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吉本岗艺术中心:流转的生命之力,与西藏精神对话的当代言说

Jul 02, 2024   刘林
7aa8283a3ed0fe50c0b46feb6f10dedf周力,《我,我们》,铸铜,2024年,“周力:四季”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拉萨,2024年
1985年12月,在位于拉萨市的西藏革命展览馆,两场展览正在举行。从展馆入口进去,观众会发现右手边是名为“西藏概况”的展览——该展览是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的纪念性展览;左手边则是来自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即“ROCI中国”的拉萨站展览。为了举办这场展览,劳森伯格租用军机,将70余件作品运抵拉萨——值得一提的是,同机抵达的,还有供应拉萨市民日用的活鸡和大白菜。同样在1985年,贡嘎嘉措与其他青年艺术家共创了“甜茶馆画派”,开启了西藏当代艺术的篇章。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西藏当代艺术的发展没有停滞,相反,西藏当代艺术的发展与中国近40年的当代艺术发展历程是共时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在拉萨吉本岗艺术中心举办的艺术家周力个展“四季”,以及艺术中心成立以来举办的前三场内地当代艺术家的个展项目——分别是“杨冕:照见”“蒋晟:八万四千年”和“丁乙:十方”——并不像劳森伯格当年如飞碟一般,突然降临在这一片神秘、广袤的土地之上,而是这一持续性互动的最新现场。

周力在拉萨:四季女神的力量与慈悲

9cefe1c1186a014902090f55fe138d06周力,《镜影》,镜面玻璃、LED灯,2017年,“周力:四季”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拉萨,2024年;此处为吉本岗艺术中心东门,两侧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吉祥天母眷属四季女神中的冬之女神
“周力:四季”的展览概念源起于吉本岗艺术中心建筑内部的“四季女神”形象。在这间由古神庙遗存(藏语称“吉崩岗拉康”,意为供奉十万宗喀巴擦擦的神殿)基础上改造的建筑中,艺术家惊喜地发现空间四壁上绘有吉祥天母(藏语称“班丹拉姆”,在藏传佛教中拥有掌控自然万物、风霜雨雪权力的神祇)的一组眷属:镇守四方的四季女神。令艺术家感到惊奇的并不是女神的性别身份,而是面露忿怒相的女神传递出的力量。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新作中,周力回应了这一摄人心魄的力量,并由此重新审视自1988年以来“自画像”系列折射出的整个创作面貌,在如四季一般的轮回流转中,寻找创作与生命的全新突破。
53cca27bbb5a7018418f4def40c04f71周力,《尘埃之二》,布面综合材料,2023年,“周力:四季”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拉萨,2024年
“四季”是艺术家继2024年初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个展“光之玫瑰”后的最大规模呈现,在艺术家生涯早期具象绘画,“水与梦”“黑夜”“尘埃”系列作品之外,大部分作品皆是周力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如“西藏记忆”“镜影”“曼陀罗”系列等。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本次展览中,作品与展览现场空间的对话的强度被进一步提升。在由52根立柱构成、光线幽暗的非常规展示空间中,艺术家的作品需要在考虑保护古建的基础上工作。不破坏建筑结构是基本要求,展厅灯管设计亦需要符合古壁画保护的严格要求, 本次展览巧妙地调用了这一“弊端”,反过来凸显“光线”在作品画面中的位置,同时连接起艺术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光”这一意象的探索。林立廊柱的空间属性导致观众无法在展厅中获得足够观看距离这一缺点,亦因此被顺理成章地设计为一种艺术作品与建筑空间的共生关系,甚至提供了许多区别于以往的观看角度。
在谈及吉本岗艺术中心的展览项目时,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吉本岗艺术中心馆长和“醍醐”品牌创始人之一的盛立宇博士说道:“在进行展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获知艺术家对于这座建筑的态度,艺术家将如何处理这段历史?我们能不能在这座具有深厚历史的建筑所承载的文化‘根目录’上拥有一种共识?在这个基础上,你能够提出什么问题?”
8f209e934915fd070456ba3226e502cc周力,《西藏记忆:经幡之一》布面综合材料,2024年,“周力:四季”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拉萨,2024年
在展厅中,周力对于这些问题的回应都转化成画面中的色块,以及由层叠的光影显示出的晦暗轮廓中,例如在《西藏记忆·度母》(2024)以及“镜影”系列中,吉本岗艺术中心壁画中的“二十一度母”(又称多罗菩萨,有二十一尊,皆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与艺术家作品中闪动的形象形成镜映关系;又如,在“曼陀罗”系列中,描绘未来图景的“香巴拉之战”壁画,以及吉本岗所在古坛城(即“曼陀罗”)形态,亦被艺术家同构于作品的内容与气息之上。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作品中,艺术家使用了以青金石为原料的矿物颜料,这让艺术家的画面较之以前更加难以控制,但却因此让画面更加自由肆意。例如在《西藏记忆:经幡之一》(2024)中,在风中卷动的经幡、藏戏中陷入迷狂的舞者,以及艺术家在其中的体验,综合为画面中的看似异质的块面与线条形成的复杂整体中。
3352fd0873b3c73e703f962469060c5b周力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2024年

