办了当时独具一格的《生活》杂志……行至2020年这个特殊的时代转折点,年轻一代媒体人和作家的许知远和刘香成、邵忠,对于时代的变化有什么判断,在未来十年中对个人的志愿有什么期望?

640 (3)左起:摄影家刘香成,作家、出版人许知远,以及现代传播集团创始人邵忠在展览现场

并非“局外人”
刘香成看到与拍摄的中国故事

讨论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海外来到中国的“局外人”如何看中国开始。刘香成说“局外人”这个标签不太贴切。 虽然自己长时间身处海外,但小时候在母亲的老家,福州接受过教育的经历对自己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自己并不完全是个“局外人”。

640 (5)“迈开新时代——刘香成摄影”展览现场

1976年,毛泽东主席去世,身在巴黎的刘香成意识到这个历史节点对中国一定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想回到北京见证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但因签证问题滞留在广州。尽管北京没有去成,但也有意外的收获。他在广州观察普通老百姓的情绪,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一张张普通的脸。刘香成敏锐地观察到广州百姓身上流露出的别样情绪,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这些生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这些“信号”让刘香成意识到一个将要发生变化的社会。他发现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会介入和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他所拍下的这些日常生活与个体变化的照片反而勾画出了更大的叙事,记录了当时正在变化的中国。

640 (4)展览现场,1978年刘香成被美国《时代》周刊聘为驻华记者期间拍摄的作品

因为有这样的经历,1978年他被美国《时代》周刊聘为驻华记者,也在之后拍下了一系列从访华的尼克松、语言学家周有光到年轻的崔健……以及在公园里恋爱的中国青年男女、在毛泽东的塑像前溜冰的普通人……逐渐松动的日常生活,与变动中的政治场景和文化面貌,在刘香成的作品中显现出来。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以及传播者,正如评论家凯伦•史密斯所说,“刘香成的摄影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着眼点,社会政治变化成为其潜台词。他在1976年到1983年间拍摄的一系列独特的摄影作品,显示了在邓小平领导下的社会所经历的、空前非凡的过渡时期。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都是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他的作品充满张力、会说话,以最自然的方式讲述新闻。”

“去看生活,看世界”
两本《生活》,两个时代,同样的精神出发点

聚焦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一直是刘香成拍摄中国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认为生活会给你各色各样的信息,拍摄一个国家的日常生活,就是在报道这个国家的新闻。一个国家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可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刘香成花了五年时间,用相机去记录普通中国人在社会大环境下是怎样生活的,他认为这种方法也是一种更大的、更为客观的中国故事的叙述方式。

640 (3)1930年代末重新出版《生活》杂志

“去看生活,看世界;去目睹伟大的时间变化;去观察穷人的面孔和不卑的姿态;去看万千怪奇……去看,去体会观之乐;去看,并感到惊讶;去看,并受到启发。”这是亨利·卢斯在1930年代末重新出版《生活》杂志时说的话。作为媒体人、出版人的邵忠和许知远也同样关注“生活”这一主题,希望将镜头对准那些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抱着这样的初衷,他们在2005年创办了《生活》杂志,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载体,开创了当时中国媒体的先河。

邵忠回忆起在《生活》杂志的创刊号上,他突发奇想地邀请到了奢侈品牌爱马仕的摄影总监去拍摄中国东莞的民工,用西方人的视角去拍摄中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这一灵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看出人们对“去看生活,看世界”的感悟。一张张真实的照片最能在视觉上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一独特视角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而许知远则回想起在当时的编辑团队所享受到的另一种“奢侈”,他们邀请年轻的作家和记者一起,前往中国南方的工厂、也深入云南、新疆这样的国家边疆……去做调查性报道,书写在不同层面的变动中普通人的故事。一本融合了朴素的中国故事的深度写作,同时也存在着西方观看中国的影像视角,以带有独特的激情但如许知远所说也充满“矛盾”的刊物,至今已经存在了15年。

30分之1秒的瞬间是如何完成的?
刘香成的摄影大师课

作为蜚声国内外的摄影大师,刘香成在现场毫不吝啬地传授了一节摄影大师课。首先便谈到了细节,刘香成引用了西方谚语“the devils are in the details”,即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摄影。他补充到:“摄影不同于其他艺术种类,是一门独立的语言,有比绘画更强的感染力。一幅摄影作品如果体现不出细节,便很难说出一个更宏大的故事。”

640 (10)刘香成,戈尔巴乔夫合上他刚刚在克里姆林宫向全国广播的演讲稿,宣布辞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职位。莫斯科,12月25日, 1991,图片来源:星空间

一个好的摄影家产生一件作品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个是对作品的认识,另一个便是对画面呈现的处理。刘香成又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秘诀:技巧和巧合。继1976年之后,他见证的另一个历史事件便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那张让刘香成和他的团队一举获得1992年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Spot News Photography)的照片不仅是当时唯一一张现场图,也是当时各大新闻版面的头条。刘香成精确地抓住了戈尔巴乔夫将辞职演讲稿扔在桌上的那一秒,火速地按下快门。照片上纸张还呈现抖动的瞬间正是他心中最理想的画面,这一秒,历史翻篇了。

