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当手袋邂逅艺术:上海chi K11美术馆开启“BAGISM”之旅

Jul 18, 2016   René J

 

上海。“Bagism”是一个再造词,来源于1969年3月31日约翰·列侬(John Lennon)与小野洋子(Yoko Ono)将自己包裹在一块巨大的白布中,出现在维也纳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在场的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次行为用来讽刺人们仅从外貌、穿着来评价一个人的思维定势和偏见。借此,策展人伊丽莎白·阿祖莱(Elisabeth Azoulay)提出了一系列核心问题:包里有什么风景?包外又有何看头?包的定义又是什么?

小小的包袋-一部4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

– ▬ –

IMG_4245▲ 达芬奇理想博物馆(Museo Ideale Leonardo da Vinci)根据亚特兰提斯(Codex Atlantic)抄本片段中的手绘皮包草图重新制成名为“珍贵”(Pretiosa)的手工皮包,这一系列草图由达芬奇于1478-1518年间绘制。
IMG_4246▲ 精致珠饰手袋(或珠绣),18世纪,由Kraemer Collection收藏。这款手袋是17至18世纪倍受欢迎的配饰之一。它完全用玻璃珠串成,制作过程中需用马鬃来作为针,这种珠饰工艺被称作“沙贝拉”(sable),在法语中意为“沙粒”。一位经验丰富的编制工需要花费两周之间将5万多颗玻璃珠按照图案顺序串联起来。这款手袋的制作工艺之繁琐,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

350件来自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包袋以“历史”“妇女解放”“王室与明星”“艺术家”这4大主题呈现手包的进化史。“Handbag”(手袋)这个词在1898年第一次出现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最初是“hand”(手)这个词条的分项出现。到了20世纪,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也意味着手袋的使用范围愈加广泛。手袋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社会和文化上的意义。

IMG_4247▲ 18世纪风靡法国的信封包
IMG_4248▲ “守财奴”钱包,流行于18世纪最后25年,这种钱包很难打开也很难合上,也被称为长筒袜钱包

策展人伊丽莎白·阿祖莱追溯了包袋的历史渊源,包袋是人类最古老的发明之一,包袋的出现与人类的出行需求相伴而生,作为存放随身物品的容器,人们可以在旅行中将日常所需置于包内,这样便摆脱了伺从的跟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独立的象征。

包袋紧随服装剪裁方式的革新而变化。从11世纪到15世纪,男女服饰的剪裁极为紧身,不得不额外携带物品。于是,早期的手袋和囊袋,悬于腰际,它们是服饰的一部分。而到了16世纪,服饰的体积越来越大,女人开始将贵重物品藏于裙摆褶皱或袖子里,男人则将随身物品塞在靴子、帽子、宽袖甚至裤门襟里。17世纪左右,包袋的历史发生了明显的女性转向。口袋被缝在了男士服饰上,而女性的口袋变成了可拆卸的,因此小包有了独立性,真正成为了女性的专用附属品;18世纪以后,服饰的剪裁越来越凸显女性身体曲线,手包成为了女性外出时必不可少的单品;19世纪,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耐用的皮革包应运而生。

IMG_4249▲ Levi Strauss, 牛仔包(1960)
IMG_4250▲ Paco Rabanne在上世纪60年代受到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启发,尝试使用新型材料制作手袋
IMG_4251▲ 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在1970年代设计的民族风挎包
IMG_4252▲ 伊夫·圣-洛朗1970年代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他引领了现代男士后背挎包的时尚

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职场,经济地位的提升和消费实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时尚品牌的手袋设计风潮。20世纪后半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变革也同样反映在包袋的款式和材料上。1960年代风靡的民族风格彩色编织包、青年文化的牛仔包和斜挎包让人联想起了充满反叛变革冒险精神的年代。如今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透明包的设计则是抗议“911事件”后全民反恐行动中在公共场所的勒令开包检查。

IMG_4253▲ 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用过的原版手包
IMG_4254▲ 由于格蕾丝·凯利经常被拍到拿着这款爱马仕手包,爱马仕于是改成它为“凯利包”,图片来源:Huffington Post
IMG_4255▲ 劳娜(Launer)天后手提包
IMG_4256▲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她的劳娜手袋,图片来源:Getty Image

由大众传媒催化、以消费为导向的商品经济社会中,明星和时尚联手缔造了包袋背后的故事,赋予了包袋在机械复制时代的“灵光”。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摩纳哥王妃格雷斯·凯利的爱马仕包和柏金夫妇共同设计的柏金包。此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长年使用的劳娜(Launer)品牌的同一款手袋:矩形小包,内配米色内衬。这不禁让人好奇女王手袋里到底存放着什么?

