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艺术北京进入第12年,国内老牌艺博会如何适应新生态

May 02, 2017   Felix Lu

北京。4月29日,第12届艺术北京开幕。2006年,董梦阳和赵力开创了“艺术北京”,作为目前国内历史最长的艺博会,“艺术北京”在这12年当中经过了艺术市场的爆发与调整。“艺术北京”艺术总监金岛隆弘表示,今年艺术北京最大的变化是当代艺术和经典艺术放在同一个馆里展出,而设计北京的规模由此较去年扩大了一倍。

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认为,设计板块的持续扩大是“艺术北京”拥抱社会上更大的消费人群的手段,因为这是和人们生活更贴近的事情,所以他预期,设计北京未来的成长甚至会比艺术北京成长还要快。

640

▲2017艺术北京现场,图片来源:艺术北京

640-1

▲2017艺术北京现场,图片来源:艺术北京

为什么会把经典馆和现代馆进行合并,董梦阳表示,考虑到当下艺术需求的变化,使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楚地将经典北京和艺术北京合二为一,在同一个场馆和平台上展出,根据艺术品风格作出区块划分,使展览的层次更加多元。此外,今年艺术北京推出几个具特色的独立单元,比如旨在支持新画廊的“Find”项目在扩容1.5倍。“多元亚洲”(ASIA plus)包括国际性亚洲画廊和主题展这两个部分,以呈现多元的亚洲艺术形态。其中主题展“平行的亚洲世界”邀请6位中日艺术家,包括2017年将参展威尼斯双年展的菅木志雄、邬建安、岩崎贵宏,以及曾经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季大纯、刘小东、小谷元彦。

640-2

▲2017艺术北京现场“多元亚洲”主题展上邬建安作品,图片来源:TANC

诚品画廊今年再次参展艺术北京,其展位分为两个部分,用不同颜色作为区分,展厅外围连续第三年带来了王玉平的作品,而展位中心则策划了“来自巴黎的微风”展览,聚焦20世纪初曾经旅居或仍然定居在巴黎的华人艺术家作品,其中包括了常玉、谢景兰、戴海英等7位艺术家作品。同时在主题展“平行的亚洲世界”中展出的刘小东《记忆树一》,价格在1300万人民币左右。其画廊执行总监赵俐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表示,如上届艺术北京时诚品带来了“轻抽象”展览和这次的“来自巴黎的微风”,画廊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对自身历史进行一个梳理。

640-3

▲2017艺术北京现场王玉平作品,图片来源:TANC

640-4

▲谢景兰 《No.149》,图片来源:诚品画廊

此次也是站台中国第8次参加“艺术北京”,他们带来年轻艺术家毕建业的作品。但是包括香格纳画廊、长征空间、常青画廊、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等曾经参加艺术北京的国内画廊均缺席本次艺博会。相对于上海和香港,北京在艺博会方面的发展显得有点后劲乏力。

北京画廊周创始人艾墨斯(Thomas Eller)此前对此有过观察:艺博会似乎在那些同时亦是重要金融市场的城市——巴塞尔、伦敦、纽约、香港、上海——是成功的。“柏林从来没有举办过一个成功的艺博会。许多地方没有适合艺博会的资源。像巴塞尔或伦敦在刚开始举办艺博会时,甚至没有大量实力雄厚的当代艺术画廊。然而,优秀的画廊有赖于居住在它们周边的艺术家。柏林是一个适合艺术家居住的地方,有点像北京。这或许是对北京的艺博会逐渐衰退的一种解释。”

640-5

▲毕建业《泥浆和池塘》,图片来源:站台中国

而不少缺席艺术北京的画廊在今年3月均参与了北京画廊周,比如博而励画廊,今年他们因为要参与纽约弗瑞兹艺博会(Frieze New York)而选择缺席艺术北京。站台中国总监孙宁则认为,如何在保有“老牌”优势外进行自身技能点的升级,也许是艺术北京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画廊周的模式是更专业级别的艺术博览会。就像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知识付费 APP 应用平台的应运而生,人们需要通过更专业的专家提供更专业的信息和知识以提高个体的认知效率。画廊周的出现正是符合这样的需求,由专业的画廊和美术馆组织起来,通过这样一个专业化比较高的平台,为更高需求的人群提供高效的艺术认知。(撰文/Felix Lu)

在时尚与反时尚之间纠结的川久保玲,带着“居于其间的艺术”来到大都会的时装殿堂

5月4日,展览“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居于其间的艺术”伴随着 Met Gala 的热潮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一贯对自己的创作三缄其口的川久保玲头一次同意以回溯展的形式向公众呈现她的设计思想,然而,如何“解码”她的理念,是川久保玲留给观众的课题。展览由9组两相对立的主题词汇一一展开,恰似川久保玲本人身上的冲突与矛盾。《艺术新闻》采访了第二年策划服装学院春季大展的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揭开光鲜亮丽的服装背后,这位“朋克”设计师的焦虑与挣扎。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