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画家曾梵志亮相于香港高古轩空间,于2019年香港巴塞尔艺术节(Art Basel) 开幕前,呈现了三位艺术大师塞尚、莫兰迪、常玉的静物画(still paintings) 作品,只是这一次他的身份是策展人。
一切都有迹可循,早在去年10月8日位于香港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 的展览“曾梵志:工作室”(Zeng Fanzhi: In the Studio )中,曾梵志已经带来了他所着迷的静物画家塞尚和莫兰迪的作品,当时他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表示,他试图通过“色彩”来与他所欣赏的画家取得一定的内在联系。比如曾梵志2018年的作品《无题》中的烟灰、青蓝、砖红,勾调出的颜色就是来自于莫兰迪穿越时间的隽永色泽的启迪。
本次展览中,两幅莫兰迪的静物画(Natura morta)分别完成于1953年和1954年:1953年的那幅画中两个看似相同白色瓶子,隐约呈现一个偏红,一个偏绿的色彩流变,这个发现让曾梵志感到兴奋,他发现了一种联系: 色彩构建并解构了画面空间。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这三位艺术家来做这个展览时?曾梵志表示,“这三位伟大画家的作品之间存在着一条有趣的视觉线索。” 他强调这条线索,“不仅启发了后来的创作者,也启发了观众用一种新的角度来理解绘画”。
莫兰迪曾经表示他对于塞尚绘画结构非常感兴趣,从对色彩、造型和绘画对象的紧密结合,来进行创作。这样一个视野植根在莫兰迪自己的创作中,并延续这种手法,他用过水平线以及减弱色彩对比模糊了抽象和具象的边界,从而削弱了画面中物品的立体感。这种手法对曾梵志而言非常有启发性,他一直都想做一个展览,来呈现他对于莫兰迪独特绘画手法的诠释。本次展览中,他更加入了旅法画家常玉的作品,后者处理画面的态度与其他两位不同:他创作的根源来自于东方,虽然用的技巧和材料是西方的油画。
已经进入西方藏家视野的中国画家曾梵志,对于先于他将近一个世纪,前往法国留学的中国画家常玉,也许会有着更深刻的感同身受。他表示:从常玉的作品中——一个东方人的视角和审美中得到共鸣。他认为常玉的骨子里带了浓厚的东方传统美学精神,身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欧洲)现代主义绘画的氛围中,创作自己的作品。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两幅常玉的盆花,分别完成于1930年和1931年, 画面中最吸引观者的两个元素:色彩和线条是画家中西技巧交融的体现:在1931年的作品中,他用厚重的油彩砌出花的层次,同时又用平涂色彩与浅平的空间来表现。1930年的那幅白玫瑰的背景,是常玉惯常用手法:背景上宽下窄一分为二,但这个分层没有他同期的作品中常见的黑色线条,后者是他中式技巧的印记。
画中他用厚重的色块区隔来表现轮廓,这显然受到了当时巴黎画派的影响。就中西艺术史比较的角度而言,西方画家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绪,而东方则用线条。 这是非常有趣的表现手法(representation) :1930年,一位中国画家的传统技巧在西方画派的洗礼下,延展出东方画作的现代性;如今2019年,再由一位中国画家用观看者的视角,将东方和西方三位大师的作品并峙呈现。
曾梵志一直表示,自己对于视觉的敏感远大于文字。往往喜欢文字的人,会不自觉在展览中找叙事的脉络,他建议所有的观者,一定要到现场去感受展览所带来的视觉呈现。这不是一个按照年代、作品类型、画家年谱串连出的展览,这是图像与图像,现与面,色彩与空间之间相互参照、对比、构建出来的视觉效果。这也是一个观照古今中西的画家的观看之道:视觉,依赖的眼睛,而非语言。通过看画来理解画,从而来寻找内心独一无二的世界。
跟任何一个创作生命力旺盛的画家一样,曾梵志需要不同层次的展现,他开放他的工作室, 让外界得以窥探到他灵感产生的雏形;而策展是他另外一种创作形式,对于他的启迪者,无论古今中西,他内心始终是审慎谦卑的。就像对于本次展览,用他自己的说法,这不是一个专业策展人做的“正常”展览,这只是一个观后感,是一个画画的人向大家展示,他究竟是怎么来看画的。 (采访、撰文/傅译文)
曾梵志
– 塞尚、莫兰迪和常玉
高古轩
3月26日至5月11日
*如无特殊标注,本文图片
均由高古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