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Science)拉丁文本义为“学问”,而在中国的文化逻辑中,“学问”是对“天人之际”的究极发问,天地与人事的相关性内在于一切学问之中。近代由日本转译而来的“科学”更多指向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都·孔德确立的“分科之学”,知识在分类中得以细化,同时也受限于分支本身而难以回到知识整体。由中国美术学院自2020年发起的“天问”,正是试图在寻找人类知识共同体的尝试中,重新确立人与天(时间)之间的天人之际。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星丛”展览现场,2023年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活动现场
12支跨学科团队奔赴世界各地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寻访世界地图
2023年的整个夏天,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12支跨学科团队奔赴世界各地,在“禄丰恐龙墓穴-亚马逊丛林-旧金山硅谷-冰岛火山口-米兰达芬奇故居-莫斯科工人俱乐部-大麦地岩画-延安杨家岭-日本桂离宫”等12个核心现场,寻访艺术背后的文明史和人类学意涵。11月10日至11月13日,这一寻访的成果以“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系列学术活动的形式在最新启用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呈现。“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将人类文明视为超越时空局限的整体,以中国美院各特色学科的12个艺术人文方向“时间-山水-设计-媒介-器道-文字-影像-文艺-科幻-园林-艺术-学问”,对应自然和社会科学的12个大人文方向“生命-流域-社会-技术-信俗-文化-历史-国家-遗迹-时间-教育-天下”。
“时间·生命 深时的巨石-寻访星宿龙”纪录片影像静帧
“设计·社会 社会方案与宇宙映射—寻访呼捷玛斯”纪录片影像静帧
在承继“天问2020:世界观的对话”对学问统一体的架构和对普遍性问题关注的基础上,“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更加侧重社科与人文问题,尤其针对近代学问在分门别类的趋势中受限于分支本身,而难以回到本体的现状。“天问”项目追问“什么是分科之学的统一之道”,以人文思想为“天”,以社会行动为“地”,在学院内外建立思想与行动间的“互鉴”。在此基础上,实现跨学科乃至跨时空的“隔空互鉴”,探讨“什么是人机共生文明中的艺术”以及“如何在一个艺术院校中建构有为之学”等核心问题。
在谈及整个项目的出发点时,“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的总策划人之一、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院长姜珺教授表示,“天问2020:世界观的对话”是其对交叉学科所作的一次“建构性”的尝试。“建构性”(constructivism)也被翻译为“构成主义”,但是后者并没有将建构性中蕴藏的社会主义设计者的初心准确的呈现。将“构成主义”理解为形式,将艺术与政治割裂开,忽视了其对社会积极的介入。“天问”项目的核心在于构建学术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的基础上,大学就成了可供自己终身学习的以应无穷的学术架构。
“文艺·国家 历史的动能与潜能—寻访1938”纪录片影像静帧
“园林·时间 时间的承载与形状—寻访千利休”纪录片影像静帧
因此,在“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极为宏大的叙事并注定极度复杂的框架背后,必须使用一种关于人类知识整体的本体论方法。正像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原道》中对于“文”的追根溯源——从本质上把握人类文明及知识总和,便不至于让我们陷入语言中心主义的陷阱之中,这也正是中国美术学院9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主题“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的用意。姜珺将“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系列学术活动称为“反应堆”,在构建起这样的反应堆后,便可以在庄子所谓“得其圜中,以应无穷”的自行运转的方式下达到不言之教与无为之学的理想状态。
“大人文”与“小人文”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的近期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大书”、“大片”、“大展”及“大事”,具体来说是一本正在编撰中的1000页的专著,12部来自不同寻访团队的纪录片,汇集360件“互鉴性”作品的展览以及持续近一周的系列大型学术活动。其中,“来自世界的报道”影像行动发布会暨“星丛”大展率先呈现。前者将12个团队的12支纪录片(预告片)集中放映,“星丛”大展则以上述纪录片为核心,并以360件互鉴性的作品与“旁通”的知识图谱,展示12组团队寻访核心文明目的地的框架性成果。其中,由“社会方案与宇宙映射——寻访呼捷玛斯”纪录片延展出的新书发布会以及“蒙太奇与潜隐的情念——寻访爱森斯坦”学术对谈活动亦同期举行。在此基础上,“总目录”活动则将邀请不同团队中的嘉宾共同探讨与分享寻访过程中的研究与发现。最后,在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还将举办名为“夜航船”的对谈活动,届时12个帐篷将出现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校园内,邀请在校学生与不同团队的策划者直面交流。
“天问2023:总目录”学术论坛现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致辞
“天问2023:来自世界报道”发布会,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院长姜珺主持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系列学术项目分论坛“路边野餐”论坛现场