当时尚品牌手袋邂逅艺术

– ▬ –

IMG_4257▲ Arne Quinze, 2010
IMG_4258▲ Olympia Scarry, 2011

展览的第二部分则聚焦艺术家以包袋为题的创作。说起艺术与时尚品牌的关系,伊丽莎白·阿祖莱认为无外乎三种:艺术与时尚都是关乎对美的追求很多设计师的灵感均来源于艺术时尚品牌特邀艺术家为其设计。另外一批当代艺术家还跳脱了手袋的物质属性,诙谐又天马行空地与时尚手袋展开一场头脑风暴。

IMG_4259▲ 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为香奈儿设计的包款,2013年春夏时装系列
IMG_4260▲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为路易威登设计的包,图片来源:FineMagazine
IMG_4261▲ 张恩利为“BAGISM 包·当代”展览订制的新作品,用爱马仕铂金包的皮料取代画布,进行绘画创作。此款包酱参与义卖,义卖所得将捐献给慈善机构。
IMG_4262▲ 克洛伊·怀斯(Chloe Wise),《美式经典》(American Classic)(2015)
IMG_4263▲ Ben Vautier,《手袋中的物件》(What lies Within),(1988),艺术家清空了包袋中的所有物件,将物品的名称写在包上

15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以9个关键字解构手袋

– ▬ –

IMG_4264▲ 胡为一,《集结》(2015)
IMG_4265▲ 李爽,《和我结婚,拿中国国籍》(Marry me for Chinese Citizenship)(2015),图片来源:Todayfocus

本次展览不仅是一部400年来包袋的百科全书,15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围绕包袋在现代社会被赋予的外延意义:“欲望”“信息”“生活/轨迹”“性别”“现成制品”“传统”“广告”“社交互动”“消费者”--这9大主题犹如打开的潘多拉宝盒,这些作品与展出的古董包并置,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进行了一番探讨。

胡为一的作品《集结》由四五十只旧箱包组成,每个包中都放了手工搭建的词语雕塑,并使用独立的摄像机持续拍摄,由此将箱包中的词语图像信号输入至视频切换器。李爽身背自制的标牌,上书“Marry me for Chinese Citizenship”(和我结婚,拿中国国籍)行走于2015年在纽约时代广场上。王浩然的“半梦半醒”系列作品由理发店的八角型台柱组成,反映了香港城市景观的如梦如幻。

IMG_4266▲ 廖逸君,《只有当拍档知道各自的正确位置,关系才会最好》(2008)
IMG_4267▲ 王浩然,《半梦半醒》(2010)

小野洋子曾说,BAGISM的灵感来源于圣埃克苏佩里的经典童话《小王子》-“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实。事情的真相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It is only with the heart that one can see rightly; 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s.)包袋的内与外、隐身与可见、无形与有形的多重属性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后缀“-ism”(主义)也象征着一种态度,当日常的包袋超越了容器和配饰的基本功能,它的内在所蕴含的私密性、外在显现的品味和阶级,以及与艺术、资本的交织成为了现代大都市中的景观。

IMG_4268▲ 王恩来,《浪潮》(2016)
IMG_4269▲ 徐震,《天下》
IMG_4270▲ 张恩利,《容器》

谈及时尚手袋与艺术的跨界合作,伊丽莎白·阿祖莱说:”艺术是全球的通用的语言,而包袋作为全世界通用的配饰,跨界合作可以让品牌更有深度。人们可以把包当成一幅画来看,让它成为思考人类生活变迁的载体。” 正如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颇有远见的论断:“将来博物馆将成为商店,而商店将变得越来越像博物馆。”

BAGISM 包·当代

上海chi K11 美术馆 | 展至10月9日

 

 

“M+放映”:在香港看英国后朋克时代的独立电影与录像

7月8日至10日,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M+放映:此时彼刻”展映了1980年代英国后朋克时期的电影与录像。本次展映选取了1978年至1985年间共37部短片,其中的20部超八和16毫米影片由英国电影协会国家数据库(BFI National Archive)重新修复,大部分作品是30多年以来首次公之于众。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