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功新,《关联:与Ya有关》,展览现场
上海。4月29日,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举行了展览“真实的假像”(The Shadow Never Lies)。通过对来自世界各地的34位艺术家作品的集中呈现,将“影像”作为一种概念,而不是媒介,带入公共美术馆进行讨论。此次展览由姜节泓和马克·纳什联合策展。主策展人姜节泓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提到,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涵盖了传统影像生产和数码技术产生的静态和动态影像,在此次展览中更加着重“影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解读,通过摄影、录像、电影、动画、绘画、装置和行为表演影像来探讨跨越各种政治文化语境的观念和审美关注。
展览的立项可以追溯到2011年,在经历场馆以及合作机构的变化,参展的艺术家以及规模也历经变化,据姜节泓介绍,此次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的展览原来的设想是按照三年展的规模来策划,34位艺术家带来的60多件作品实质上是以60多个角度来回应“影像”这个概念。
最终呈现给公众包括中国艺术家胡介鸣、陆扬、缪晓春、王功新、王郁洋、王思顺、杨振中、张培力、庄辉、原弓、胡晓媛、金锋以及许志峰,中国香港艺术家林东鹏、中国台湾艺术家吴季璁、日本艺术家南隆雄(Takao Minami)、英国艺术家艾萨克·朱利安(Isaac Julien)、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以及来自挪威的艺术家安娜·卡特琳娜·多文(Anne Katrine Dolven)、巴勒斯坦艺术家柏谢尔·玛库(Bashir Makhoul)、韩国艺术家韩庚佑(Han Kyung Woo)。他们的身份以及创作涵盖了东西方对于“影像”不同的审美传统和文化认同,也在哲学层面上讲述他们对“捕捉影子的艺术”的解读。
▲ 韩庚佑,《标本的投影》,展览现场
▲ 胡晓媛,《心梯》,展览现场
布展思路根据主题以及哲学主张将艺术家项目以及呈现由五大主题展开:”The Line of Beauty”(“影”与“像”之美)、 “In Absentia”(遁形)、”The Shadow Body”(影之状)、”The Uncanny”(异形)、 “Spectres of Power”(权利的幽灵)。然而,这五大主题却并没有明确地标示在展场中。
策展人马克·纳什提到,五个主题的串联只是一种叙述性的索引。而他更想利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颇有特色的螺旋式上升坡道展厅,用简单的方式来讨论影子,接着进入一个非常隐喻化的影子,再而影像化地表现“影子”这个概念。观众可以依循空间坡度的变化,跟随自己的观看体验来解读“影子”。
“The Line of Beauty”(“影”与“像”之美)
▲ 南隆雄,《火符》,展览现场
日本艺术家南隆雄的作品《火符》(Fire Symbol)用蜡烛,玻璃容器,以及放大镜在展览空间的墙壁制造了关于火的投影,这种关于自然符号的洞察,隐喻象形文字对认知的语言化解读,光的符号以及影的符号辉映着距离。作品《木偶研究之四》(Puppet Study No.4)呈现投影的瀑布影像被运动中的百叶帘不间断地干扰,通过并置这种机械功能以及瀑布的象征角色,描绘开和关、见于不可见、此和彼的关系。
▲ 吴季璁,《铁丝网IV》,展览现场
艺术家吴季璁用铁丝,光,和屏幕,制造了一种中国文人式的山水图景,当投影循环,观众仿佛被邀请进入了一个用黑白笔触定义的无限空间。此外,水墨的精神在艺术家的其他多件作品中得到体现,跟随这种自然流动,竹子,兰花以及松树的意象符号如同柔和流动的液体,正如光影在中国书法韵律的一种转述。
▲ 林东鹏,《一日两天》,展览现场
香港艺术家林东鹏的装置作品《一日两天》(A Day of Two Suns,2016)用现成物和录像投影带给我们一个陶醉的黑白图景,水墨的美感如牧师的诗文,沐浴在可以轻易被鸟叫声打破的安宁。直到观众踏入展区,他们的阴影也将融入其作品。
▲ 邱志杰,《光书法:道路》,2006年
中国艺术家邱志杰的作品《光书法:道路》中,他用光束在黑夜的天空书写中文汉字符号,这种反写的镜像光束,使读者和相机能够看到正确的结果。长时间曝光以及艺术家身体的淡出,体现了文字的自我书写,反应当下的状态。光和时间作为摄影的实质,是一种接收,转化以及书写的过程,在这样的语境下,书法和摄影互相成就。
