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以艺术纪念脆弱的河流:林璎香港首场个展在佩斯开幕

Jan 22, 2016   艺术新闻/中文版
maya lin▲ 艺术家、建筑师林璎

香港。著名艺术家、建筑师林璎(Maya Lin)的个展于2016年1月21日在佩斯香港开幕,这是艺术家首次在香港举行个展。该展览展出了林璎最新创作的作品《消逝的水系》(Disappearing Bodies of Water),《破碎的景观》(Fractured Landscapes)以及回收银与针海制作的墙上装置三个系列的作品。展览强调了贯穿艺术家整个创作过程的线索: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世界的探索,用艺术的表达方式开启了一个关于自然生态的对话。

Installation View 1
Installation View 3
▲ 林璎个展现场(图片来源:佩斯香港)

林璎曾在2013年佩斯纽约与伦敦举办个展“这里和那里”(Here and There)。2009年,林璎的作品首次来到中国,她的多媒体装置作品“什么在消逝·空屋”在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年度绿色计划“山水”中展出。

环境保护主义一直是贯穿林璎创作的中心议题。通过作品《消逝的水系》(Disappearing Bodies of Water),艺术家记录了人类的社会活动对水系生态的影响,经过科学的数据采集过程,运用三维与二维结合的方式将水系随时间发生的物理性变化呈现在作品之中。其中多层大理石模型来自卫星拍摄的水体不断萎缩的照片,每一层代表不同时间点上特定水系的面积,层层递减的雕塑指向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产生的巨大影响。作品将复杂的地理样貌抽象成单一材质的大理石模型,将庞大的地理单位凝缩在可感的规模上,给观众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

disappearing bodies of water aral sea▲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消逝的水系:咸海》(Disappearing Bodies of Water:Aral Sea),(图片来源:佩斯香港)

展览还展出了林璎从2006年便开始创作的墙上装置系列《针河》(Pin Rivers)和《银色河流》(Silver Rivers)。本次林璎带来的作品为2015年创作的《针河——长江》(Pin River-Yangtze)与《银色珠江》(Silver Pearl)。林璎用再造银与大头针表现水系的地理形态,以世界各地的河流为创作题材,将水系的整体景观提取出来,使观众直观感受到河流水系的脆弱性。

Maya Lin Pin River - Yangtze 2015 © Maya Lin, Courtesy of Pace Hong Kong
微信截图_20160218172709
▲ 林璎作品《针河——长江》及细节(图片来源:佩斯香港)

河流水系作为庞大的地形单元,人们往往只能与它的局部产生联系。林璎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作品让观众意识到其实是可控的、有限的,是一个单一的有机体。“通过我的创作,我想揭示自然世界中的一些你可能不会去思考的面向。”林璎对水系的兴趣来自她对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的担忧,这源起于她童年时代美国的环境保护主义风潮。

Maya Lin Silver Pearl 2015© Maya Lin, Courtesy of Pace Hong Kong
Maya Lin Silver Pearl(detail of the work) 2015© Maya Lin, Courtesy of Pace Hong Kong
▲林璎作品《针河——珠江》及细节(图片来源:佩斯香港)

 

“这是一个手绘图与科学数据的平衡,”林璎解释道,“我从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数据开始,经历用视觉编辑的过程,最终得到一个形式的极度简化,展现这个明眼又令人信服的景观。”

林璎的创作融合了环境调查与艺术性的表达方式,具有内在的跨学科性。虽然林璎的作品吸收了科学的数据采集和结合绘图学的图像制造方式,但作品的审美性仍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受到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影响,林璎的艺术创作与她的纪念碑设计具有一脉相承的极简主义风格。她通过作品材质的选择以及形式的简化,使地貌的物理变化和时间维度融为一体。

 

