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拉孔柏镜头下“素人”般的好莱坞明星们:《银幕背后》上海开展

Jun 12, 2016   艺术新闻/中文版
1▲ “银幕背后|布莉姬·拉孔柏“展览现场

生于法国,现居纽约的女摄影师布莉姬·拉孔柏(Brigitte Lacombe)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作为特约摄影师出入于电影片场,以亲密而真实的视角定格下了“银幕的背后”导演、演员和剧组成员共存的一刻。邀请拉孔柏加入剧组的不乏大导演,如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大卫·马迈特(David Mamet)、斯派克·琼斯(Spike Jonze)、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和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


3▲ 约翰·马尔科维奇(John Malkovich)、乌玛·瑟曼(Uma Thurman)、斯薇兹·昆茨(Swoosie Kurtz)(1988),《危险关系》(Dangerous Liasons),法国梅森拉斐特城堡(Château de Maisons-Laffitte)
5▲ 凯特·温斯莱特在拍摄《朗读者》(2008)

得益于片场“隐形人”的身份,拉孔柏能够充分将自己隐藏在照相机后,得以非常接近镁光灯下的拍摄对象。她以某种专注、决断而又不失细腻的工作方式,捕捉银幕背后高速运转的剧组工作环境中的“真实”一刻。《天才瑞普利》中格温妮斯回头一瞥的眼神非常震撼,当时演员们正在排练非常激烈的场景戏。拉孔柏回忆道:“我不知道她的眼神是因为她依然沉浸于角色中,还是因为我冒昧闯进来了,我很高兴我当时没有放下相机,并拍到了这张照片。”

还有她为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在拍摄《朗读者》(The Reader)定格的肖像:温斯莱特当时扮演的剧中角色比她的实际年龄年老20岁,镜头捕捉了她正在等待上妆时的凝思,好像被个体的精神世界所笼罩,干净背景映衬了她上了面胶的苍白脸庞,更增加了一份脆弱和疏离感。

受到父亲的影响,布莉姬·拉孔柏从17岁开始就决心将摄影作为职业。但其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开启,还要从遇到一位足够分量的拍摄对象开始。1975年法国戛纳电影节对拉孔柏可谓一个转折点。当时她受雇于《Elle》杂志对电影节进行报道,拍摄了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随即很快受到霍夫曼邀请前往美国,参与他的下一部影片《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的片场摄影。这不仅促成了两者之后的多次合作,并成功为其打开了一扇新的事业之门。1978年,在拍摄霍夫曼主演的《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时,拉孔柏第一次遇到了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从此建立了长期的友谊。拉孔柏于1980年代移居美国,开始崭露头角。


7▲ 梅丽尔·斯特里普(1988),美国纽约

这种与拍摄对象之间建立的亲密关系,来自于拉孔柏数十年对某一拍摄对象的不断回访中,马丁·斯科塞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将拉孔柏为其拍摄的肖像称为友谊的见证。在《时代周刊》的一次采访中,拉孔柏谈到1988年为斯特里普拍摄的经历。“我需要被拍摄者的极度配合,因为我所希望呈现的是一个两者共同参与的瞬间。对方必须非常开放,并且对我充满信任,愿意让我看透他(她)。肖像拍摄就是要将被摄者置于脆弱、被暴露的状态,这无论对于拍摄者还是被摄者而言,都令人充满敬畏。梅丽尔·斯特里普在戏外非常排斥被拍摄,但是那天她对我非常友好,也很放得开。我感到那天是梅丽尔状态最好、最美的一天。我爱这张照片,因为它让你觉得离梅丽尔很近,但同时她又完全处于自己的世界。” 此次展览中还展出了拉孔柏在2002年时为梅丽尔拍摄的另外一张肖像照。拉孔柏说:“这张肖像中梅丽尔没有上妆,不带任何修饰,纯粹而经典,人们一直都记得它。”

9▲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和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2003),《飞行者》(The Aviator),加拿大蒙特利尔

对于拍摄者和被摄者之间关系的探索,以及建立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拉孔柏肖像作品中的人物呈现出特有的“私密”精神状态。而对这一微妙状态的捕捉,正是其个人独有风格和视角所在。褪去银幕光环、卸下防御机制的被摄对象,好像在邀请观者忘记他们的演员身份,去注视一个与你我一样的独立个体。在《飞行者》的拍摄间隙,拉孔柏抓拍的这张照片中,莱昂纳多身体前倾向马丁,人们可以从这个姿势中看到导演和演员亲密无间的关系。

