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为舞蹈与视觉艺术寻找自身的精神场,沈伟个展“未知的探索”PSA开幕

Sep 25, 2018   翁家若

000000上海。国际著名舞蹈家、艺术家沈伟的中国大陆首场个展“未知的探索” (Explorethe Unknown)于9月25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开幕,呈现了艺术家30年间通过抽象的形式语言将视觉艺术、舞蹈艺术与个人的经历相融合的创作历程,通过多个维度,展示艺术家创作生涯各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舞蹈、绘画、装置、设计、影像作品。展览同时带来首次公开展出的手稿、电影短片及其重要理论“身体自然发展体系(NBDT)”的相关文献,这也是迄今为止对沈伟艺术创作所做的最全面梳理。

000001

“沈伟:未知的探索”展览现场

沈伟,1968年出生于中国传统戏曲湘剧世家,自幼在戏曲、中国书画、西方现代绘画等多方面的训练和熏陶为他日后东西交融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时年26岁的沈伟获奖学金移居纽约,此后长期活跃于当代艺术前沿,开创性的跨文化、跨媒介创作使他获得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曾获包括具有国际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尼金斯基奖”(2004年)、美国创造性人才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2007年),以及2018年的約翰·洛克菲勒三世成就奖等在内的诸多国际奖项。

000002 “沈伟:未知的探索”展览现场

展览“未知的探索”由沈伟首演于2005年的舞台作品《地图》(Map)的气球装置引入,漂浮空中的氦气球上绘有《地图》的编舞方案与创作手稿。作为整场展览呈现舞蹈与视觉关系脉络的切入口,该作体现了艺术家将编舞手稿转化为绘画语言、舞台背景与艺术装置的过程,而这样的呈现脉络也贯穿了整场展览的始终,发展出艺术家多元的视觉艺术脉络。

 

从梦境出发,

早期艺术探索与实验

000003“沈伟:未知的探索”展览现场

在展览带来的诸多沈伟早期创作中,一件1998年的16mm胶片实验影像《四月》(April)是串联其艺术生涯的关键之作,这也是该影片的首次公开亮相。作品创作于沈伟移居纽约的第3年,拍摄于纽约州中部的伊萨卡小镇,“四月是最难熬的时候,纽约的春天来得很晚”,沈伟这样描述作品的创作背景。这部由沈伟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体现了他早期创作中面临的一个茫然的挣扎阶段。冬末春初的寒冷天气、心脏手术所带来的脆弱身心状态,都促成了这部颇为私人的影像短片,神秘、偏执,犹如一场诡异的梦境。

000004

沈伟,《四月》影片剧照,1998年

在《四月》中,沈伟巧妙地运用电影语言来展现梦境与现实、精神与潜意识、空间与时间之间微妙的关联。超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元素也体现出其鲜明的先锋意识,雌雄同体的性别表征、对影子等诗化意象的运用、以及身体所呈现的近乎入迷的状态,带有一股原始巫术般的神秘感与东方式的形而上维度。瀑布下的动态身体仿佛正游走于超现实的梦境之间,沉郁苍茫的地景不禁让人联想起某些俄罗斯文学与电影的片段。

000005 “沈伟:未知的探索”展览现场
000006
沈伟,《自画像:卧像与猫》,1994年

同一展厅内也呈现了沈伟早期绘画创作的几件关键作品,展现出从具象绘画到超现实主义等流派上的探索过程。创作于2000年的舞蹈作品《天梯》还保留有保罗·德尔沃(Paul Delvaux)等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视觉原型的影响,但是,抽象极简的形式语言已然开始萌芽。同年的舞蹈代表作《声希》带有强烈的、东方式的清冷与节制感,喇嘛念诵的经文、传统文人画,戏曲的动作样式、古代仕女的高髻以一种极简的方式进入当代艺术的观念与审美之中。

沈伟舞蹈作品《声希》片段

“绘画和舞蹈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当时还是以探讨和实验的态度去排《声希》,展览中的一些手稿都是我此前做过的尝试,包括对布料等褶皱细节的选择。舞蹈在那个年代根本就是两回事,那是现代舞发展到最高峰的时期。《天梯》也是在同一年排的,那时我已经开始知道自己的风格和语言了。我在那个时期最想的就是把一切习得的东西忘掉,找到自己真实的语言,任何痕迹我都去掉,”沈伟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身体自然发展体系”,

一个创作哲学观的建立

沈伟创作于2014年的独舞作品《变奏》(Variation,2014)为导入展览提供了一个冥想式的空间,这件作品也是沈伟的重要理论“身体自然发展体系”(NBDT)的具体展现,该运动系统探讨了内在身体能量与外在阻力之间的流动关系,贯穿了艺术家16年的创作生涯。

000007

沈伟,《变奏》影像静帧, 2014年

沈伟试图创造“一个交织着内部能量、波动、节拍及和声的语境”,这样的体系不仅源自其幼年时期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戏曲训练(唱、念、做、打)与对东方哲学的思考,也结合了其自身的东西方美学实践与体验。沈伟解释到:“我过去学过十几年戏曲,有自己身体的一种运动方式,有自己的一种身体记忆,后来又学很多不同西方的东西,但我需要全部放弃,需要看得更远,去看到人跟自然的关系。这个理念同时又是我自己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我做人的哲学观。”