林璎其人和她的创作都像她在2000年的自传《边界》(Boundaries)中所描述的那样,她一直处于边界中,科学与艺术之间,艺术与建筑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公共与私人之间。林璎的作品带有天然的公共属性,虽然是艺术家对于这一议题的个人化表达,但其中蕴含的宏大话题旨在激发观众对环境的思考和对集体历史的正视。在其对自然风貌变迁的描绘背后是人类作为一个群体的自我反思和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我们不能去破坏基本的生态系统。这是一个伦理问题,作为一个物种是绝对没有权利去无限度开采和攫取这个星球。”

maya lin 2▲ 林璎在制作作品《针河》

 

在后自然时代(Post Natural),城市化与科技的推进让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人对自然的体验逐渐向二手经验转化。林璎以科学家般的警觉和作品中的浓缩景观,试图唤起观众对现实环境的记忆和空间意识。“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不想去说教,我觉得这些雕塑本身已经提供了事实,我是一个喜欢挖掘事实然后让事实说话的人。”林璎曾在解释她的系列作品《针河》时说。林璎用诗意的呈现方式打破了环境保护主义的僵化形象,通过对自然历史的记录让人思考人类在未来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如果我们忘记地球过去的样子,我们就会丧失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

西雅图亨利美术馆(Henry Art Gallery)的馆长理查德·安德鲁斯(Richard Andrews)曾说“在她的事业中期,林璎创作出了许多意义深刻且影响深远的作品,带给我们很多诗意的回忆。这些作品让我们思考我们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使我们更加珍视我们的内在情感与理性思考之间的联系。即使我们的未来并不确定,但她的作品却是永恒的,我们可以期待她的作品带领我们找到‘我们从未发现的地方’ ”。

林璎其人

– ▬ –

 

1981年,年仅21岁的林璎时因其设计的华盛顿越战将士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而成名,当时还是耶鲁大学建筑系的在读学生,这件作品在经历了一系列争议后落成。此后林璎在1989年于阿拉巴马的蒙哥马利设计了人权纪念碑(Civil Rights Memorial),于2009年设计了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2009年,林璎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家奖章,由美国总统奥巴马于白宫亲自颁奖。

5249593792_7f98ebb06b_b▲林璎设计于1981年的越战将士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Civil Rights Memorial▲林璎设计于1989年的人权纪念碑(Civil Rights Memorial)
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林璎设计于2009年的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林璎出身于艺术世家,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侄女。其父亲林桓是美术教授和陶瓷艺术家,母亲是诗人和文学研究教授,二人均任教与俄亥俄大学。出生于俄亥俄州,成长与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林璎受到了女性主义思潮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影响,其作品也始终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林璎以其建筑师的身份备受关注,但她却首先将自己定义为艺术家。她认为“建筑如小说,艺术如诗歌”,她的艺术作品与其建筑作品具有相似的自省式内核与陈思气质,蕴含着对环境的忧思。林璎在2014年曾获得多萝西与莉莉安·吉斯奖,此奖专门为“对世界之美,人们的乐趣与对人生的理解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林璎的其他作品

– ▬ –
storm king art field▲ 林璎作品《Wavefield》
flow2▲ 林璎作品《Flow》
flow▲ 林璎作品《Flow》
dew point▲ 林璎作品《Dew Point》
blue lake pass▲ 林璎作品《Blue Lake Pass》
arctic circle▲ 林璎作品《Arctic Ice》

林璎个展

香港|佩斯香港

1月21日至3月12日

相关阅读

– ▬ –

 

【TANC | 展览开幕】美籍华人艺术家林璎新展关注纽约生态环境

 

撰文 | 栾诗璇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追究法律责任。

“给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里的一只蟑螂取一个前任情人的名字”:听张奕满在外滩美术馆的“闲言碎语”

2016年1月22日,新加坡艺术家张奕满个展“闲言碎语”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幕。作为艺术家在中国境内的首场美术馆级别个展,张奕满以7件全新作品向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类叙事媒介的功能发问,展开一场观念上的探索。这位出生于1977年的艺术家创作跨越图像、行为表演、装置、情境以及写作的中间地带,在“闲言碎语"中流露出荒诞调侃与黑色幽默的气质。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