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于对于传统绘画、雕塑的“观看”,数字艺术的涌现使得艺术史上的“观看”行为逐渐成为了流动而开放的多感官体验。如何从视觉表面,抵达创作真正发生的技术后端?我们如何感知、解释数据与信息技术?数字艺术又是如何成为即时参与公共对话相较于更为传统的媒介?相较于传统媒介,这些问题也许与生活在当下数字时代的公民更为息息相关。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Beeple,NFT,2021,©️Beeple
生成型艺术的发生现场:
数字技术与现实空间交叠的共存场域
展览“Refik Anadol: Unsupervised”的展览现场照片,展期为2022年11月19日至2023年10月29日,编号IN2509.15,拍摄:Denis Doorly
“BOB (Bag of Beliefs)”,郑曦然(Ian Cheng), artificial lifeform, 2018-2019,图片来源:艺术家,Gladstone Gallery, Pilar Corrias Gallery
Beeple,《天堂/地狱》,2023年,动态雕塑 八屏影像 抛光铝金属外壳 内部铝制框架 非同质化代币;55.9 × 20.3 × 20.3 厘米 (22 × 8 × 8 吋) 版数3,艺术家试版1,©️Beeple,图片来源:厉蔚阁
全球范围内,当代艺术机构以数字
艺术实践促进国际间技术与人文对话
在这一语境下,仍有许多抱有开放、前瞻性、长期主义、公共社会参与观念的机构在积极地展开行动,推动关于当下技术的艺术实践在此时、此地的“在场”与发生。
全球范围内,如同Pak、Larva Lab、雷菲克·阿纳多尔、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这样的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艺术家及其利用NFT、AI等技术制作的实验性、观念性作品也逐渐获得包括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德基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等在内的“更加关注当下、更长期主义”的机构坚定支持。Beeple的动态录像雕塑《人类一号》在2022-2023年间曾于香港M+博物馆的二楼焦点空间展出。
蓬皮杜艺术中心于2023年收购了18件涉及区块链与艺术创作关系的作品,其中包括其首批NFT;2023年2月,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LACMA)从一位化名为Cozomo de’ Medici的收藏家处获得了22件NFT数字作品。同年3月,德基艺术博物馆宣布了对于Beeple作品的收藏及后续展览计划,并于6月在博物馆公区展出此前收藏的雷菲克·安纳多尔(Refik Anadol)的代表作品;,今年首尔艺术周期间,雷菲克·阿纳多尔在首尔Futura Seoul空间的“地球的回响:生命档案”(Echos of the Earth: Living Archive)展览与首尔弗里兹艺博会同期开幕,呈现了艺术家利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LNM-Large Nature Model”采集模型,大量采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生态数据、图片、信息,并随机生成实时动态影像。
Beeple, 《人类一号》,2021年。四频道数码录像雕塑(彩色、无声)、抛光铝及桃花心木支架,动态非同质化代币,鸣谢Ryan Zurrer Collection,图片来源:Christie’s Images Ltd
正如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所言:数字艺术使得过去、现在、未来的并置成为可能。包括人类艺术史与文明在内的“过去”与现实,如何与新技术、虚拟生态共存,如何成为未来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数字艺术与科技艺术实践,或许将揭示抵达“人机共生”的可能路径。
即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