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潘岱静的感官复调:我即是我所处的空间

Oct 18, 2024   撰文 肘力 编辑 叶潆、姚佳南
屏幕截图 2024-10-18 102613

“潘岱静:Mute”,展览现场,慕尼黑艺术之家,2022-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2024年第12届德国国家美术馆奖(Preis der Nationalgalerie)首次同时颁发给四位活跃在柏林的艺术家,其中,潘岱静为首次获得此奖的中国艺术家。同年间,她于慕尼黑艺术之家(Haus der Kunst)举办个展“Mute”,新作《After Fugue》目前正在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Hamburger Bahnhof-Museum für Gegenwart-Berlin)国家美术馆奖联合展览中展出。本月,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宣布潘岱静入围第三届希克奖(Sigg Prize),将于2025年9月在M+“希克奖2025”展览中展出其作品。

2
潘岱静,摄影/Dzhovani
潘岱静1991年出生于贵阳,2012年前往旧金山旅居两年,自此开始她自学的创作生涯。2015年开始,潘岱静活跃于柏林,通过对建筑空间的介入,运用包括影像、声音、行为表演、装置、灯光等媒介,将自身的具身经历与对社会的观察转化到她塑造的精神空间之中,触碰人藏于皮肤之下的情感。她关注人类共通的语言,比如爱和痛苦;她擅长在创作中制造亲密与不安感,其作品展演的建筑内部就如她肉身的延伸。

如诗人诺埃尔·阿诺(Noël Arnaud)所说,“我是我所处的空间(I am the space where I am),”[1] 潘岱静的所在也参与塑造了空间。建筑不仅可被视作人类躯体的外化,也可以被看作是心灵对身体空间的投射。心灵的体验被转化为身体与建筑为一体的感官震荡。这种体验可以用建筑现象学派学者尤哈尼·帕拉斯玛(Juhani Pallasmaa)所提出的建筑“氛围”(atmosphere)[2] 来尝试理解。存在于人类潜意识,氛围包含了人类在能够运用理性思维理解事物前,身处空间中所有境况的感官体验,包括气候、味道、声景等等。某种程度上,就如潘岱静所欣赏的作家残雪,她们所建构的作品是一种氤氲缭绕的“氛围”,激起人们早已积累在体内的具身图像。

唤醒静物:空间之内通向身体内部

“音乐具有与生俱来的抽象性,历来被视为与建筑最接近的艺术形式。然而,电影比音乐更接近建筑,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时间和空间结构,而是因为建筑和电影都表达了(被)赋予生命的空间(lived space)……这两种艺术形式都定义了存在空间的维度和本质;它们都创造了生活情境的体验感。”[3] 尤哈尼·帕拉斯玛的建筑理论巧妙地揭开了潘岱静从旧金山接触声音创作,到后来涉及空间与影像创作,如今更投入于电影制作的创作轨迹。时间与空间交叉的流动体验在她的创作上是必需的。在2024上半年慕尼黑艺术之家的个展“Mute”中,潘岱静在展览准备前期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其建筑结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验性的空间介入。慕尼黑艺术之家是史上第一个受纳粹党委任而建的大型建筑,1937年曾用于展出表达纳粹意识形态的艺术作品。二战后,美军曾占领此地用作军用餐厅,直至1946年,艺术之家才再次被用作展览场地。建筑整体使用石块搭建而成,被认为是极权主义的古典风格。不受建筑空间实际功用的束缚,潘岱静有意在空间内部逐一安上提供生命机能的部件——移动影像、声音、行为、灯光与装置,重塑建筑的生命形态。空间里安装了约50件作品,但潘岱静的创作过程不是从某一媒介先开始,而是先感知空间,再进行整体有机的设计,不作线性叙事,更偏向水墨画一般的留白,在其中埋下诸多伏笔,等待行为表演者、观众与作品一起自然生长。

3
“潘岱静:Mute”,展览现场,慕尼黑艺术之家,2022-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在慕尼黑艺术之家这个与外界严密隔离的空间里,潘岱静埋伏了巧思在灯光上。相比于美术馆内其它空间,“Mute”的展览空间屋顶被打空,自然天光透过斑驳的玻璃屋顶洒落在无灯的空间,与透过窗户从户外打进来的人造灯光相融共存,同时也让空间的骨骼清晰地袒露在观众眼前。在表演之夜,安装了动力装置的悬挂钢架在灯光的照耀下,制造出了整个建筑左右摇晃和倾斜的错觉。这个空间醒了,连同里面的人一同被唤醒。有时一度给人一种地震或空袭的虚幻恐惧,这种极度私密的情绪体验因个人经历不同而异。正如帕拉斯玛所说,“艺术家构想的建筑直接反映心理意象、记忆和梦想;艺术家创造的是心灵的建筑。”[4] 我们的身体反应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心理空间。

