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当潜流汇聚成浪潮:一场关于离散华人女性艺术的对话|TAJ蓬皮杜中心圆桌会回顾

Oct 28, 2024   艺术新闻/中文版
从新一代女性艺术家的离散叙事出发,《艺术新闻》在2024年9月出版的《逐浪潮汐——离散华人女性艺术家群像》年度女性艺术特辑中,绘制了一张当代华人女性艺术家的游牧版图,这本特辑将视野拓展至海外,关注女性华裔移民与离散艺术家群体的创作,以及海外艺术机构对于女性艺术的研究与展览,由此理解海外当代华人女性艺术家的生命经验、迁徙路径与思想脉络。

111
“涌现:潮汐之中的离散华人女性艺术”主题圆桌会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巴黎赛努奇博物馆馆长易凯,独立学者、策展人秋韵,艺术家姚清妹,艺术家沈远,《艺术新闻》主编叶滢。摄影/卢川
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与上海西岸美术馆联合举办、香奈儿(CHANEL)特别支持的群展“目:中国境象”(目 Chine, une nouvelle génération d’artistes)开幕期间,海外将目光将投诸于中国新一代艺术群体之际,《艺术新闻》以2024年9月出版的这份女性艺术特辑为基础,于10月9日在蓬皮杜艺术举办主题圆桌会——“涌现:潮汐之中的离散华人女性艺术”,《艺术新闻》主编叶潆邀请旅法华人艺术家沈远与姚清妹,以及现驻柏林的青年学者秋韵与巴黎赛努奇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馆长易凯(Éric Lefebvre),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展开一场关于离散华人女性艺术的讨论。

2024年度《艺术新闻》女性艺术特辑与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圆桌会等关注全球华人女性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出版与讨论,均是《艺术新闻》与CHANEL联合发起的2024年度文化项目(Culture Program)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
艺术家姚清妹在“涌现:潮汐之中的离散华人女性艺术”主题圆桌会中分享。摄影/卢川
333
姚清妹,《雕塑一百欧元》,四屏行为录像,7分22秒,2014年
在讨论中,旅居法国的艺术家姚清妹介绍了自己2014年搬到巴黎后的一件作品《雕塑一百欧元》,在这件四屏的行为录像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位“黑头发、白皮肤、有着典型东亚人面孔的女性”在奢侈品大街蒙田大道、香榭丽舍大街和“治安敏感区”Aubervilliers等巴黎的各个不同地方,以一种标志性的“搓钱”姿势,持续揉搓一张100欧纸币。揉搓所带来的磨损和消耗,一方面去除了这张纸币上的纯棉材质——一种从物质层面的去除。另一方面,也是艺术家在不同文化、语言、以及对于系统性的长期敏感的环境中,所生发的“触点”——一种以自身身体为媒介介入到新的社会环境和城市空间所产生的溢出。而溢出之处,也是“缝隙”开始的地方。

444
姚清妹,《距舞》,2021年,“目:中国境象”展览现场,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24年
姚清妹和她这一代华人女性艺术家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成长于全球化的时代。她们既经历了经济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巨变,也浸透在多元文化之中,使得她们能够在全球的流动背景中拥有更加自主的行动路径。

640 (16)
艺术家沈远在“涌现:潮汐之中的离散华人女性艺术”主题圆桌会中分享。摄影/卢川
666
沈远,《水床》,1989年,裝置:铁、水、塑料、鱼,200×70×80厘米,首次展出于“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9年,图片为“‘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07年
1959年出生于中国的福建仙游,1990年之后旅居巴黎的艺术家沈远的早期作品,则带着对身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离散处境的强调——一种“悬置”的居间处境。一方面,她的作品强调了离开母语的环境、离开母国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的心理和生活状态,另外一方面,这种对语言和文化身份的出走也带来更加强烈的女性主义和性别角色的表达。在去往巴黎前,沈远为“中国现代艺术展”上创作了第一件装置作品《水床》,简陋的金属床架和注满水的透明床垫中,几条鱼自由来去。对沈远而言,《水床》表现的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封闭性,但同时又所具有的暗藏在“地下的流动”。这样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的体认以及对系统和环境的感知在其搬到巴黎后更加强烈,语言也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母题。

777
沈远,《白费口舌》,1994年,装置:冰,刀,尺寸可变,沈远个展,“V&V”协会主办,巴黎,法国
《白费口舌》是她到巴黎后的第一件装置作品:一组“冰舌头”立于巴黎一间地下室的梁柱上,冰舌头的内部由一把把锋利的刀所支撑,并在融化后化显而出。2004年,在意大利都灵的展览“别碰白人女性当代艺术——多元化与解放之间”( Don’t Tounch White Woman-Contemporary Art between diversity and Liberation),她则运用了中国的三寸金莲和黑布鞋,这样一种看似异国情调的物质象征背后,也揭示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下,作为女性和移民身份的处境的相似与不同——“她们离家出走,却无处可归”(Elles sont parties , pourtant elles n’ont Nulle part où aller)。