拉萨现存唯一坛城:

从圣地、变电站、

糌粑粮仓,到艺术中心

 “周力:四季”是西藏当代艺术的最新现场,在此之前,包括盛立宇在内所有致力于推广西藏当代艺术以及西藏文化的人士,已经在这片生态脆弱、氧气稀薄的广袤土地上耕耘日久。盛立宇说,“无论是在这里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有身体参与的部分,而不仅仅是对作为一种知识,或者作为一种历史和话语的对象来认识西藏,身体参与的部分会带来本真性的感受。”2014年,在完成了对藏地的深度访问之后,方堃、张俊彦、盛立宇三人在拉萨联合创办了旨在传播西藏文化的“醍醐”品牌,并在拉萨和上海分别开设画廊。在近十年中,醍醐举办超过30场与西藏当代艺术相关的展览。2015年,醍醐在台北举办“佛化万相”,在岛内引起强烈反响;2019年,醍醐与成都IFS合作,举办“发现喜马拉雅”西藏当代艺术展,在17天内接待了近20万人次观众参观;2020年,醍醐举办了西藏著名当代艺术家嘎德的个展项目,呈现了这位亲历西藏整个当代历程的实践者的创作。
1db327187a5eb35df9d3925cbe40bca8吉崩岗拉康,20世纪40年代,摄影 / Hugh Richardson
1ce27bea8f489b57ef1c2a915aadf661吉本岗艺术中心坛城式建筑模型,图片来自直造建筑事务所
2017年,醍醐获知拉萨政府部分正在组织修缮在拉萨历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古建筑“吉崩岗拉康”(拉萨现存唯一古坛城建筑),便立即参与到对这座浓缩了西藏建筑、艺术、历史精粹的古建筑的抢救工作中。“吉崩岗拉康”始建于18世纪,在庙址同一位置曾矗立着一座五层巨塔,建塔时打造了十万枚宗喀巴形象的擦擦,装藏于塔中[“吉”(རྗེ་)是对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宗喀巴的敬称,“崩”(འབུམ་)是藏语的“十万”,“擦擦”(ཚ་ཚ),脱模泥塑佛像,“吉崩岗”因此得名];19世纪末,巨塔垮塌时,西藏当地政府在塔基上新建了三层立体坛城建筑,同时用作抵御英军入侵的堡垒;20世纪初,日益衰败的吉崩岗拉康曾一度作为拉萨最早的变电站使用;解放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吉崩岗拉康遗迹都被用作拉萨粮食局的粮仓,不过恰恰因为这一遭遇,让堆满糌粑的建筑内壁中的清代壁画得以在文革浩劫中幸存。在包括西藏著名建筑师木雅·曲吉建才(西藏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直造建筑事务所水雁飞在内的人士参与下,吉崩岗最终得以完成翻新。醍醐获得对于建筑空间的运营权后,进一步将其改造成可供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艺术机构。
IMG_3023吉本岗艺术中心外廊中的“香巴拉之战”壁画
2021年7月,吉本岗艺术中心正式成立,开馆展“生长中的古城”围绕吉崩岗建筑中现存以及经过修复的壁画与建筑构件进行系统呈现,并在开幕期间举行“生长中的古城——古城保护与文旅创新论坛”,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西藏大学等高校文化产业专家齐聚拉萨,讨论古城保护与文旅创新话题。2022年至2023年间,艺术中心陆续进行艺术家丁乙、杨冕与蒋晟个展项目,从过往在中国内地推介西藏当代艺术,转向将内地活跃当代艺术家邀请至西藏的方式。