“In Absentia”(遁形)
王郁洋根据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螺旋式上升的空间创作的场地特设作品《光²》用玻璃贴纸和数码打印来讲述光,看似无物的展览空间,直至感受到影子的静谧,无论是太阳移动,或者是自然环境变化,影子都始终保持其状态的平静,光影留下的痕迹,让整面墙变成它的纪念碑。
▲ 王郁洋,《光²》,场地特设,2016年
“The Shadow Body”(影之状)
▲ 安娜·卡特琳娜·多文,《就我竖着》,静帧
挪威艺术家安娜·卡特琳娜·多文(Anne Katrine Dolven)的影像装置《就我竖着》(Vertical on My Own, 2011)拍摄于冬天靠近北极圈,太阳接近地平线的地方,此时,影子和位于屏幕外的人重叠在了一起。
▲ 威廉·肯特里奇,《二手阅读》,静帧
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在作品《二手阅读》(Second-hand Reading)中使用了传统的电影动画来重建“阅读”,同时也是观看的一种行为方式,作品渗透出对书这一形式的物理展示独立于对书中知识的展示,视频中书皮展开,艺术家名字显现在有着橡皮印章的标题页,书页快速翻动,同样滚动着的背景声音,游历且游离在书页之间。
“The Uncanny”(异形)
▲ 杨振中,《完美的几何形》,展览现场
艺术家杨振中的新作《完美的几何形》(2016年)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一种视觉游戏,鼓励观者探索一个多维度的影像观看体验,他在美术馆入口处搭建的“纪念碑”式的装置,冷酷的金属质感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观感,把沉重的材料定向在无限的反射天空。
▲ 缪晓春,《轮回》,静帧
中国艺术家缪晓春用数码方法和技术重新阐释了一些十六世纪西方艺术史的大师之作,也许在数码世界里,真实和幻象有机会统一。虚拟或真实的影像,深藏在表象之下,并只能够通过屏幕,印刷以及绘画所见,被物质化的影像,仿佛是经历不同程序通道的视觉化过程。
“Spectres of Power”(权利的幽灵)
▲ 艾萨克·朱利安,《游戏时间》,静帧
英国艺术家艾萨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用一种隐喻般的方式对影子进行独特解读,作品《游戏时间》(Playtime,2015)关注世界的可见表面是一种光谱再造,埋在现象下面的隐形的线串联起无形的资本流动。作品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障碍,将其组合成为一个强大的视觉叙事。
▲ 张培力,《看不到尽头的走道》,展览现场
中国艺术家张培力带来的新作品由14面巨大的旗帜组成,旗帜由不同的材质以及混纺其中的符号组合,仿佛在隐喻权力的阴影,当观者走过这些旗帜,交互机制运行,这种不确定也许制造了一种趣味,也制造了些许严肃。
此次展览中对“影像”的解读以各种形式被讨论和批判,给予这一话题在不同政治文化权利下多样的提问,图像之影在不同语言,历史语境下通过语言学和哲学的方式持续回应。此外,对“影”和“像”在东西方语境中的不同阐述加以探讨也是两位策展人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方哲学在展览上的融汇,也体现在英文标题”The shadow never lies”(影子不会说谎)上,展览对影像的中英文解读,中文词汇“影像”的睿智之处直接反映在它对真实和虚幻的总结,影子指引并且连接我们与现实的方向,这种距离可以被理解为人类感知以一种索引的方式被归纳总结。
正如威廉姆·约翰·托马斯·米切尔(W.J.T. Mitchell)所言,“到今天,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被数字科技溶解,在经历了数字革命的后摄影时代,我们必须又一次面对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区别,以及其本体论的脆弱性。我们需要修补阴影,但是永远都不能紧握和稳固其真实,它们依然在柏拉图洞穴里的墙壁上闪烁着。”(采访、撰文/徐浩,编辑/蒋立言)
真实的假像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 4月30日至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