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6月,一场名为“进入未知:一场科幻之旅”(Into the Unknown: A Journey through Science Fiction)的盛大科幻艺术展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揭开帷幕。这场展览汇聚了800多件以科幻为主题的展品,从漫画、书籍到电影服装、道具,从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小说中的超现实奇幻世界、杰克·科比(Jack Kirby)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到《星球大战》(Star Wars)、《星际迷航》(Star Trek)里的宇宙次元,再到艺术家文学家们幻想中的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世界,这场展览所呈现的五光十色的科幻世界映射了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对技术革新源源不断的热情,以及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隐患的忌惮与不安。
▲ “进入未知:一场科幻之旅”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ristan Fewings/Getty Images
“进入未知:一场科幻之旅”通过陈列的800件展品,对19世纪以来现当代科幻文化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复杂多样的科幻流派展开了探索与挖掘。这其中囊括了科幻理念对艺术、文学、电影、时尚设计、建筑及流行文化的影响,以及科幻元素在文化创作中的体现。
▲ Dan Toby Smith 为展览创作的摄影作品,图片来源:Barbican Centre
在整个展览设计中,大众流行科幻与小众独立科幻被并列展示,以时间变迁为线索串联起科幻文化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凡尔纳的小说手稿向大众展示了作家在创作《环游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过程中所做的大量资料收集,电影特效大师雷·哈利豪森(Ray Harryhausen)为其定格动画制作的恐龙模型呈现了先锋科学如何影响着当下的娱乐产业,而摆放在艺术中心入口大厅的1.8米的影像装置作品则重现了科幻剧集《黑镜》(Black Mirror)的《十五万点》(Fifteen Million Merits)一集中的跑步机场景。此外还有1950至60年代的航天业广告、H·R·吉格尔(H. R. Giger)为电影《异形》(Alien)创作的设计稿、电影《星际穿越》(Interstellar)中的机器人 TARS 模型等具有时代、流派代表性的珍贵展品。
▲ H·R·吉格尔设计的哈肯尼首领椅,及其为电影《Dune》(1975)创作的概念设计稿,图片来源:Creative Review
▲ 雷·哈利豪森设计的电影模型,图片来源:Tristan Fewings/Getty Images
整个展览有意营造着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复古感。展览分为四个板块,分别聚焦人类科幻文化创作中的4个主题。第一个板块名为“奇异之旅”(Extraordinarily Voyages),展示了在科幻创作中人类幻想的地球未知生物与空间。这一章节的展览由一排陈列柜开始,其中摆放着儒勒·凡尔纳的手稿和插画、雷·哈利豪森的恐龙模型、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和《哥斯拉》(Godzilla)的拍摄道具和模型、以及大量经典科幻小说的珍藏版等展品。
▲ 儒勒·凡尔纳小说《The Purchase of the North Pole》创作笔记,1888,图片来源:Hyperallergic
▲ 儒勒·凡尔纳小说《环游世界八十天》玻璃印画,1885,图片来源:Hyperallergic
展览的第二部分名为“太空漫游”(Space Odyssey),重点展示人类对茫茫太空的探索与畅想。对地外空间的探索是科幻文化中最为经典且不可或缺的章节,其中也衍生出不少标志性的科幻元素。这一板块的展览中,观众可看到众多经典怪兽和外星生命的模型,《异形》(Alien)、《星际迷航》(Star Trek)等电影中演员穿过的太空服,以及《第九区》(District 9)、《星球大战》(Star War)等电影的原型概念图。此外,该部分主题展品还包括由领土工作室(Territory Studio)打造的仿制电影《火星人》(the Martian)中的航天局任务控制台模型、艺术家 Soda_Jerk 制作的影像装置,以及苏联原版航天纪念明信片等。
▲ H·R·吉格尔为电影《异形》设计的图稿,1992,图片来源:Hyperallergic
▲ 电影《星际迷航》(1979)及《月球》(2009)宇航服道具,图片来源:Creative Review
结束“太空漫游”之后,展览将观众重新拉回地球,只不过其所呈现的不再是对未知和奇异的幻想,而是聚焦未来世界人类可能面对的社会的衰败与毁灭。科幻文化发展的主题同时交杂着人类对未知的向往与恐惧,而对末世的想象则是当恐惧占据主导时的产物。这一类以赛博朋客(Cyberpunk)为标志性流派的科幻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便是密布高耸的摩天大楼,以及饱受战争与灾难摧残的反乌托邦世界。
在该板块的展览中,观众可看到经典的末日类科幻文学及影视作品的片段,如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的小说《侍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苏珊·柯林斯的小说《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小说《1984》,以及电影《极光追杀令》(Dark City)等。此外,展览还展出了本·维特利(Ben Wheatley)最新导演的电影《摩天大楼》(HighRise)中的城市房屋模型及设计稿。
▲ 康拉德·肖克劳斯《In Light of The Machine》,机械装置,图片来源:Hyperallergic
▲ 拉里萨·桑索尔《In the Future, They Ate From the Finest Porcelain》,2015,图片来源:larissasansour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回归人类本身,并关注人类作为个体的肉体、思想与存在。这一章节的展览名为“最后的边界”(Final Frontiers),意寓对未知的探索终将回归人类自身。在科幻文化的发展中,人类科技的边界被无限推远,出现了机械体、克隆人与机器人,“人”与“机器”的界限被无限融合,与此伴随着的便是科技对人性的挑战与拷问。
最后板块的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视觉特效公司“双重否定”(Double Negative)制作的装置展品,此外还有由人工智能机器人编剧的电影“阳春”(Sunspring)、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创作的世界上首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片段、《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与《终结者》(The Terminator)等科幻影视片段以及珍藏版超级英雄漫画选刊等展品。
▲ 电影《Ex Machina》片段,2015,图片来源:Barbican Center
▲ 电影《Existenz》道具,1999,图片来源:Creative Review
策展人帕特里克·吉格(Patrick J. Gyger)认为,科幻文化流派的发展演变深受当时社会生产背景及大众市场的影响,因此也常以消遣杂志、游戏卡、平装漫画等价格低廉的形式呈现。然而,在科幻娱乐如此流行的现在,即便许多科幻作品都就人类现实展开了自己的探讨,人们依旧倾向于忽视“科幻文化”成为“正统文化”的潜力。而“进入未知”展览,则有意地将观众携入一个聚焦科幻主题从“低端娱乐”逐渐转变为“高雅艺术”的过程。
▲ 科幻杂志封面图展示柜,图片来源:Tristan Fewings/Getty Images
▲ 俄罗斯“A Man In Space”系列明信片,1965,图片来源:Hyperallergic
“科幻”作为一个文化流派,寄托着向往、好奇、警醒、忧虑等多种人类情感,它的主题永远是有关“未知”。人们对未知的复杂情感推动了科幻文化在现当代社会的兴起,而同时它也在影响、引导着人们对当下社会、环境的认知与行为。(编译/廖予含)
Into the Unknown: A Journey through Science Fiction
巴比肯艺术中心 | 展至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