44
“潘岱静:Mute”,展览现场,慕尼黑艺术之家,2022-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在“Mute”的表演之夜,观众一开始在人群之中并无法分辨出表演者,他们与所有人在一起,看起来是那么地和谐。而当他们开始表演时,表演者之间散发出的氛围带着抽象的忧伤、抽离和空虚席卷而来。他们之间的行为曾经那么亲密,而后又那么疏离。潘岱静设计的现场表演,多数是带出层叠的抽象情绪,而非一些具体的情景;但其共情效果是强烈的:无所适从、恐惧或触动,以及其它种种混杂的情绪。

潘岱静希望当她带来对当今人们所处的极端环境与苦难的警醒时,也能同时给观众带来希望与韧性[5]。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潘岱静说道,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人需要勇气去面对一种不舒适或者痛苦,现在人们日常接收了过多的信息,需要通过麻木自己进行自我保护。这也是当代哲学家韩炳哲所观察的当代生活:人们活在同质化的地狱,却躲避能使自我成长的否定性。“只有在彻底的分裂中找到自己,心灵才能获得其真相。只有裂隙和痛苦的否定性才能使心灵保持生命力。”[6] 在潘岱静的作品中,撕裂理性的力量偶然会露出这种微妙的裂缝。

55
“潘岱静:Mute”,展览现场,慕尼黑艺术之家,2022-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人声对于潘岱静而言是一种乐器。“人声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我觉得每一个个体都是很独特的,很平等,平等在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一面,独特的经历、独特的感受、独特的痛苦、独特的挣扎,我对这个很好奇。声音也是非常独特的,在声音跟时间的关系中,声音不会变老,它只会更成熟。人声作为一种乐器,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能性,这令我很好奇。这种好奇心促使我通过这个不断地去发问。”潘岱静说。人体发出的声音实际也对应了人体内部的空间。物理意义上,由胸腔与其它器官协作的空隙,声带共鸣将内部空间吐出后与外部空间连成一体。在“Mute”中,偌大空间里回荡的声音渗入观者的皮下,不断亲吻低挂麦克风的表演者,发出痴痴的低喃或是耳语,瘙痒着观众的心,逐渐充盈着空间的空白。人声天然携带情感,胁迫着人的理智空间,心理与身体空间互相吞吐后重组,如同迷宫。无数的空间环环相扣,无限循环。

当人沉浸在情绪之中,一个瞬间,表演者陆续向着光逃逸,观众紧跟其后。观众的身体随即遭遇赤裸的射灯,冰冷的空气与入夜的天。最终,观众抵达户外。在建筑空间外部,艺术家放置了多盏大型射灯,仿造无法醒来的梦境般的刺眼光芒。表演并没有设置明确的结束,艺术家通过一系列真实的身体感知,把人从梦境中无言地引回现实——但氛围说话了,所有人读懂了沉默。这是潘岱静独特的艺术语言。她的词汇散落地飘浮在空中,只等着观众呼吸进身体后呼出,便成了每个人的话语。

无限:迷宫与时间材料

66
“潘岱静:After Fugue”,展览现场,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2018-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Mute”在质地较为冰冷的空间内进行,而目前在柏林国家美术馆展出的“After Fugue”则相对“温暖”。潘岱静用红色毡布覆盖整个展览空间,制造出一种流淌在身体内的、暗潮汹涌的私密感。红色毡布上有几处被割开,展露出了管道的内部空间,像是空间之肉被剖开展示。当观众习惯了空间的黑暗后,在不同的角落里便开始浮现出一些人类生活的痕迹,比如放在天花板管道旁的两瓶喝过的水,如情书一般卡在天花板的照片,以及窗帘留下的一条光缝。光是时间的指引,它告知人类所处的真实时间维度。这条光缝是艺术家留下的一条真实现实与建构现实之间的缝隙。潘岱静说,“在夏天,往从这条缝看向窗外,有光在动,树叶被风吹动。虽然人走进了一个内脏感的空间,但实际它也通往更大的世界。我很喜欢这种无限(infinity)的感觉。”

