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造物者隋建国,“体系的回响”穿越二十年

Sep 28, 2019   TANC

640“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展览现场

9月28日,“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近20年的梳理,让时间跨度超过了2018年这位雕塑家在深圳OCAT举办的“体系:隋建国2008-2018”大展,共展出200多件作品,囊括雕塑、行为、装置、影像和手稿、纪录片、文献记录等多种媒介和形式,以回顾展的形式用4个展区全面而立体地展示出隋建国1997年以来,最近20年的创作历程与艺术探索。因此,被视为其“艺术生涯的最大规模个展”。作为国际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雕塑艺术家之一,这场展览带来了怎样不同的隋建国?

640 (1)艺术家隋建国(左)与建筑师库哈斯在展览现场

隋建国告诉《艺术新闻中文版》:“OCAT的展览是对最近十年创作的一次梳理,如果直接把OCAT的展览搬过来,意义不大,也没有激情。于是就把民生美术馆的回顾展时间节点放在最近的二十年,我在一点一点的梳理。”1956年生于山东青岛的雕塑家隋建国,至1989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以后,一直任教至今。隋建国被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最远的中国雕塑家”,在3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在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处理方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理解和认识。

640 (2)《衣纹研究–马克思在中国13#》玻璃钢喷漆 雕塑1998年

“中山装”已成为当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衣纹研究》曾受邀于大英博物馆展出(2012年);《盲人肖像》曾矗立在法兰克福大学校园(2013年),该作还受纽约公共艺术基金邀请,在中央公园多丽丝·弗里德曼广场展出(2014年-2015年);作品受邀参加巴黎大皇宫举办的罗丹逝世百年大展(2017年);辨识度极高的“中国制造”系列作品《侏罗纪时代》长期陈列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及今日美术馆门口……在纽约中央公园、悉尼沙滩,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都能看到隋建国雕塑作品的身影。

640 (3)《衣钵》 高240×160×130cm 玻璃钢1997年

“体系的回响”:
穿越不同体系,呈现新的面貌

640 (4)640 (9)“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展览现场的“镜像空间”

展览策展人崔灿灿介绍,在展览布局上,民生美术馆的一楼,以六个单元呈现隋建国1997年至2009年间的创作;二楼则聚焦于2008年至2019年的作品;三楼的观影区、阅读区、文献区和互动区,以“非艺术作品”的视角来观察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哲学观和他的创作环境,呈现“作品成为作品的一个重要背景”。

640 (5)展览现场的《衣钵》

1997年,隋建国创作了那件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具有标志性的《衣钵》,他用法国古典主义、苏式写实主义教学的那套语言,用“中山装”这一极具时代特色的形象,用后现代的方法,解构经典。进入一楼展厅,《耶稣》和《马克思》两件作品引出隋建国在古典主义、写实雕塑和苏联的现实主义这一体系的反思与解构;被赋予艳丽多样的色彩《衣钵》,“中国制造与恐龙”则反映出隋建国对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回应;2006年以后的作品《大提速》《长沙的沙》《运动的张力》等作品,则完成于隋建国的观念主义时期,观念艺术他打开了一条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通道,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行为、装置、影像、行动绘画等多种表现手法。

640 (6)展览现场《风城的恐龙》模型与《MADE IN CHINA》印章,图片来源:TANC

640 (7)640 (8)展览现场中“长沙的沙”,图片来源:TANC

从1997年至2009年间,一切都在加速,一切都在运动,展览也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多元的展厅,为隋建国之后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契机。在不断寻找创作“核心”的过程中,隋建国似乎也被潮流、社会、政治裹挟,至此,走向“后观念主义”的隋建国也遇到创作瓶颈,他的下一步方向在哪里?

640 (10)《时间的形状》 2006-2018年

隋建国于2006年无意创作的《无常》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开篇,该部分主要呈现其2008年至2019年的艺术探索。3D数字媒介作品《云中花园》的最新系列,一组巨大的雕塑群像变成了展览的视觉剧场,再现艺术家十年的创作成果。

640 (13)展览现场“行为与动作”部分,图片来源:TANC

640 (12)《云中花园》局部,图片来源:TANC

二楼北展厅,由四个不同空间组成:“行为与动作”、“比例与切割”、“材料与表面”和“工作现场”,该部分向观众展示和讲述了艺术家的创造方式和思考体系。对隋建国而言,这是“摸索试错,寻找对外摆脱、向内摆脱的过程”。

崔灿灿认为,隋建国创作出和雕塑历史一脉相承,却又独树一帜的个人体系。“所有的作品都跟体系有关。”他解释,标题“体系的回响”一方面指涉艺术家二十年来创作体系中的内在结构,体系之间的回响关系;另一方面,它暗示着艺术家始终保持着更为宽广的历史意识,重新评估和建立雕塑体系的雄心与壮志。

640 (11)展览现场再现隋建国的工作室,图片来源:TANC

隋建国告诉《艺术新闻》,“体系”不仅包括个人的创作体系及雕塑体系,还包括艺术创作与当时的社会体系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并不一定表现地那么直接,甚至是无意识的。“社会意识一定会进入到个人作品里,只是不会刻意凸显。”

640 (14)展览现场不同的“掷铁饼者”,图片来源:TANC

纵观隋建国1997年至今的艺术创作,基本与当时的艺术潮流同步——消费主义、波普艺术、后现代、观念艺术……它们也和当时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致。此次展览挑选的作品也都是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隋建国的艺术创作而言,它们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穿越了各个体系,所以称之为‘体系的回响’,各个时期的艺术串联在一起,发生共振,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眼睛一蒙,
蒙住了前十年,也开启了后一个十年

当观念艺术也走到极致之时,隋建国感觉“有点感觉走投无路,干脆把眼睛蒙起来”。2008年,隋建国开始“捏造”《盲人肖像》,彻底放弃既有的的惯习手法与艺术创作经验。通过这一时期的艺术实践,隋建国发现,蒙起眼睛捏的东西其实比睁着眼捏出来的要精彩很多。“所有做雕塑、做艺术的技巧、技术,都是朝着更有用、更好用、更精确的方向发展。这意味什么?”

