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黑夜里更有灵感?“走进夜色”中艺术家们的午夜想象

Oct 17, 2016   唐袁媛

伊斯特本。当天色黯淡,空气逐渐在夜色中变得冷冽,世界也仿佛更为奇异而有趣。相比欧洲东南部地中海的充沛阳光,黑夜则是给予北欧艺术家的馈赠。它赋予人的感觉可以是神秘而魔幻、静谧而抚慰人心、亦或深沉而飘渺的。黑夜是梦魇的合集、失眠与幻想的矛盾重合,在漫漫黑夜里,艺术家为它独特的气质所折服。

1
▲ “走进夜色”展览。图片来源:陶纳美术馆

一场致力于展现黑夜艺术创作魅力,名为“走进夜色”(Towards Night)的展览在9月24日于英国伊斯特本的陶纳美术馆(Towner Art Gallery)开幕。以超过60位艺术家的画作,探索自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作品至当代艺术家对于“夜色”这一主题的表现与创作,展现以北欧为主的欧美艺术家笔下午夜时分奇异、反乌托邦的情境。

2
▲ 爱德华·霍普《午夜的荒凉》,1942年,图片来源: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走进夜色”展览中的画作主要来自于约翰·康斯坦布尔(John Constable)、卡斯帕·大卫·弗雷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爱德华·蒙克(Edward Munch)、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和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等著名画家的杰作,囊括了浪漫主义绘画传统的经典作品和现代艺术家对于黑夜的新解读。在变幻莫测的黑夜带给艺术家的情感回应中,恐惧、焦虑、孤独、爱与失去、狂欢、失眠和旅程终点等多个主题都在展览中呈现。

3
▲ 夏加尔《倚靠的诗人》,1915年,图片来源:陶纳美术馆

展览从描绘黎明与午夜时刻呈现逐渐变化的天空开始。这些对于自然变化直接而真实的描述,由明亮和引人注目的色彩表现。在1915年夏加尔(Marc Chagall)创作的画作《倚靠的诗人》(The Poet Reclining)中,带着异域风情的夜色仿佛18世纪印度细密画里人物的背景画。而克罗吉尔(William Crozier)的《昂蒂布夜晚的阳台》(Balcony at Night Antibes)则描绘了凉风拂过的夜空下一株盛放的蓝色植物。

4
▲ 克罗吉尔《昂蒂布夜晚的阳台》,2007年,图片来源:Flowers Gallery

随着展览主题的推进,现实的夜色里融入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艺术家与作品间的关系也进一步加剧。艾玛·斯蒂本(Emma Stibbon)的《罗马水道桥》(Rome Aqueduct)与大卫·弗雷德里希(Casper David Friedrich)的《冬日风景》(Winter Landscape)升华了夜的感伤,彼得·多格(Peter Doig)的《回声湖》(Echo Lake)重新思考了现代生活中夜晚引发的强烈焦虑感,普鲁涅拉·克劳福(Prunella Clough)的《错误的花》(False Flower)创作了一棵勇于开出钢筋水泥的奇迹之花,与尼克·卡里克(Nick Carrick)在《夜班》(Night Shift)中如墓地般的高层建筑遥相呼应,展现了城市夜空中诡谲而冷漠的气息。

5
▲ 多格《回声湖》,1998年,图片来源:陶纳美术馆
6
▲ 哈米克《瓦尔勒塔独自一人》,2015年,图片来源:陶纳美术馆

戴德(Betsy Dadd)描绘的清晨饮酒的女人和罗里(L.S. Lowry)笔下酒吧里的醉汉,倾注了艺术家丰沛的情感与思考:在享乐主义的夜晚留下的余韵,究竟是所谓狂肆,或仅仅是更深层的寂寥?

7
▲ 艾玛·斯蒂本,《罗马水道桥》,2011年,图片来源:陶纳美术馆

展览的最后一间展厅里,是对于梦境和失眠探索的画作的集中展示。无论是布尔乔亚的《回旋》(Spirals)还是蒙克的《亲吻》(The Kiss),从创作构图和情感上来讲,体现了黑夜能引发的无限可能性。

8
▲ 蒙克《亲吻》,1902年,图片来源:MoMA

展览中许多艺术家都来自欧洲北部的国家或地区。例如出生于苏格兰并居住加拿大多年的多格,来自德国北部的弗里德里克和挪威的蒙克,他们对于北欧、两极和暗夜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早在约1490年,荷兰画家圣简斯(Geertgen tot Sint Jans)的《夜晚的耶稣降生》(The Nativity at Night)便巧妙运用如墨色般的黑暗反衬出圣母与耶稣的圣洁。来自夜晚的未知、变幻莫测,阴影下脆弱的人性,被画家描绘出来成为17世纪的荷兰的经典名作。

9
▲ 圣简斯《夜晚的耶稣降生》,1490年,图片来源:英国国家博物馆

但同时期及后期的其他北欧艺术家并没有局限于“黑暗与心灵”之间的情感主题,他们还着眼探索黑暗背后更深层的秘密与力量。其中,德国文艺复兴画家格里安(Hans Baldung Grien)痴迷于描绘午夜进行仪式的女巫。几世纪后,德国表现艺术画家贝克曼(Max Beckmann)在他的画作《夜》(The Night)里大胆展露20世纪初午夜柏林的疯狂与萧条。

10
▲ 贝克曼《夜》,1918-1919年,图片来源:杜塞多夫博物馆

同样出身欧洲北部的画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在法国南部的咖啡馆,画下了最广为人知的夜色。除了人们所熟知的《星月夜》(Starry Night)《罗纳河上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这幅《夜色咖啡馆 》(The Night Café)也是梵高描绘夜色的杰作,在夜晚的灯光下的人生百态和世间冷暖一览无余:迷幻的红绿色调衬托形形色色的夜生活,展示着人间的碌碌无为和人心的荒凉悲喜。

 11
▲ 梵高《夜色咖啡馆》,1888年,图片来源:梵高博物馆

“走进夜色”展览是对欧美艺术家们“黑夜”主题创作的一次巡礼。在黑夜中,艺术家才得以忘记白日之下的现实与平淡,遁入迷宫般神秘而梦幻的想象奇境。策展人汤姆·汉密克(Tom Hammick)表示:“这场展览已经超越了人们对‘夜’原本的定义,成为一场跨越200年的调查式概括,重新审视了这段时期以‘黑夜’为中心题材的绘画与版画创作。‘黑夜’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展览中的艺术家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情感上都对这个灵感之源做出了生动的答复”。(编译/唐袁媛)

走进夜色 Towards Night

英国陶纳美术馆 | 展至2017年1月22日

从嬉皮回潮到后89'中国当代艺术,2017年哪些海外大展值得期待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和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都将在2017年举行。除此之外,近日众多国外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也都陆续发布了2017年的展览计划。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将首次推出以现代艺术为主题的展览“美国梦:从波普艺术至今”,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将举行英国酷儿艺术特展,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也将围绕1989至2008年的中国艺术举办大展。《艺术新闻》选择了2017年值得期待的海外展览,预览来年全球艺术展览动向。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