类似地,在形容2023年奥地利格拉茨当代艺术协会(Grazer Kunstverein)的展览“Until Due Time Everything is Else”的同名艺术家书时,潘岱静提到,这本书是五轨影像《Grief Lessons》的第六轨影像,也是影像的残留物,“当人翻书时,里面的图像就成了模拟影像……拍摄时的身体经验和翻书的身体经验是很雷同的,”她说。翻书这一动作,不仅将二维转变为空间,且涉及翻书当下的光线、时间、味道和触觉。她看待不同的媒介似乎都天然地携带着对“氛围”的偏执。

77
“潘岱静:Dry Score”,展览现场,奥地利格拉茨当代艺术协会,2021-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在“After Fugue”的单屏投影影像中,点燃的火光温暖了房间,影像中的空间则是展览“Mute”的发生地——慕尼黑艺术之家。在慕尼黑艺术之家展览里,则只能看见燃尽的蜡。这是一场完美的倒叙,将人从“After Fugue”的体感拉回到在“Mute”的体感中。影像空间的微妙之处,是观众会把自身身体融入其空间中。人在物理意义上尽管身处一地,精神也可能身处他地,这是人类想象力的无限性。潘岱静的创作一直以来都是连续性的,她喜欢通过反复利用、重组作品,探索多重回响的可能性。潘岱静很喜欢弹古琴那种与山对话的全然融合之感。尽管古琴无言,只有几个音符,但山间会返还无数的回响。“就像在自然界里一样,万物中总有一些事物,是可以从中产生变化的。”[7] 她开放给观众的想象空间就像是掷石掀起万重浪。

88
99
“潘岱静:Tissues”,表演现场,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2019年。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欲望、梦境空间与对时间的感知,也是潘岱静反复地在建筑与影像空间里探索的主题。除去蕴含时间性和温度的光和火以外,水作为在弗洛伊德、荣格和拉康等人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常被用作潜意识、欲望和恐惧的象征[8],同时隐喻着深不见底的心灵深度,也是潘岱静介入空间时反复使用的物质。潘岱静从2019年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进行的歌剧《Tissues》已经开始用水进行实验。“Mute”中作为装置出现的水缸,以及渗着水迹的浴室空间,也延续了这一意象。尽管她的作品并不使用大量理论文本作为其内容,但她所阅读的文学、哲学、精神科学与心理分析学研究,对她的思考和创作过程提供了鼓励与共鸣。

心在之处即为家

潘岱静依赖身体直觉来创作。从小生活在被山包围的城中,潘岱静对空间与声音的感知方式从一开始就是宿命的,因为人的“初始知觉一开始就诞生于一个特定的文化空间场之中,并在这一空间场中被塑形,被纳入其结构化的逻辑之中。这样,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统就导致了不同的知觉结构。”[9]

她很早就对人与空间之间的比例差距有意识并感到好奇。她认为身体虽然渺小,但并不能束缚住身体与空间的融合。人对体外世界规模的感知是多变的。当人身处房间,人在心理上会认为世界在肢体可控的范围内;但当人处于森林或是层高极高的建筑之中,人心理所投射的自我则相对渺小。潘岱静生活在自然与现代化高楼共存的贵阳所意识到的,是人那可以被无限放大或缩小的心理空间。山林没有屋顶,人类的身体暴露在自然中,没有庇护所的保护,此时人的安全感来自于心理空间的建立。而人身处在建筑空间内,尤其是体量宏大的美术馆,人的体量与其相比而产生的渺小感,既像在宇宙之下的空灵,亦像回到母胎被子宫所包裹的安全。“人类构造空间的主要好处是,它为做白日梦提供庇护,保护做梦的人,让人可以安心做梦……空间是人类思想、记忆和梦最强大的整合力量之一。”[10] 潘岱静对世界的认知打破了这种人造的安全感,把人暴露在心灵的荒野,是危险且勇敢的尝试。她从不畏惧自己的空间实验失败与否,因为每一场展览获得的珍贵反馈都可以是她创作的养分,喂养心灵中更庞大的巨兽。