以当代艺术为切入点,传播西藏文化

虽然是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切入,但盛立宇强调,醍醐与吉本岗艺术中心真正关注的,不仅仅是当代艺术,他们真正试图去传播的是“西藏”(或泛喜马拉雅地区)精神领域的复杂性。法国著名藏学家石泰安(Rolf Alfred Stein)曾在《西藏的文明》一书中提及,“(在藏地)我们基本上到处都可以发现各种不同环境的并存,它赋予了西藏社会一种共同特点:一种双重的形态学既影响了这一社会的不同民族集团,又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盛立宇表示,拉萨这座城市在过去1300余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文化地质,包括信仰、宗教、民俗、地缘政治,当代艺术只是无数层信息叠加中的一个切面。“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我们都希望可以作为一种开放系统。拿热力学第二定律来比喻的话,那么在一个封闭的、不受外力作用、‘内卷’的系统中,那么这个系统必定是会变得越来越缺乏活力。”对于醍醐与吉本岗艺术中心来说,他们将自身工作的本质视为信息的交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将西藏当代艺术家以及西藏文化介绍到外界,还是将内地的艺术家邀请到西藏来,实际上都是此种信息交换。在这种交换中,自然会有新的可能性涌现出来。
23442790ef8a0f357169fd9d90f51e8e
88a912bc0f2e30bf33e37e6e418cbe3d上图:丁乙,《⼗⽰ 2022-8》,亚麻布面矿物颜料、色粉、木炭,2022年;下图:左:丁乙,《⼗⽰ 2021-28》,椴木板上丙烯木刻,2021年;中:丁乙,《⼗⽰ 2022-1》,椴木板上丙烯木刻,2022年;右:丁乙,《⼗⽰ 2021-29》,椴木板上丙烯木刻,2021年。“十方:丁乙在西藏”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拉萨,2022年
正因西藏的复杂与难以言说,那么以当代艺术来切入对西藏本身的理解就先天拥有一种自由,因为和藏地弥漫的宗教气息一样,艺术往往亦为人们提供认知世界的超验方式。“邀请内地艺术家到拉萨(吉本岗)驻地创作”这一行为本身也因此成为实现激活信息交流强度的手段,同时也让它区别于一般的在地性委任创作。吉崩岗——拉萨——西藏——喜马拉雅,这一精神空间作为前置条件是不可回避的,这一条件中蕴藏的思想资源、图像资源、空间资源以及其它精神资源,要求艺术家拥有进入资源并与之共融的能力,作品的强度只有触及上述资源中蕴藏的多维度,其在藏地出现的必要性才能得以自洽。这对艺术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这种高强度的实践,实际上正是当今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极其稀缺的部分。
cef4d24e05e20ed3806ae48d76ffe288杨冕,《CMYK-夏鲁寺五方佛东方阿閦佛》,布面丙烯,2022年,“杨冕:照见”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拉萨,2023年
当被问及本地观众对于吉本岗艺术中心所举办展览的反馈时,盛立宇提到了此前有喇嘛在观看嘎德作品中“米老鼠擦擦”后的反应。在那件作品中,艺术家将藏族传统神像与米老鼠的形象进行结合,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非常离经叛道的做法,但在西藏本土文化蕴含的“当代性”因素的背景下,这一行为并非不可接受。藏地,作为历史上沟通中国内地与南亚的走廊,长期吸收来自周边的文化因素,最终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文化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对于事物的理解往往先天带有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再比如艺术家宋冬1996年在西藏的行为作品《印水》(内容是艺术家以冥想之姿坐在拉萨河浅滩,拿一枚刻有“水”字的印章盖印奔腾的拉萨河水),在藏族人的宗教生活中就能够找到原型,即“水擦擦”,信众会用擦擦模具在圣地或清净之地的水面上拓印(“打擦擦”),为水中生灵祈福解脱。在藏传佛教中,金木水火土,皆可制成擦擦,这一点似乎也让劳森伯格使用各种现成品创作作品的方式产生了连接。