888
独立学者、策展人秋韵在“涌现:潮汐之中的离散华人女性艺术”主题圆桌会中分享
屏幕截图 2024-10-28 214119
(左)1998年4月,杭州。“半边天”策展人克里斯·维尔纳和邱萍,波恩妇女博物馆馆长玛丽安娜·皮岑与她们拜访的女艺术家们(陈海燕、李秀勤、王公懿、施慧)合影。摄影:安妮莉·伦格,信息来源:《半边天:中国女性艺术家展览》画册。(右)《半边天:中国女性艺术家展览》画册
1010
1998年6月10日,“半边天”展览开幕,策展人之一邱萍(手持话筒者)与部分参展艺术家于展览现场。图片致谢黄凤祝博士
如果说“娜拉出走”之后她到哪里去,这是困扰二十世纪以来的女性解放的永恒话题,那么同一时期身处其他地方的女性、移民又呈现出怎样的生命图景和离散路径?现驻柏林的青年学者秋韵同样将目光放回至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现场,尤其是对这一时期的女性叙事展开研究。她将历史的目光聚焦在1996年在波恩艺术博物馆 (Kunstmuseum Bonn)举办的“中国!”展览,该展览聚焦于绘画,展出了来自 31 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 151 件作品。其馆长在面对这份艺术名单是否忽视了中国当代的女性艺术家的质疑时指出:“中国没有优秀的女性艺术家,但是在离散于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中,或许能遇到几个使人感兴趣的女艺术家。”这一回应受到了来自波恩妇女博物馆(Frauenmuseum Bonn)——一个自 1981 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展示与推广女性艺术家的博物馆的强烈抗议——一场聚焦和展示中国当代女艺术家创作的展览“半边天”应运而生,它由克里斯·维尔纳(Chris Werner)女士和已定居德国多年的中国艺术家邱萍共同策划,经过两年的考察,一共呈现了26 位艺术家的作品,涵盖更加广阔的媒介和多元的艺术流派。

1111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会议现场,中国北京,1995年9月
而不能忽视的是,这一事件背后的重要时代背景,对此,秋韵指出:“其实在 1990年代中期,中国的女性主义运动也迎来了一个高峰——1995年于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及与此同期举行的「’95 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会议和论坛的参与者总计约 4.7 万人,189个国家在会上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是全球性别平等议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样一场盛会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将中国的女性主义者与世界各地的女性主义者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同时代也出现了许多关注女性艺术家创作的展览。例如在1990年和1995年在央美举办的系列展览“女画家的世界”;1998年举办的“世纪女性大展”,以及廖雯策划的“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方式”等等。

1212
赛努奇博物馆馆长易凯在“涌现:潮汐之中的离散华人女性艺术”主题圆桌会中分享
1313
方君璧(前排右二)和潘玉良(前排右三)及友人在潘玉良工作室,巴黎,1949 年
从这样一幅90年代华人女性艺术家在海外活动的图谱,进而对对历史中被忽略的、身处离散之间的生命经验的重新打捞,赛努奇博物馆对在法国的华人女性艺术的研究、收藏再次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也为当下对海外华人女性艺术作品的梳理提供了参照。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于1898年向公众开放,不仅是法国,也是欧洲重要的亚洲艺术博物馆。赛努奇博物馆馆长易凯(Éric Lefebvre)的分享提供了华人女性艺术家过去一个世纪中在法国活动的剪影。

1414
方君璧,《武夷山的晨雾》,1980 年,方君璧捐贈,1984年
屏幕截图 2024-10-28 214720
潘玉良,《坐着的裸女》,1953年,巴黎赛努奇博物馆馆藏,该幅作品为赛努奇博物馆收藏的第一幅潘玉良的油画,1958年由郭有守、周麟、费柳丽捐赠
1919年五四运动后,许多中国女性通过留学机会来到法国,她们不仅接受了西方的艺术教育,还参与了当地的艺术社群,比如法国中国艺术家协会。尽管她们曾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只有少数女性能坚持从事艺术创作,如方君璧在风景画方面对中西结合的实践,潘玉良在中国与法国之间展开的跨国工作和在描绘女性身体方向上的探索。她们的作品不仅传递出跨文化背景下的身份困境和女性主义意识,也让观众看到了离散女性艺术家在中西文化寻找自身艺术语言和文化身份的尝试,以及在现代艺术史中的独特贡献。近年来,赛努奇博物馆也在继续拓展对当代艺术的收藏和展出,并在2021年邀请艺术家沈远完成了作品“记忆碎片” 的委任创作。

