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锡人的心脏”与Instagramable的艺术:制造一个“网红派对”般的后网络展览

Jul 05, 2017   TANC 艺术新闻中文版
在经典童话《绿野仙踪》里,稻草人想要一个大脑,懦弱的狮子想要勇气,而铁皮人想要一个心脏。6月30日,上千位观众排着队进入位于798的 M Woods 木木美术馆,穿过被特别塑造成一个犹如工厂混凝土墙壁、阴暗狭长的走道,费力拨开白色绷带的“门帘”,进入以《绿野仙踪》里的“铁皮人”为题眼的新展“锡人的心脏”。

IMG_7852木木美术馆“锡人的心脏”展览入口
1展览“锡人的心脏”汇集了国内外12位(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来自于黄勖夫的个人收藏。

“我觉得我成了一个锡人。”策展人、木木美术馆联合创始人之一黄勖夫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说,“我们来到了锡人的时代,锡人是否已经寻找到他的心脏?或者,他还在寻找吗?他的心脏是否跳动,而充满温度?我们身边这么多电子产品,我醒着的一半时间都在手机上。”

展览“锡人的心脏”汇集了国内外12位(组)受关注的年轻艺术家,试图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来回应和反思网络时代。这些作品大部分来自于黄勖夫的个人收藏。

IMG_7916木木美术馆“锡人的心脏”展览开幕现场,策展人黄勖夫(中)正在为观众导览

扩展还是重塑?被科技渗透的感官体验

– ▬ –

“科技本身是好的,它使得高速分享成为可能,也可以促进平等与合作——每个人都有获取信息的机会,每个人的声音都可能被听到。但与此同时,科技占据了我们太多生命,以至于我们愈发忽视真实的生活、直觉和感情。”黄勖夫说道。

在本次展览中,嗅觉、触觉、听觉、味觉等五种不同的感觉都被艺术家结合科技方式所呈现。比如代表“听觉”的作品,黎巴嫩艺术家劳伦斯·阿布·汉姆丹(Lawrence Abu Hamdan)用“消音涂料”画出了一组测谎仪上波浪线的木板,并列朝向一只不断播放着人声的音响。它背后指向的是西方许多国家的边境机构,在判断外来者是否有资格申请难民身份时所采用的测谎仪。然而,“为什么人们选择相信仪器,而不是眼前活生生的人?”

Lawrence Abu Hamdan:表像之下劳伦斯·阿布·汉姆丹《表像之下》

与这件作品相呼应的是美国艺术家肖恩·拉斯佩特(Sean Raspet)在2012年创作的作品《与“可口可乐™”成分对应的异构配方》,在现场展示为被封装在一截试管里的棕色液体。他使用与可口可乐的原料相对应的“同分异构材料”重组了这种饮料,实验结果是“反可口可乐”的,但它的颜色、味道却与之极其相似。拉斯佩特在对“自然”与“合成”的理解和障碍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Sean Raspet:与“可口可乐™”成分对应的异构配方肖恩·拉斯佩特《与“可口可乐™”成分对应的异构配方》
Pamela Rosenkranz:深入研究帕米拉·罗森克朗茨《深入研究》

自动感应、虚拟现实与脑电波联结科技的艺术在质疑什么

– ▬ –

展览进行至二楼,感官体验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英国艺术家瑞恩·甘德(Ryan Gander)在近几年各种艺博会和展览中频繁出现,他这次参展的《“受欢迎的作品”夫人》并非馆藏,但在作品说明中这样写道:“该作品为展览奠定了基调,以引导观者去探索‘不断沉浸在数字文化之中这一处境’对于我们的情绪和自我认知的影响和塑造。”在半人高度的墙壁上有一双塑料玩具质感的卡通眼睛,内部装有高灵敏度的感应器,可以不断地注视面前过往逗留的人,并结合眉毛与眼皮做出涵义丰富的表情。“她”看着你,无视你,翻个白眼,露出怀疑的神情,而作为观众会直接产生情绪上的反应。

Ryan Gander:“受欢迎的作品”夫人瑞恩·甘德《“受欢迎的作品”夫人》
IMG_7952观众与《“受欢迎的作品”夫人》在互动

美国艺术团体新感研究所(Institute for New Feeling)名为《踌躇者》的作品,应用了时下流行的 VR 技术,观众需要排队进入体验区,戴上耳机、眼镜、手柄系列设备才能进入他们所模拟的大型仓储式销售空间。往前走几步可以看到一箱粗糙的牛油果,抓起一颗,界面立即切换至牛油果农场。作为消费者,观众参观完毕,即可在旁边的亚马逊网站直接刷信用卡下单购买。艺术家把购物体验变成游戏场景,以幽默的方式来重新审视商业社会。同时展览的还有他们制作的一本“产品目录”。文本本身就仿佛具有传教般的魅力,让人读后不禁深以为然。

