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文华殿里的“摹古正统”,故宫大展呈现清初山水“四王”全貌

Oct 14, 2018   TANC

640640 (2)“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展览现场

北京。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3周年生日,当天“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正式启动,一个位于北京城西郊的现代化博物馆建筑将规划出文物展厅、文物修护用房、文物库房、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用房、观众服务用房和综合配套设施用房等。而在故宫本院文华殿书画馆中,“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正在展出,通过“‘师古’为宗”、“融古出新”以及“霑溉后学”三个单元呈现了113件套作品,半数以上为一级文物,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田艺珉认为:“清初‘四王’的‘摹古’在整饬梳理古人时体现出完整的特性,他们以集体的力量,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640 (1)640 (9)“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展览现场

展览开篇即以《元人仿巨然山水图》轴和王鉴《仿巨然山水图》轴并置,也定下了整个展览的基调,“四王”师古、仿古的途径,及“四王”绘画风格演变、形成的全过程得以充分展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收藏“四王”的存世作品8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04件套,二级文物600余件套,不仅为全国文物单位之首,更为海内外所藏之最。

640 (3)展览现场的《元人仿巨然山水图》轴局部,图片来源:TANC

640 (5)展览现场的王鉴《仿巨然山水图》轴,图片来源:TANC

千年积淀的创作经验汇集成正统

明末清初山水画坛,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史称“四王”,他们之间以师生或亲属联结在一起。这个独特的画派自形成之初到晚期衰落,见证了清代两百多年的艺术风格变迁,而这个被尊为当时山水画正统的画派,作为绘画“摹古”的总代表,也因其以古人为师的艺术追求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成为被抨击的主要对象——陈独秀在1918年提出的“美术革命”中,更称王翚的画是“中国恶画的总结束”。

640 (4)王时敏  秋山白云图轴

“清代,几乎所有画家都受董其昌绘画图式、思想观念的影响,只是各有轻重罢了。”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书画专项责任鉴定员庞鸥曾总结道,“当中国画发展到此时,1000多年积淀的创作经验使自身语汇建设相对完善,于是成就了‘四王’这样程式汇集性现象。”在他看来,以“四王、吴、恽”为首的“正统派”如同让董其昌绘画思想深入人心的“扬声器”。

640 (6)王鉴  四家灵气图轴

“四王”中的王时敏、王鉴与董其昌同为明末“画中九友”的成员,恽寿平在《南田画跋》中也记载王时敏7岁左右就得到了董其昌的教导,后者是他的家庭绘画教师,王翚是前“二王”的学生,王原祁则是王时敏之孙。因此董其昌绘画思想中,以师法黄公望为中心,辅以其他南宗笔墨技法进行摹写的方法在“四王”的早期创作中均成为主流。

640 (7)王翚  晚梧秋影图轴

在本次展览中,王翚在55岁(1686年)和71岁(1702年)所作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均全卷打开,王时敏在61岁(1652年)和71岁(1662年)创作了两次《仿古山水图册》,王鉴和王原祁分别在53岁(1661年)和64岁(1684年)创作有《仿古山水图册》,他们模仿的前辈包括董源、米芾、赵孟頫、倪瓒、黄公望、董其昌等。

640 (8)王原祁  神完气足图轴

古今并置,师古各异

“四王”以王原祁、王翚为首分别形成“娄东派”和“虞山派”,门下弟子众多,其中王翚弟子宋骏业、王原祁弟子唐岱及再传弟子张宗苍等均供职内廷,深得皇帝赏识,他们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当时山水画的正统,对清代山水画坛影响深远。而他们的作品面貌在“霑溉后学”单元中一一呈现。

尽管合称“四王”,他们作品却有各自的面貌。王时敏在经历跟随董其昌的早期阶段之后,随着自身学养的增长,逐渐找到自己更明确的师古对象,本次展览中,他36岁(1627年)所作《仿倪瓒山水图》轴与倪瓒的《幽涧寒松图》轴并置,前者为王时敏早年多次目见倪瓒作品后心摹手追之作,画中有晚明董其昌、陈继儒题跋,称其学仿倪瓒的水平已超过沈周与文徵明,这其中虽有提携后辈之意,但王时敏画中的用笔略老到,皴、擦、点、染疏淡有致,画面意境最接近倪瓒的逸品之格。

640 (10)倪瓒《幽涧寒松图》轴,图片来源:TANC

640 (11)王时敏 36岁(1627年)所作《仿倪瓒山水图》轴,图片来源:TANC

王鉴为明末文学家王世贞曾孙,则堪称“四王”中青绿设色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个,他的《山水》卷综合了赵孟頫青绿,黄公望浅绛二家设色技法的作品,秾丽不俗毫无画苑习气。同时,王鉴又深诣董源、巨然的风格,被誉为“后学津梁”。

640 (12)王鉴青绿山水图卷局部

王翚曾见过二十余件王蒙的作品。《山窗读书图》轴是他为贺王时敏八子王掞(音“善”)中举所作。全图布局与毗邻的王蒙的《夏日山居图》(复制品)相似,并师学其皴法,用笔细密精熟,是王翚早年学习王蒙笔墨技法的佳作。《云溪高逸图》卷的前段则仿宋米芾山峦、沙渚,后段仿明唐寅山石、树木、劲竹,体现了王翚学仿不同风格的深厚摹古功力,同时展现了他“融古出新”的画学之路。

640 (13)王翚 山窗读书图轴(局部)

王原祁尤其醉心于黄公望,但更追求把本体的文人山水画推向高峰,在《竹溪松岩》卷后的题跋中,他讲述了自己对文人山水画起源及发展的认识,以及他个人对于气韵生动的追求,并讲述了他历时四年,苦心经营完成此卷的经过。

640 (14)王原祁 竹溪松岩卷(局部)

“四王”遵从晚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倾心师古,精研笔墨,追求文人画意趣。王时敏取法黄公望,笔墨秀雅苍润,法度严谨;王鉴深研“元四家”并上溯至五代董源、巨然,水墨、设色俱精;王翚兼取南北宗画法,集古而大成;王原祁注重皴染,笔墨浑厚,经营章法布局。他们的出现及影响绝非偶然,正如庞鸥所说:“中国画发展至清代,走完了追求神韵的时期;走完了追求客体精神本质的时期;走完了追求意境,将意与境有机结合,借客体景致表现主体意念的主体时期;走完了将法度作为实现审美情趣的手段,形式高度成熟,追求格调的时期……”

640 (15)王鉴手札

与之前在故宫引起广泛关注的“四僧“展览中所呈现的洒脱疏放的作品相比,“四王”更显敦厚中庸,但实际上,两者都是在董其昌的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吸取,面貌的不同只是研习的法度和创作意趣上的差异所导致。此外,本次随展览推出的《故宫藏四王绘画全集》,包含此次展览全部作品在内的近700件(套)文物藏品收录其中,277件(套)文物精品在这部十卷的书中均为首次面世发表。(撰文/孟宪晖)

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

故宫博物院

展至10月30日

* 如无特别说明,

本文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艺术野餐”预热11月上海展览季,在上海西岸遇见卡特兰与草间弥生

在11月到来之前,不顾寒意已深的天气,10月12日,位于上海西岸的乔空间开启了其第一届上海野餐艺术节。这个特别的艺术节聚集来自国内外多个不同国家地区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葡萄牙、阿根廷、法国、巴西等的近100位艺术家、26组国内外组织参与。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