640 (7)纪实摄影家刘香成在活动现场

现场,刘香成娓娓道来这张伟大摄影作品的背后轶事,以及当时内心瞬息变化的心态:兴奋、紧张、忐忑到最后成品出来的如释重负。“我背后冷汗直冒,深思熟虑之后将照相机调到了30分之1秒……成败就在这一下快门。”随着刘香成的生动描述,在场观众也跟着屏息凝神,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克里姆林宫,见证着这一历史瞬间。这些告诉我们: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好的摄影师就是技巧加巧合” , 简单的两个巧字凝聚着刘香成四十多年积累下的宝贵经验。刘香成又提到,好的消息来源对于一名记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好的消息来源又和你平时的为人处世有着密切的关系。莫斯科的一举成名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当时给了刘香成的消息来源——时任CNN董事长汤姆·约翰逊(Tom Johnson)。

当许知远问到刘香成,怎样去捕捉新一代中国人的情绪以及观察他们的生活?怎样打破以往认知的束缚,培养一种敏锐的观察力?如何用镜头看如今的中国?刘香成谈到他始终对人本身最感兴趣。2010年他在筹备一本关注上海的摄影集时发现,以往留下的影像记录更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建筑群,崭新的商店,漂亮的街区,这种集体主义意识往往忽视了个体的存在。而当代人更关注的是人本身,年轻人对自我的关注越来越多。这些跟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当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时,个体主义会逐渐取代集体主义。现在用镜头去反映中国,一定要关注个体生活。在高度个人主义的时代,刘香成坦言更想尝试拍摄中国人的肖像,他认为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脸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都会在画面中呈现出来。

未来十年:
继续捕捉时代精神与坚持个人叙述

640 (8) “摄影怎样成为集体记忆”现场

在对话的最后部分,时光机慢慢从过去拉回到现实。主持人叶滢问道三位主讲人,“在未来的十年中间,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头,从个人出发,你们觉得你最想完成的一个跟你的个人发展,或者跟这个时代性有关系的那一件事情是什么?”

邵忠说:“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不可以回去,过去就过去了。但是生活在今天需要思考所想、所得、所追求。身边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经常变的人,今天的想法或许明天就会变。但到此为止,我想我要追逐的就是时代精神。在我看来,人生最后你觉得让自己还快乐的就是自己还活在这个时代精神之中,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上的。而所谓你个人的Taste品味、审美也是基于Timing。每个人都该去追求他当下那个时代人的精神,去探索那究竟是什么。”在他看来,今天为大家呈现的刘香成摄影展便是这个时代所需要回望的,它记录了中国开始拥抱世界的时代故事,那些体现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回溯。

640 (9)左起:现代传播集团创始人邵忠、摄影家刘香成,作家、出版人许知远在誌屋Modern Studio

刘香成表示:“一路走过来,在头三十五年生命的时候,我感到很多事情都特别慢,特别慢,但一过了三十五岁之后,后三十五年我感到它过的特别快,我觉得三十五岁之前的一年好像是等于三十五岁之后的五年,所以时间过得特别快。所以我不敢回答说十年以后,这十年你们想做什么。”他希望在接下来的人生里,继续去旅行,去观察,继续用镜头说真实的中国故事,捕捉生活中的小事,勾勒出宏大的社会现实。

许知远则表示希望变成一个内心真有力量的人,“我们之前的四十年的时间其实是邵先生说的时代精神的话,就是那一股时代精神或者潮流它造就了你,伴随着你成长。如果时代的潮流真的发生巨大的逆转你怎么应对它?我之前读了那么多知识分子、作家、文人的一些作品,你把他们那种反潮流或者他们那种独立性浪漫化,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当一切真的落到你身上的时候你能应对吗?就是因为我看到很多背叛自己最初心的人非常非常之多且普遍,而历史中很多时代也会是这样的。时代精神很动人,它有非常精致的部分,它也有非常沉重的压迫性让你无处逃避的部分,但是每一代我们的文明传递其实是很多在面对这些痛苦压力的时候那些承担的人为我们传下来的。”许知远觉得从大处讲要观察当下的时代潮流,捕捉、记录当下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保有好奇心如果缺乏道德责任的支持,可能是轻浮的;他也希望继续完成自己个人的写作计划。

640 (4)现代传播旗下《生活》

主持人叶滢在带领现场从1970年代的社会变化到深入到个人对于未来的设想之后,最后说到,希望能守住“真”,去叙述真实的故事,珍视真实的情感,做真实的人。(撰文/TANC)

 

从巴黎到杭州,在伦佐·皮亚诺设计的8个博物馆里听“城市的诗歌”

今年10月,皮亚诺在中国的第一个建筑项目,耗时8年的“天目里”在杭州迎来了开业季。虚位以待待商业、艺术、设计、时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从业者和机构入住。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