新的破局的可能性?

e3a27f0c2dff5d2eca578bdbbf838f5f“聚沙为塔——吉崩岗拉康文物回归特别展览”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拉萨,2024年
除了当代艺术实践,吉本岗艺术中心亦在古建筑修缮与研究、藏族非遗挖掘与保护等领域倾注精力。在“周力:四季”开展前一个月,吉本岗艺术中心还举办了“聚沙为塔——吉崩岗拉康文物回归特别展览”。在开馆早期,艺术中心只在修缮过程中发现了三尊残破不齐全的擦擦,难以就此进行深入研究。2023年末,收藏家吴建磊先生和吉崩岗社区居民欧珠先生向吉本岗艺术中心捐赠3000尊擦擦,其中大部分正是“十万宗喀巴”擦擦,对于梳理古建文脉、恢复其完整面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艺术中心邀请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与中国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系共同合作,对这批擦擦进行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它们不仅仅是西藏浩瀚擦擦图谱中极为罕见的形制,同时亦能起到对吉崩岗拉康的历史进行纠错的作用。“聚沙为塔:吉崩岗拉康文物回归特别展览”正是围绕这3000件持寿宗喀巴形象擦擦展开的展览。盛立宇还表示,吉本岗艺术中心正着手出版一本关于吉崩岗拉康保护性改造的专著。
525633bbe6df2e71e0dc1ec25b5a16c8“蒋晟:八万四千年”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拉萨,2023年
2024年第四季度,吉本岗艺术中心将邀请当代艺术家徐震举行个展,后者的创作始终充斥着对于全球范围内不断迭代、进化中的混杂文化符号的戏谑,正与西藏自身文化中不断展现的复杂性契合。盛立宇说:“中国当代艺术走到今天这一步,属于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是什么?或者说属于自己的’语法’是什么?我认为需要一些艺术家去思考并进行回应。”在“周力·四季”的展览前言中,盛立宇这样写道,“画家必须走到自身原有的对立面去,去‘辩证’自己,挑战甚至颠覆自己。”正像艺术史学家高名潞曾经对劳森伯格在北京的巡展所做出的评价:“在中国画家正苦苦寻觅新观念而窘于思维空间的狭窄之时,它无疑是一股新鲜空气。”那么在40年后,西藏当代艺术以及西藏本身的高度复杂性,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破局的可能性?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吉本岗艺术中心提供

正在展出

周力:四季

吉本岗艺术中心,拉萨

展至8月25日

在“表面之下”穿透现实:第55届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揭幕

7月1日至9月29日,第55届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以“表面之下”(Beneath The Surface)为主题在法国东南部城市阿尔勒举办,通过“震荡和动荡”(Tremors And Tremoil)、“精神”(Spirits (YŌKAI))、“痕迹”(Traces)、“平行”(In Parallel)、“重读”(Rereadings)等版块近60场展览,以摄影为媒介,打开认识世界的多维视野。
半个世纪以来,这个由摄影艺术家吕西安·克雷尔格 (Lucien Clergue)、作家米歇尔·图尼埃(Michel Tournier )和历史学家让-毛里斯·鲁奎特 (Jean-Maurice Rouquette )于1970年共同创立的活动一直将摄影艺术带入夏日人们的中心视野,并已成为全球摄影界的标志性盛会。在摄影节举办期间,本地从12世纪教堂至19世纪工业建筑的多处历史保护建筑将作为展览场地对外开放,为在此展出的作品赋予独特的在地语境,同时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打开城市探索的丰富渠道。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