为什么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12支团队及其代表的方向与议题?姜珺谈到了“天问”项目中的“周天”概念,在“周天”之下,需要覆盖“大人文”与“小人文”,“大人文”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小人文”则体现在在具体的选择上,“天问”策划团队结合了中国美术学院自身的优势学科,最终将关注的重点锁定在山水、器道、园林、汉字、媒介、设计、影像等12个主题上,最后形成了大小人文组成的天与地的关系,即“经天纬地”。参与寻访的团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院青年教师,二是被称为“行动委员会”的专家(以青年学者为主),以及由在读研究生为主的学生群体。
文明互鉴的叙事经纬
在“星丛”展览的现场,12组团队的纪录片作为核心,180对互鉴性的作品构成360件作品的星丛网络,由AI制作的不同时代、领域的人物在12个圆形小展场中对话(展期结束后,这些作品会被散布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校园内)。在展厅中央,12组团队的研究成果被以知识图绘的方式呈现,它们遵循德国艺术史与文化史学者为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的“好邻居”原则(law of the good neighbor),在12个方向内部形成了互鉴性的叙述经纬。姜珺说到,“瓦尔堡认为艺术史研究一定要涉及科学史、社会史以及自然史,只有在这之间形成旁通,艺术人文的谱系才又可能被建构起来,‘好邻居’就是一种跨学科的建立旁通的体系。”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星丛”展览现场,2023年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星丛”展览现场,2023年
在展厅中,我们很容易在不同团队的主题之间发现一些共性,“时间”、“园林”、“蒙太奇”等字眼反复的在不同单元之间跳跃。例如,“深时的巨石——寻访星宿龙”与“世界的尽头——寻访失落的大陆”中对于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 Macfarlance)提出的“深时”(Deep time)概念的关注;“并非冷漠的大自然——寻访马孔多”、“个人计算机与反文化——寻访1960年代”和“分科之学的统一之道——寻访轴心时代”对于人类知识共同体的讨论,对呼捷玛斯所代表的社会方案及宇宙映射和爱森斯坦提出的“蒙太奇”对于革命和叙事的重新定义,以及对女修院瓷和无字天书共同反应的关于书写/图案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等等。但是这些分类并不能掩盖这些议题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甚至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同的团队之间亦会形成超越性的链接,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具开放性的思考。
“文明如果是经纬天地,那么经纬能不能成为一种方法?如果不探讨天地之间的相对关系的话,你是没有办法得到时间,那么你的时间就会发生重大危机。确立了时间的观念,再由此经纬构成人类文明。人类文明之初是关于授时的。时间贯穿12个团队始终,从深度时间中的星宿龙到园林,时间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叙事。在这种叙事中,时间就是经,12个团队就是纬。实际上,再说开去,不管是通过深时的观点,通过蒙太奇的观点,还是通过时空折叠的观念,又或者宇宙主义的观念,还是控制论的观点,这其中就形成了一种‘互鉴’式的观看与理解世界的角度。”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星丛”展览现场,2023年
姜珺提起了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他本人直接参与其中的“时间的承载与性状——寻访千利休”团队在日期间遍寻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发现由前者门生前川国男等人基于柯布西耶在1930年代未能实施的方案(“可生长美术馆”)建造的国立西洋美术馆,与前川国男的重要弟子丹下健三(以及“丹研系”)等人提倡的“新陈代谢”运动几乎处在同时代,这就不禁让人联想到这些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旁通”式的联系,正指向保罗·欧雷特(Paul Otlet)的mundaneum(世界的目录)计划,前者认为将世界、自然、人类、社会、历史、地理呈现为一种三维语义空间是可行的,实际上就是世界的数据库或档案库——这与“天问”试图建立的人类知识共同体的愿景是一致的。
“Inter-World-View,
跟这个世界谈谈”
对于“天问”项目在未来的长期计划,姜珺表示希望真正将其做到全球联网的程度,将其制度化和机构性。同时,也在中国美术学院近年提出的“乡土学院”的基础上,将大学的现场开辟到基层去,将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一、二年级的教学纵向打通,结合中国的真实问题与现实矛盾,并不断的与外部实现链接,从而形成“乡土国际”的广袤腹地,并与后者实现互相使用与共享的机制。
“天问:文明的互鉴”“星丛”展览现场,2023年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星丛”展览现场,2023年
“这样的话大家就可以相互到对方的后院里去看”,姜珺戏称道。他提到了“离岸”这个词,“要做成这件事,实际上需要体制内外共同努力,完成充分循环,要在地,也要离岸。因为我们身处世界上的各个不同时空之中,在离聚过程中不断对话才能产生互相激发的效果”。“路边野餐”和“夜航船”,以及此前已经在成都与刘慈欣发起的“世界科幻大会”联合制作的“林中路”项目(将在2023年12月发布),都是试图将“天问”项目延展到无限的共时性之中,无论专著、影片、展览、论坛,所有内容都将在这种互相激发产生的复杂经纬中变成一场无限的展演。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所说,“天问”的英文标题是Inter-World-View,既是“世界观的对话”,又是interview the world——跟这个世界谈谈,也就是“天问”。这是一个长期计划,通过这个计划,中国美术学院尝试着在世界文明史的大视野中重新思考艺术教育的大本大源问题,从而领略“在自然世界的最远处,宇宙的造化无穷无尽;在人类精神的最深处,创造的秘密生生不息。”
撰文/刘林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