IMG_7926排队进入《踌躇者》的观众们

《Still》是⼀件融合脑电波科技与实验性⾳乐的艺术项目,使得观众用集中的意念与装置作品互动。由艺术家刘娃、作曲家 Sam Wu、钢琴家张楚晗,以及脑波控制研发公司 BrainCo 合作而成。观者戴着捕捉其脑电波的 EEG(electroencephalogram)头环,走进昏暗的房间。伴随着玻璃和钢琴交织的空灵声音,桌上的树叶轻微颤抖,墙上的树影随之摇曳,墨汁也泛起波纹。桌上有⼀本线装书。观者在阅读书中故事时,集中的注意⼒让台灯逐渐明亮,墨汁不再涌动,树叶停止摇晃,直到⼀切归于平静。

刘娃:Still刘娃《Still》

Instagramable!从作品、策展人到观众,制造了一个“网红”展览

– ▬ –

在作品《出色和完美》(2016)中,表演以摄影的方式记录呈现,艺术家阿玛利亚·乌尔曼(Amalia Ulman)在 Instagram 上策划了为期数月的半虚构式表演,包括进行丰胸、参与 Zao Dha Diet(一种健康饮食方式)和钢管舞课程。随着乌尔曼展现她在个人成长中的小成就、她的坚持以及脆弱的一面,她的 Instagram 帐号聚集了上千名鼓励并且喜爱她的朋友和粉丝,而这件作品也削弱了“真实性”这一概念。什么时候表演结束而真实的乌尔曼出现?乌尔曼与她所扮演的角色有关联与否、如何进行关联?抑或真实和虚构的区别已经不再有讨论的意义了?

Amalia Ulman:“出色与完美”以及“特权”副本

Amalia Ulman:“出色与完美”以及“特权”3阿玛利亚·乌尔曼《“出色与完美”以及“特权”》

除了这套在 Instagram 上完成创作过程的浮夸而带有讽刺意味的作品之外,社交媒体效应在展览现场无处不在,策展人黄勖夫与木木美术馆的另一位联合创办人雷婉莹(晚晚)都是网络红人,而开幕式上,随处可见网红模样的打扮时髦的年轻人,他们随时在自拍或者拍摄展览,将现场上传到社交媒体。

而在 Instagram 甚为活跃的黄勖夫,也在本次展览中带来了与自己有关的两件作品。本次展览的“点题之作”是放置在二楼的奥斯汀·李(Austin Lee)所画的《别玩手机了勖夫》。黄勖夫回忆起在美国读书期间,某天去奥斯汀·李工作室玩,奥斯汀随手用喷绘给他画了幅肖像,画面上是他低头专心玩手机的样子。此外肖恩·拉斯佩特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了一种签名款香水配方:“勖夫_木木美术馆”,这个气味是他根据黄勖夫素日里爱用的香水,加上艺术家对他的观察制作出来的。

Austin Lee:别看手机了勖夫奥斯汀·李《别看手机了勖夫》

拥有美术馆联合创办人、藏家等多重身份,让这两件有他名字的作品在展览中,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面对的黄勖夫到底是朋友、收藏家还是策展人,这样的合作和呈现本身,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策展和收藏的边界。黄勖夫的回应是,艺术界的边界正在变化,艺术家也可以开画廊,藏家在做自己的收藏展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呈现。

黄勖夫与雷婉莹(晚晚)在社交网络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惊人,以微博为例,本次展讯预告和开幕派对预告在微博阅读量高达138万和163万。而进入美术馆的粉丝是否能理解这些作品的背后所包含的意义?

IMG_2423 展览开幕当晚,上千名观众排队进入木木美术馆

“中国的观众们跟美国很相像,什么最 Instagramable(适合发社交网络),什么就最火”,他说,“这个展览其实需要大家看看文字说明,有个理解的过程”,黄勖夫认为,哪怕这些观众只是为了进来拍一张照片,起码他们入门了,这是关键一步。(采访、撰文/Phenix Luk、Mona Qian)

锡人的心脏

M WOODS 木木美术馆

展至8月27日

*本文图片均来自木木美术馆

与菲利普·帕雷诺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共此时”,进入一场没有作品清单的展览

7月7日,法国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在中国的首场个展“共此时”(Synchronicity)于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幕。精确计算的电脑程序、即兴发生的“达郎”(dalang)表演,甚至无法预测的天气环境共同决定了展览中的的声色光影变幻,他的创作横跨电影、雕塑、素描和文本等多种媒介。展览的标题引自卡尔·荣格(Karl Jung)于1920年代提出的理论,用来描述无法用因果关系解释的“有意义的巧合”(uncasual coincidence)。荣格认为,这些表面上无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有着非因果性、有意义的联系,这些联系常取决于人的主观经验。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