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年终开幕|OCAT 上海端出“龙肝凤脑”,MoMA 新展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Dec 03, 2016   TANC

 北京 

无以复加

今格空间|12月8日至2017年1月21日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65幢

今格空间群展“无以复加”(I Can’t Do More Than I Do)的参展艺术家包括白清文、李昶、廖斐 、Antonia Low、蒲英玮、宋建树、萧潇,带来装置、摄影、录像、雕塑、独立出版物等多种材质的新近创作。本次展览主题受到今格空间开幕首展“虚空:禅意之维”参展艺术家彼得·丹斯布鲁(Peter Downsbrough)对针其作品评论曾做的回应之启发,探讨艺术家个体对当下生存与创作环境做出的独特思考与回应。

1“无以复加”展览海报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另一种选择

今日美术馆|12月10日至2017年3月5日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以“BRIC-á-brac”为主题(中文题目为“另一种选择”),将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50余位艺术家,探讨不同文化语境和发展形态下的艺术表现特征,展现全球化进程中迸发出的混合活力。展览的法/英文名为“BRIC-á-brac:The Jumble of Growth”,英文 The Jumble of Growth 译为“混合的生长”。而“BRIC-á-brac”是法语中的俚语,意指一种混沌状态。BRIC 又是“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缩写。中文题目“另一种选择”实际上是对法文主题“BRIC-á-brac”的进一步诠释,其目的在于强调代表性新兴国家的文化主体性,探讨自身独特的文化之路。

展览将由4个方向展开:混合生长(The Jumble of Growth);癫狂的空间(Chaotic Space);话语现场(Discourse Practice);个体叙事与微观生命(Individual Narrative and Microscopic Bodies)。

2马塞拉·阿马斯,《自我机器》,2008年

 上海 

龙肝凤脑

OCAT上海馆|12月10日至2017年2月12日

上海市闸北区文安路30号

OCAT 上海馆于12月10日起推出展览“龙肝凤脑——八位新锐艺术家”。该展览为 OCAT 上海馆年度青年艺术家项目,同时也是本年度最后一档展览,由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秦思源担任策划。8位艺术家包括陈哲、胡向前、李燎、林科、陆平原、娜布其、沈莘、于吉,他们将以录像、摄影、雕塑、装置等语言形式,在相对分离的展览空间语境下展开了关于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空间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讨论。“龙肝凤脑”作为本次展览主题,结合了“山珍海味”的成语本意,功夫电影的名称形式,以及对性别问题的暗示。策展人借此试图对作品进行拆解并重新赋义,并表达了对于性别政治的调侃。

3“龙肝凤脑”展览海报

“弘一斋”书画精品展

上海博物馆|12月16日至2017年2月26日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本次展览为孙煜峰家族捐赠书画精品展。孙煜峰是上海实业家,平生鉴藏历代书画作品,藏于其书室“弘一斋”中,并将部分收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包括宋代蒋璨等《睢阳五老图题跋》册、元代张雨《行书台仙阁记》卷、明代文徵明《双柯竹石图》轴等名迹。展览将展出孙煜峰家族捐赠的40余件书画作品,孙煜峰手稿、捐赠证书及历史图片资料等也同时展出。

4元代张雨《行书台仙阁记》

 苏州 

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

苏州博物馆|12月13日至2017年3月12日

苏州市东北街204号

本次展览是继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之后,苏州博物馆举办的又一个系列学术展,展示清代苏州藏家的故事和人文情怀。预定计划包括2016年“烟云四合 ——苏州顾氏收藏特展”,2017年“梅景传家——苏州吴氏收藏特展”、2018年“攀古奕世——苏州潘氏收藏特展(上)”和2019年“须静观止——苏州潘氏收藏特展(下)”,顾氏过云楼则为首展。

展览名“烟云四合”源自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自叙:“书画之于人,子瞻氏目为烟云过眼者也”,以及班固《西都赋》中的一句“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四合即为天合、地合、人合、己合,指收藏过程中存在藏家与天时、地利、人和。此外,过云楼收藏历经四世,最后四房分得,此次合四世、四房于一处,也有四合之义。

5宋拓兰亭,苏州博物馆藏

 香港 

形流意动:M+收藏展

M+视觉文化博物馆|11月30日至2017年2月5日

香港西九文化区 M+展亭

形流意动:M+收藏展”为 M+首个设计展览,探索影响及拓宽设计解读的多个观念和论述框架。展览将展现二战后至今设计在哲学和实践上的变迁,重点展出藏品包括二十世纪中期的日本家具、战后香港工业发展全盛时期的工业制品、当今常见的航拍飞行器、复制品,以至数码科技和开放源码的实践等。展览期间将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工作坊、讲座、教师特别导览、工作室参观,以及为公众、学校及有特定需要的观众而设的导赏团。