000008沈伟,《春之祭》表演现场
沈伟舞蹈作品《春之祭》片段

2002年的舞蹈作品《春之祭》不仅是沈伟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的一部西方现代舞的经典之作,也是其“身体自然发展体系(NBDT)”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件关键作品。作品舍弃了斯特拉文斯基极具代表性的交响乐,取消了对异教徒之夜繁复祭献的剧场在现,在棋盘式的舞台空间布局上,舞者随着音符呼吸、旋转、跃动,呈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感。空间的物质性(physicality)、肢体自然释放的能量场、方与圆的动作语态也包含其复杂的内在逻辑与仪式性维度,对流动、势能和重力的动作组合带有纯粹的生命冲力与精神体量。其随后的一系列舞蹈作品,如2004年的《连接转换》、2014年的《变奏》、2016年的《亦非此彼》,都体现出这种对于精神空间与动态自然循环的追求。

000009

沈伟,《静止移动》大都会博物馆表演现场

与此同时,特定场域内的舞蹈作品也是沈伟创作中不容忽视的一支,这一系列作品将肢体动态语言与环境、自然相呼应,具体的物理感知与精神层面产生了复杂的关联。例如2011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雕塑展厅创作的场地特制表演作品(site specific performance)《静止移动》(Still Moving),通过人体动态与古代雕塑进行互动,“产生了由古典身体(雕塑)到当代身体(舞者)的过渡”,为观者提供了对编舞与雕塑认知的全新视角,呼应了其跨学科的研究体系与综合性的视觉表达。

从舞台到画布,

抽象形式语言与精神场

000010“沈伟:未知的探索”展览现场

在探讨沈伟艺术创作向抽象语言过渡的展厅内,不仅带来其2005年舞蹈作品《地图》中绘有编舞手稿的舞台背景,同时也展现出其抽象艺术创作与音乐的直接联系。从《春之祭》时期对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乐曲的解构与演绎,到一系列布面油画作品所受到的音乐启发:林友仁演奏的古琴曲《阳关三叠》、摇滚乐手汤姆·威兹(Tom Waits)1987年的曲子《Yesterdayis Here》、歌剧假声男高音安德烈亚斯·肖尔(Andreas Scholl)的演唱、古尔德(Glenn Gould)演奏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作品对多种东西方音乐形式进行了概念与抽象的视觉再现,寻求一种通感式的直觉共鸣。

000011
沈伟,《地图》气球,2014年
0000111沈伟,《运动第8号》,2005-2006年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绘画创作还保留有明显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American 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影响痕迹,接下来的大型展厅中所呈现的沈伟近期抽象绘画创作在两位策展人卡罗林.汉考克(Caroline Hancock)与弗郎索瓦.米肖(François Michaud)看来则可以被归为一种“心像景观”(mindscape)的再现。2013年至2015年间创作的巨幅抽象绘画“无题”系列如同心理日记一般,是对运动、环境与呼吸的抽象展示,沈伟时年行走于吴哥、西藏、巴塔哥尼亚等地,以黑白灰金为主色调的视觉画面舍弃了具体的经验语言与形式主义,爆发出巨大的生命体量。

0000112

“沈伟:未知的探索”展览现场

2013年的抽象绘画作品《无题第8号》如同是对英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风景画家约翰·马丁(John Martin)启示录作品的东方式再现,而更为近期的绘画创作中所呈现的大量留白则试图将作品带入与17世纪水墨画家八大山人相通的审美意境之中,呼吸感与精神上的通感也从肢体的表演扩展到画布之上。

640

沈伟,《悬浮-蓝第1号》,2017-2018年、
51513513沈伟作品《生荧》展出现场

展览以沈伟的最新多媒体装置影像《生荧》作为收尾。作品灵感源自艺术家2011年的一次火车之旅,除了再次呼应其重要的“自然身体发展法”之外,前后贯通的影像呈现以及对日常声的还原,进一步放大了感官体验,将展览对艺术家个人化与内心化的探讨延伸至与观者的互动关系之中。作为展览抽象叙事梳理的尾声,《生荧》似乎是在尘世的晕眩感中寻找一个心灵的支点,其英文名称“Suspending Motions”也仿佛是对人类复杂存在状态的一种个人化再现,一种人类经验最原始的牵引力与摆荡状态。(采访、撰文/翁家若)

沈伟:未知的探索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展至10月25日

*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图片由

艺术家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提供

在虚拟时空遇见拉斐尔,看电子游戏《我的世界》如何从复刻现实到自成一体

10月24日, 意大利乌尔比诺(Urbino)的马尔凯国家美术馆(Galleria nazionale delle Marche)对外宣布了与微软的合作计划,他们将一起对总督宫的新空间进行重新布置,其中包括了项目“拉斐尔在《我的世界》”(Raffaello in Minecraft)。在微软的帮助下,艺术家拉斐尔的家乡乌尔比诺将会被放入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中, 通过一种能够让玩家亲身参与的方式来介绍拉斐尔的故事。在这个15世纪末的小镇中,玩家将进入拉斐尔父亲乔瓦尼·桑西(Giovanni Santi)的工作室,相遇并重新认识年轻时的拉斐尔。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