111
222
“潘岱静:Echo, Moss and Spill”展览现场,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21-2022年。图片来自大馆
提起“家”,潘岱静这样说道,“心在哪,家在哪。我的家在柏林,因为那是我一手打造的。我的朋友、我的街道、我的自行车、我的房子、我的工作室、我的家具……这是我对家的定义。在这之前我都是没有家的,都是‘被给予’的。”她是以感知为中心的人,感知是无限的,同时也是有记忆的,“从情感上来说,我没有想回到过去,但我会有一种亲密感,一种树的味道,街道的光线,食物对我非常重要。我是长到17岁才离开的,我是‘非常贵阳’的贵阳人。我很喜欢这种归属感,但不一定是乡愁。这种归属感我在柏林也找到了,但是是不一样的东西。”在采访中,潘岱静提到家乡贵阳某个摊位上卖的辣椒酱,以及城市气候给她带来的一种归属感与身份,“那是我成长的足迹,那是我的身份。我知道我从小就有这种感知。”

非艺术“科班”出身的潘岱静拥有某种自由,“我不在市场里面,所以我觉得这是我的自由。”她对“获得认可”的认知也与艺术系统里的规则并不一致,“我更感动的是莫名其妙的人给我发一封邮件,一个陌生人和我说,他/她正在度过人生中的艰难阶段,听到了我的音乐,看到了我的作品。这对我来说是认可。”作为独立艺术家,潘岱静没有画廊代理、赞助人、工作室,但她说,“我什么都没有,就是自己。”然而,对于现在的潘岱静来说,她并不觉得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就这么做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如果这座桥不直,就游过去吧。”

参考文献:
[1] Gaston Bachelard, The Poetics of Space (Boston: Beacon Press, 1969), p.137.
[2] Juhani Pallasmaa, “Space, Place, and Atmosphere: Peripheral Perception in Existential Experience”, in Architectural Atmospheres On the Experience and Politics of Architecture (Berlin: Birkhäuser, 2014),p.27.
[3] Juhani Pallasmaa, The Architecture of Image: Existential Space in Cinema (Helsinki: Rakennustieto, 2001),p.13.
[4] Juhani Pallasmaa, The Architecture of Image: Existential Space in Cinema (Helsinki: Rakennustieto, 2001),p.21.
[5] Sarah Johanna Theurer(ed), Pan Daijing (Leipzig: Spector Books, 2024), p.161.
[6] 韩炳哲,《他者的消失》,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第115页。
[7] 原文语境来自于:“在这种模件化的生产方式下,创意就又一次成了问题。组合与变化变得尤为重要。在这里,中国的文化技术与大自然有着相同的属性:‘中国的艺术家们……从来没有忽视一个事实,即大量地产出作品也是创造力的体现。他们相信,就像在自然界里一样,万物中总有一些事物,是可以从中产生变化的。’”(韩炳哲,《山寨:中国式解构》,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
[8] John T. Van Stan II, Jack Simmons, “A Psychoanalysis of Wet Dreams”, in Hydrology and Its Discontents (Springer Cham).
[9] 张尧均著,《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 》。崇文书局,2023年。第196-197页。
[10] Gaston Bachelard, The Poetics of Space (Boston: Beacon Press, 1969), p.6.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来自艺术家

正在展出

“德国国家美术馆奖”

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至2025年1月5日

即将展出

                                                        “潘岱静:Sudden Places”

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美国

2025年1月16日至7月6日

韩流汹涌:谁在推动K-Art新浪潮?

作为凭借电影、电视、音乐、流行文化在过去的30年里跻身世界文化软实力前列的国家,韩国打造的以“K—”开头的各类文化产品也在全球持续输出,而“K-Art”这一词条所代指的韩国艺术作为新受到国际关注的领域也在迅速发展。从在国际艺术世界中同样掀起“韩流”的韩国艺术家,到鼎力支持他们的国家及企业赞助;从当地数量傲人的私人美术馆和基金会,到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的多样的国立机构和艺术文化基金;从民间自发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团体,到非营利组织与替代性空间;从不同规模的各类画廊,到近年发展迅速的国际艺博会;从首尔到光州、釜山甚至济州岛,韩国当代艺术生态近年展现出蓬勃、多元发展的旺盛生命力。2022年,首届弗里兹首尔艺博会(Frieze Seoul)的开启为这座城市的艺术现场聚焦了更多国际目光,也联动起画廊、艺术机构与艺术活动,逐渐形成首尔艺术周。根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的数据,随着国际画廊的涌入以及弗里兹艺博会的到来,韩国的艺术市场规模在该年达到了1万亿韩元(约合7.82亿美元)。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