6李鼐含《我是一座纪念碑——CCTV衣柜》

石渠宝笈之香江拾遗

香港艺术馆|11月30日至2017年3月20日

香港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

本次香港艺术馆筹划的“石渠宝笈之香江拾遗——香港艺术馆虚白斋书画藏品展”为香港“故宫全接触”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于11月30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馆的赵少昂艺术馆开幕。该展览展出虚白斋藏品中13件与《石渠宝笈》相关连的书画作品,包括董其昌的书法精品,以及乾隆御笔墨宝。展览还包括对《石渠宝笈》内容的介绍,以及上世纪初故宫文物经香港流散至世界各地的历史,以探讨香港过去在收藏及保存中国文物的角色。

7乾隆皇帝(弘历)《具有生气图卷》

 纽约

革命的推动力:俄罗斯前卫艺术的崛起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2月3日至2017年3月12日

纽约曼哈顿第53街

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定为唯一被准许的艺术形式之后,俄罗斯先锋艺术在1912年至1935年间迅速崛起。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新展“革命的推动力”将展出包括绘画、雕塑、印刷品、书籍、图像设计、电影、摄影及建筑在内的馆藏,呈现重要的俄罗斯先锋艺术家及他们突破性的艺术实践。时值2017年为俄国革命100周年,该展将梳理抽象艺术在当时的发展历程及出现的新形式,包括至上主义、建构主义、先锋派诗歌、电影、及照片蒙太奇艺术。俄国先锋艺术时期对于艺术创新的急切追求、视觉艺术中的大量融合,及其致力于影响社会政治转变的理想,影响着整个20世纪的艺术创作,也在现代历史中留下了经久不衰的回响。

8亚历山大·罗德琴科(Aleksandr Rodchenko),《 Pioneer with a Bugle》 ,1930年

 伦敦 

罗伯特·劳森伯格

泰特现代美术馆|12月1日至2017年4月2日

Bankside, London SE1 9TG

本次展览是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在2008年去世后的第一次回顾展,距离上一次艺术家在英国举办综合大型展览已有35年。劳森伯格挑战传统的艺术定义与界限,其艺术实践从油画到行为艺术,非常广泛。展览由泰特现代美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合作举办,将展出一系列劳森伯格融合绘画、雕塑及丝网印刷的代表作。

9罗伯特·劳森伯格《Monogram》,1955-1959年

澳大利亚印象派画展

英国国家美术馆|12月7日至2017年3月26日

Trafalgar Square, London WC2N 5DN

英国国家美术馆此次将展出汤姆·罗伯茨(Tom Roberts)、 亚瑟·斯特里顿(Arthur Streeton)、查尔斯·孔德(Charles Conder)与约翰·罗素(John Russell)四位澳大利亚艺术家的作品,探索澳大利亚印象主义艺术如何与欧洲呼应,却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此次展览由英国国家美术馆与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合作组织,展品来自澳大利亚的重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其中大部分作品此前都未曾在英国展出过。

0“澳大利亚印象派画展”展览海报

扎哈·哈迪德

蛇形湖美术馆|12月8日至2017年2月12日

Kensington Gardens, London W2

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于2016年3月去世,本次展览涵盖哈迪德在1993年第一座设计建筑实际落成以前的笔记和手稿,以及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绘画和素描作品。这部分作品深受俄罗斯早期先锋艺术启发,尤其可以从中看到马列维奇的影响。

11扎哈·哈迪德《展望马德里》,1992年

 巴黎 

塞·托姆布雷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11月30日至2017年4月24日

巴黎博堡大街

本次展览是托姆布雷去世之后第一个重要的作品综合展,展览以托姆布雷经典的3件“圆圈”画展开,时间线从20世纪50年代持续至艺术家晚年,共展出约140件作品,包括绘画、雕塑、素描和一些照片。除回顾其艺术生涯外,展览还试图解读托姆布雷与巴黎之间的渊源,以及他对艺术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12塞·托姆布雷《在伊莲的五十天(第一部分)》,1978年

* 除特殊注明外,本文图片及展览信息由博物馆、美术馆及艺术家提供,具体信息以博物馆与美术馆为准,详情参见网站

“我来添尔一峰青”:在冬日北京进入“傅山的世界”

近日在北京画院举行的“我来添尔一峰青——傅山书画精品展”,不仅汇聚了傅山书画精品近60件套,还将傅山的早期作品、信札等一并展出,从“学问之妙莫过深”“心懒手闲治迂事”“一丘一壑画家禅”“从来老笔不降钱”四个板块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傅山各个时期的书画风格。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