屏幕截图 2024-10-28 214909
沈远,《记忆碎片》 ,巴黎赛努奇博物馆,2021 年
当我们讨论“消失的女性艺术家”时,不仅需要在历史的场域中被重新打捞,也仍需要正视其在当下仍所面临的行业壁垒和局限,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女性艺术家的能见度和行业支持已经有了新的变化。据调查,法国的视觉艺术领域男女平权一直在改善,2021年法国国家当代艺术基金(Fonds national d’art contemporain)收购的女性作品占52%,2019 年占47%。地区当代艺术基金Fonds régionaux d’art contemporain收购的女性作品在2021年占47% ,2019 年为38%。对此,易凯指出:“说到我们所收藏的女性作品,确实我们的共同记忆是需要被这些数字带动,它其实可以提醒我们,我们的收藏当中确实有一定数量的女性作品,但我们叙述历史的方式可能是不完整的。我们去关注这些数据的时候,也可以更好地作研究”。而沈远则指出:“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说明女性艺术家变得越来越重要成熟。我刚来法国的时候,每个展览都有规定要有三分之一是女性艺术家,这样才是政治上的正确。因为这种有意地支持女性,给她们了一个平台和话语权,让她们发挥和锻炼自己,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也越来越成熟,并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1717
尹秀珍在莱茵河畔通过作品《洗河》进行社会参与式艺术实践。图片致谢黄凤祝博士
屏幕截图 2024-10-28 215114
张蕾正在布展场域特定装置《自然的属性》。图片致谢黄凤祝博士
我们同时也需要正视海外华人女性艺术家的潜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人女性艺术家如何在一个全球的流动的身份和环境下,面对离散、超越离散,建立新的精神栖居地。而也正是通过不断地回溯、走访,跨越代际间的对话和联结,更多的潜流亦将汇成浪潮。其中,秋韵提到了在“半边天”的展览中,两件蕴含“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哲思的作品,其中包括尹秀珍的《洗河》,艺术家从莱茵河中提前取水,冻结成冰,堆积在河岸边,然后邀请在河畔散步的路人一道用清水清洗冰块,直至其融化,以及张蕾在其场域特定装置《自然的属性》中,以一种看似”徒劳无功“的姿态,将来自于树木却无法再回到自然状态的4500双筷子“夹”在了妇女博物馆前院的树枝上。“这两件作品都打破了“人-自然”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维方式,更进一步的是要打破这种思维方式中暗含的‘主宰-服从’的传统统治关系。”

在这样一次跨越百年的对话中,既是一次从中国本土的再次出发,了解不同代际女性艺术家的思想发展与艺术探索,发现“她”与“她们”的轨迹与命运,也希望在新的世纪之中,重新建立华人女性艺术家的艺术联结与文化认同。来自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女性艺术潜流,流淌到世界的不同地方,在水面下涌动、接续,从未断绝。

近年来,《艺术新闻》持续关注全球华人女性艺术家的流动,在2023年创刊十周年之际,《艺术新闻》邀请10位女性评论人从绘画、雕塑、影像、科技艺术,乃至性别流动等研究方向出发,将目光投诸于全球当代艺术范围内的百位华人女性创作者,包括此期特辑邀请的多位年轻评论人在内的女性知识工作者与艺术实践者的活跃,也汇合成新的的女性智识声场。

1919
“逐浪潮汐——离散华人女性艺术家群像”
《艺术新闻》年度女性艺术特刊
延续2023年“因她之名”华人女性艺术特辑拓展至海外的视野,在2024年度的女性艺术特刊中,《艺术新闻》再次看向女性华裔移民与离散艺术家群体有关性别与文化身份的创作,以及海外艺术机构对于华人女性艺术的展览与研究,希望由此进入海外当代华人女性艺术家的迁徙路径与行动网络。这本女性艺术特辑从新一代女性艺术家的离散叙事出发,在《逐浪潮汐:离散华人女性艺术家群像》一文中,作者卢川绘制了一张当代华人女性艺术家的游牧版图,评论人陈嘉莹所撰写的《离散美学:自我与历史的协商之路》则上溯到华人女性艺术家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谱系与浮现的美学语言,数字艺术研究者黄韵奇则以《虚拟身体可以更自由吗?再造数字空间的自我与性别文化》重思艺术家在虚拟空间中创造数字分身与身份意识的重塑。

不断接续的创作、书写与编织,正在将历史和现实的女性艺术潜流汇成浪潮,潮汐涌动之时,正在浮现出一幅新的华人女性艺术家群像。

2020
“目:中国境象”展览现场,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24年 © Photo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Audrey Laurans.

Art Forward!: 第二届超媒体艺术节以奥运为引,唤起对艺术未来的多重想象

一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起人、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1863-1937)提出的富有远见的现代奥林匹克理念:艺术、启迪智慧、聚集思想、激发斗志,是为奥运的灵韵。“奥林匹克主义的最后一个元素,是艺术和精神创作比赛体现的美......为了尊严与进步, 我们必须让肌肉与思想永远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在130年后,巴黎奥运会将体育、艺术与文化融入城市剧场,在全城范围内启动了“文化奥运”项目,希望通过诸多主题相关的艺术活动,以更多元的形式打造出一场开放、参与性强、团结和包容的盛会。特邀巴黎插画大师于高・加东尼(Ugo Gattoni)创作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官方海报呼应了“Games Wide Open”的口号,同时强调出本届奥运会的一个特别目标:将体育带进城市。巴黎奥运会同时还邀请了7组艺术家创造了14幅奥运艺术海报,以艺术家个人风格化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奥运与艺术的表达。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