640 (15)《盲人肖像》 泥及综合材料  2008年

在创作《盲人肖像》时,隋建国把自己的身体及其动作置于作品的核心。他认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雕塑家的身体和重复性的雕塑动作(行为)本身,与完成后的雕塑作品同等重要。“雕塑媒介就是雕塑家行为与动作的场域;最终完成的雕塑作品则是雕塑家的身体与雕塑行为(动作)在场的证明。”

640 (16)《肉身成道》

640 (17)《运动的张力》

实际上,早在2006年,隋建国的作品就与自己的身体和经验相关,比如“和自己体重相同的24块砖”,《74.5kg(体重石)》,《运动的张力》等,在那时,他借此拓展、反思雕塑最基础的语言——空间、体积、重量、时间。

在《盲人肖像》之后的系列作品,隋建国试图摆脱传统雕塑的语言和思维,通过捏、拉、按、拳打、脚踢等方式,呈现行为和动作本身,并将此作为作品最终表达的核心内容之一。

640 (18)隋建国的1400件手稿作为展览的中轴线,贯穿二楼南展厅空间

在“体系的回响”的二楼南展厅中,以隋建国的1400件手稿作为展览的中轴线,贯穿整个空间。这些手稿都是他蒙着眼睛随意捏出来的,它们却没有一块是相同的。“《手迹》系列的创作,就是为了在身体内部摆脱意识控制。”隋建国告诉《艺术新闻》,在不停的重复工作劳作过程中,各种偶然性都被涵盖其中,捏的越多,偶然性产生的机率就越大,各种偶然性就被就被纳入其中,这让他产生特别新鲜的感受。

从《盲人肖像》至今,在持续十多年时间里,隋建国以此方法,创作出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作品,建立了一套完整、独立的个人体系。

640 (19)“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展览现场

“体系的回响”纳入1997年以来的这十年,后十年就显得非常厚重。“有些前十年的想法,在后十年才实现出来,两个阶段也有些交叉。”隋建国介绍,相比前十年,2008年到2018年整体性更强,创作围绕一个核心的问题。“前十年过度丰富,是为了追求一个核心,结果是不停地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呈现的是一个雕塑家的本能——寻找形象、材料、时间、空间,最后归到根上,那就是身体。

崔灿灿告诉《艺术新闻》,他想通过“体系的回响”这个展览,一方面完整地呈现隋建国个人的创作线索的多元性、混杂性、历史使命和理想主义;另一方面,通过隋建国这一个案研究、个人史的方式,再建一条历史的参照体系,以此重新书写、勾勒、反思中国当代艺术20年的发生。

雕塑就是造物的过程

640 (20)640 (21)“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在最近十多年的创作中,隋建国让身体和感知参与到艺术创造中,他相信,身体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我捏泥这十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你的肉体和泥就是一回事。不可思议之处在于,当你把你的肉体跟泥接触在一起的时候,奇妙的、不可想象的事就发生了。”隋建国表示,“当你不去当这个世界的控制者、敌对者的时候,不再把世界当作一个对象,而是把自己当作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你的世界和你在一起时,奇迹、一切创造本身就发生了。”

640 (22)《无常》,图片来源:TANC

隋建国的作品中虽加入了时间性,但他的雕塑还是三维、立体的,仍在雕塑的范畴中。然而,他又借助新的技术、材料,运用新的方法,让身体介入,完成造物。在这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中,他也相继通办过“触手可及”、“肉身成道”等重要展览,进一步探索个人的“造物”方法论。

640 (23)640 (24)展览现场的“衣纹研究”

隋建国仍旧愿意定义自己为“雕塑家”,在他看来,“整个艺术不过雕塑而已”。“我其实是把雕塑扩大化,把所有的艺术活动都认为是雕塑劳动,接入创造过程。”隋建国说:“雕塑就是一个造物的过程,雕塑家是造物者。”

1980年代,当隋建国进入美院,接受艺术教育时,那时雕塑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希望学生能成为制作纪念碑的雕塑家。“体系的回响”以隋建国最近完成的《3D的面孔》结尾,这是放大到五六米的高度的“手迹”系列作品。隋建国介绍,作品以3D树脂材料呈现,这种材料是一种很脆弱的材料,这种脆弱性其实是反雕塑的,逆纪念碑的。这样的作品和现实,似乎与他学习雕塑的初衷背道而驰。

640 (25)展览现场中《3D的面孔》,图片来源:TANC

在崔灿灿看来,《3D的面孔》这件作品,终结了雕塑历史中模仿自然、表达情感或是观念的历史,彻底改变了雕塑的内涵和外延。也成为隋建国二十年的创作体系中,“一个个过去的时代结束,也寓意着一个全新体系的开始。”(采访、撰文/黄辉)

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至11月1日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提供

马修·巴尼“堡垒”巡展到北京:神话,炼金术与“宇宙狩猎”

逾两小时长的影片《堡垒》正是马修·巴尼近期同名展览的核心,自9月28日起,它与脱胎于影片的五件巨型雕塑、五十余件雕版与电镀红铜版作品,共同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