身为与好莱坞交好的女性摄影师,拉孔柏相较于同样以拍摄名人而著称的摄影师安妮·莱柏维兹(Annie Leibovitz)要低调许多,拉孔柏的作品较之后者少了一分张力和强烈的个人风格,而更多了一分纪实性。她试图温和而不露声色地还原对象本身。两者在艺术上的取向,或许可从各自的摄影导师中窥知一二。莱柏维兹曾提及亨利·卡蒂尔-布雷松(Henri Cartier-Bresson)对其摄影风格影响深远,而拉孔柏则信奉德国肖像和纪实摄影师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桑德被认为是德国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他以“20世纪的人们”(Menschen des 20. Jahrhunderts)为主题,进行了数量庞大的人像拍摄,其中包括了农民、商人、艺术家等各种职业,企图以不加修饰的纪实肖像构造20世纪转型中的社会“全貌”。

12▲ 安迪·沃霍尔(1977),法国巴黎

这种对于纪实风格的追求,对于个体面貌的还原,在拉孔柏早期的作品中就已获得体现。例如,本次展览中她为安迪·沃霍儿拍摄的肖像。沃霍儿坐在巴黎寓所的沙发上,双腿并拢,充满了谜一样的眼神。拉孔柏回忆说这是她当时唯一拍摄的一张照片,他们没有太多的交流,这一刻成为她接近他、又疏离他的忠实写照。这张肖像和它的主题一样,是一个谜,成为了时代的缩影。

布莉姬·拉孔柏与《艺术新闻》对谈

– ▬ –

13

布莉姬·拉孔柏

Brigitte Lacombe

布莉姬·拉孔柏的作品刊登于《名利场》、《纽约客》、《时代周刊》、《纽约时报》、Vogue、德国《时代周报》、《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等,并在2010年获得艺术总监俱乐部名人堂的终生摄影成就奖和2012年露西奖的旅行肖像摄影终生成就奖。

Q:在你的作品中几乎都是政界名人、导演、明星等,为什么选择他们作为你的拍摄对象?

A:我一直对电影非常感兴趣,于是最初接触的就是为电影明星拍摄肖像。与此同时,艺术家和剧场演员也是我所关注的对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得很好,比如能做出一桌好菜的厨师,所以渐渐地我把拍摄目标扩大到那些在自己领域有成就的成功人士。但对于我来说,最熟悉的领域还是电影,所以这次展览中呈现的也都是以电影演员为主的作品。

14▲ 巩俐(1997),法国巴黎

Q:你的作品给人非常平静的真实感,通过它们你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银幕之中”还是“场景背后”?

A:我想两者都有。当我拍摄剧照的时候,他们成就的是那个角色;然而当我拍摄肖像的时候,他们几乎都是素颜,“赤裸裸”地与你面对面,带给你与荧幕中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15▲ 章子怡(2000),美国纽约

Q:你曾说在每一次拍摄之前,都会营造一个安全、简洁、舒适的环境,除此之外你是怎样与拍摄对象之间建立信任感与安全感的

A:是的,这样的环境让我们彼此都比较舒服,在拍摄时,拍摄者与拍摄对象都非常脆弱,都需要纯粹且安全的氛围。我们也会交流,但这取决于不同的对象,有的人会与你侃侃而谈,但另外一些不爱交流的便一言不发。我们会尽量寻求一个令双方都舒服的方式。

Q:你是怎样定义一件“满意”的作品的

A:我想这是个谜。我只是很用心地拍摄,然而在某一刻,你发现这就是你想要的。相机能捕捉到任何的东西,你的情绪、你的内心,每一秒的改变,非常的真实与自然。我寻找的就是“那一刻”。

Q:在拍摄之外,你与拍摄对象的关系如何

A: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也就是我的工作。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认识非常多的摄影师、明星等,他们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工作伙伴。

Q:作为一名摄影师,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职业?它为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A:我想摄影是我与别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你也知道,我从来不做观念摄影、时尚摄影这些附加很多外界元素的作品,我尽量将这一切都消减至最少,仅仅呈现他们个体最本真、最原始的状态。每一张照片所拍摄的,都是我眼中他们最真实的一刻,我也非常珍惜每一次与他们合作。我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在年轻时候就选择了摄影,以至于当你觉得自己工作起来就像度假一样开心,而这样的激情持续了几十年。

Q:接下来你的计划是什么呢

A:我刚结束一个项目,那是一本关于16位杰出女性的书。她们当中最年轻的只有14岁,跨度到50多岁,来自世界各个地方,拥有不一样的背景,我为她们拍照的同时也进行采访,聆听她们有趣的故事。这本书希望传达的是:在你还年轻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机会,也会带来不同的可能性与困难。我觉得这是一个完成度非常高的项目。在我看来这个项目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在你还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努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采访/李叶萌,撰文/亦歆)

银幕背后|布莉姬·拉孔柏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ôP) | 6月11日-8月28日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艺术家和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Copyright © 2016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追究法律责任。

沉沦与“世变”:香港Para Site新展勾勒19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

6月10日,展览“世变”在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陈立与武漠共同策划,共展出15位艺术家的新旧作品,反映了策展人对近几十年中国当代艺术史因果关系的反思。“世变”力图跳脱单一的历史叙述模式,在展览中呈现时代的复杂、多元与暧昧。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