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
亚洲艺术博物馆
中华廿八人(28 Chinese)
6月5日—8月16日
该展览已于2013年12月-2014年8月在迈阿密当代艺术美术馆举办过,朱金石的作品《船》的安装过程,视频来源:YouTube
艾未未, 《一吨茶 》, 2005, 一吨压缩云南普洱茶叶, 鲁贝尔家族收藏于 2008年
展览“28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是鲁贝尔家族于2001至2012年间6次来中国考察的成果;在此期间,他们拜访了位于北京,成都,广州,杭州,香港,西安和上海的一百间艺术工作室,并收藏了28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绘画,摄影,雕塑和视频装置。这将会是其中许多艺术家在北美的首次亮相。该次参展的艺术家中,年龄最大的生于1954年,最小的则生于1986年。28位中国当代艺术家:艾未未、陈维、陈轴、方璐、何翔宇、胡庆雁、胡向前、黄然、黄永砯、蓝正辉、李明、李然、李姝睿、李松松、李占洋、刘窗、刘韡、邱志杰、尚一心、王光乐、王兴伟、谢墨凛、徐震、鄢醒、张恩利、张洹、赵要、朱金石。
-杜伊斯堡-
China 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
9月13日结束
刘建华的作品,《容器》
徐冰作品,“烟草计划”
8个城市,9家美术馆,120名艺术家,500件作品,4个月的展期,涵盖门类包括水墨、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等, “China 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简称“China 8”)于5月13日晚在德国杜伊斯堡MKM美术馆开幕。这个大型展览早在2年前就开始筹备,2013年底,德国鲁尔区美术馆代表团杜伊斯堡MKM美术馆馆长瓦尔特·斯迈林(Walter Smerling)一行参访中国美术馆,便与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范迪安达成基本合作框架。作为此次展览的发起人和德国方主策展人,瓦尔特·斯迈林对中国当代艺术有着多年的研究与观察,1996年波恩美术馆的中国大展亦是由他策划和组织。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大规模亮相西方的“China 8”,展览呈现出与以往中国艺术亮相西方世界的不同姿态,中国艺术正在以一种主动的内驱力登陆西方,在去符号化的同时,也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多元面貌。
-威尼斯-
刘小东:因地制宜
威尼斯Giogio Cini基金会
8月2日结束
“因地制宜”展览现场
《青藏铁路》,油画,250cm x 25000cm,2007年
《青藏铁路》,绘画摄影,61cm x 51cm,2015年
刘小东在威尼斯的个展“因地制宜”由杰罗姆·桑斯(Jerome Sans)担任策展人,是刘小东于过去10年行走在中国、泰国、古巴、以色列、意大利等世界各地所见、所想、所绘的缩影,也是他的艺术实践在欧洲首次全方位的呈现。刘小东的作品聚焦日常生活,在他的画作中,家人和朋友的形象被放置在诸如吃饭、逗乐、游戏等日常情景中。在1990 年代,刘小东作为中国新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被广泛认可,被认为是中国近二十年中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
-都灵-
2015年意大利—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
6月26日-9月26日
余友涵作品,2013年
第三届“意大利-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将于6月26日在意大利第三大城市都灵举办。自2012年第一届意中双年展孕育以来,面向专业收藏和公众领域,定期、整体地展现中意两国当代艺术创作。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长生不老药”,诠释了艺术精华是生命的长生不老药的隐喻。本届双年展的主策展人是意大利银行艺术投资顾问及威尼斯策展人团队成员的桑德罗·奥兰迪先生和在3画廊创始人棉布女士。策展团队历时7个月时间,走访了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的艺术家工作室,从中遴选了近120位艺术家,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家如张洹、隋建国、李暐、余友涵、向京、丁乙、赵能智、魏立刚、陈文令、马晗、李占洋、俸正杰、苍鑫等。此次双年展展场围绕都灵周边城市拓展开来,分别为位于都灵的主展场卫城博物馆、位于韦尔切利古城的影像展场圣切拉大教堂、位于库内奥省的塞拉伦加古堡以及双年展平行展展场唯尼阿莱宫殿。
-巴黎-
杨福东:天色·新女性II
玛丽安·古德曼画廊
5月30日结束
“杨福东:天色·新女性II”在玛丽安·古德曼画廊展览现场
早在2013年,杨福东便推出“新女性”,灵感来自于上海二、三十年代的颓美氛围,这一具代表性的时期,常常出现在一些当下最深入人心的中国电影中,并持续影响着中国艺术家们的创作。而在杨福东看来艺术家的创作则更像是文本作者,作为这样的思考者,他们并没有刻意把作品做成娱乐产品。而新作“新女性”重访并反思中国寻求现代性的百年历程中折射出的女性以及对女性的想象;这是对中国早期电影的致敬,也指涉着每个人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继而引申为理想中的彼岸。此次“天色·新女性II”拥有令人着迷的抒情和梦幻般的叙事,它在审视年轻女孩成长时的隐秘欲望和不安,作品表现了一段看似已经启程却未见得开始的旅程。
-巴黎-
马德升1992-2002:重生
A2Z画廊
6月1日结束
马德升,《无题》,布面丙烯,2009年
马德升,《无题》,布面丙烯,2007年
在法国生活三十年的中国艺术家马德升是中国当代艺术早期先锋人物之一。从诗人到版画家,从书法家、画家到行为艺术家,马德升正是顽强的斗志与旺盛的创造力的最佳写照。马德升1952年生于北京,属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当代艺术家。因幼年患小儿麻痹症造成的后遗症,他的行动不得不依赖于拐杖,这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在艺术上的多产和创意。未受过正规美术教育的他,最早从工业绘画开始,继而转向做版画,并随即与艾未未和王克平等一批如今已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建立起了友谊。1979年,马德升与上述几位,以及黄锐、李爽等其他艺术家一道,共同创立了“星星画派”,当时中国第一个前卫艺术运动。在经历过几个艰难的时期,走出文革与毛泽东时代所推崇的社会主义写实主义,“星星画派”以及马德升的创作象征着艺术的复兴。
-伦敦-
王璜生个展
十月画廊
6月20日结束
王璜生,《游.象系列75》,2013年
王璜生,《文明祭》,2002年
这次在“十月画廊”的展览是王璜生在英国的首次个展,策展人为十月画廊艺术总监Elisabeth Laloushek女士。展览集中展示了王璜生2011年至2014年间创作的20余幅“游·象”系列作品。该系列已在中国、德国、意大利等世界多地展示过。王璜生近年来一直在新水墨的语言、媒材及观念上进行探索,他聚焦水墨语言中最为单纯又最为难以把控的“线”。连绵不断、自由游走、缠绕相生、无边无际的线,是他代表作品“游·象”系列中的主体。除了“游·象”系列,此次展览中还展出了王璜生在2002年创作的一件大型实验水墨作品《文明祭》,这对把握王璜生作品发展脉络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