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播下种籽,孕育永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向山学园”圆满结课

Oct 29, 2023   TANC

1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Seeds Project: Education Program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由《艺术新闻》发起,该教育计划在2023年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开启的“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圆满结课。“永续之籽”教育计划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该计划由CHANEL特别支持。

640

640-1

 

640-22023年10月14日至16日,“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之“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在中国美术学园象山校区校园内开课

在10月14日-16日为期三天的共学体验中,六位活跃于国际生态思想与艺术实践、可持续性设计以及生态学研究领域的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思想家与科学家组成的共学导师与入选学员一同展开了学习与交流,三天的导师课程在当代艺术实践与策展、传统园林当代建筑中蕴含的自然观、生态学在地考察、生态政治与美学中不断推进:10月14日,艺术家与生态艺术教育者郑波的课程“生态亲情”与生态艺术研究者和策展人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的课程“如失至亲——对自然的爱与失去”,分别从艺术家与策展人的角度,解读了人类与自然之间何以建立情感联结,并将之付诸艺术实践;10月15日,艺术家与中国传统自然观研究者张捷的户外课程“卧游——江南私家园林中的自然观”与可持续建筑研究者与建筑师陆轶辰的课程“山内之山”,将焦点落于人类所处的“小环境”之中,园林与建筑是人类为生存与审美需求“圈地”建设的栖居之所,两位导师分别站在古典与当代的角度,解读人类如何建立与自然共存的美学观与生命观;10月16日,进化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领域专家赵云鹏的课程“看树是种世界观”与当代艺术与生态学交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T. J. 迪莫斯(T. J. Demos) 的课程“紧急之急:气候正义的美学与政治”则将视野延展搭建生态艺术思考与创作所必须的知识结构,生态艺术跨越和聚合了艺术、美学、自然科学、哲学、政治等多学科的训练,更深刻地触及来自生命与情感的多维度实践。

640-310月14日,“向山学园”开课第一日,导师与学员及主办方工作人员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向山学园”课堂外合影

自2023年5月18日起,“向山学园”面向中国各大高校在读的艺术创作者进行公开招募创作提案,9月15日招募截止,旋即展开的评审工作以“聚焦于当下人类与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与环境议题”为基本宗旨,最终遴选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全国各大高校的16组成员(共计22人)提交的16份提案,入选“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

 

640-46位共学导师|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
郑波、Filipa Ramos、张捷
陆轶辰、赵云鹏、T. J. Demos
640-516组入选者|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啟恒、陈锐城、吕洁雅&陈钰林&刘欣宇、董宇昊&赵凡、谷蔚然、韩智同、简国荣、解睿、李雨轩、盛成成、翁喆颖、王楷竣&吴浩岳&柏乐、徐鑫桦、张家振&崔佳璇、张天怡、诸葛瑞静

16组入选者来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在由隈研吾设计建造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中特设的“向山学园”课堂里参与学习交流,户外实地考察课程则在西湖畔的江南园林郭庄以及象山校区内象山山林中进行。向山而行,“向山学园”根植本地自然与环境、文化与历史,联结国际艺术与生态学前沿领域的思想与实践,创造了一个新型的结合创作、研究、教学、讨论、田野经验的“学园式”共学方式。

生态情谊:

“如失至亲”的自然与重建亲密的努力

640-610月14日,艺术家郑波讲授课程“生态亲情”

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投身于生态艺术教育的艺术家郑波在10月14日的课程“生态亲情”伊始时说道。郑波的生态艺术实践始于2013年,在此之前,他的创作源于其对生活中周遭人群的观察,逐渐辐射至对少数边缘群体的兴趣,后者代表性的作品、创作于2013年的互动装置《为伊唱(光之歌)》聚焦生活在香港的菲佣群体。促使郑波的艺术实践发生巨大转向的机缘来自上海西岸黄浦江畔的一片野草,《住在上海的植物》是其第一个与植物相关的作品,十年前,在上海水泥厂旧址、现今上海穹顶艺术中心周遭空地上杂草丛生,郑波与当地的生态学、文学、文化研究、药学、林业专家等友人合作开展了为期八周的现场课程,并号召人们线下相聚,辨识、种植本地植物。该作品标志着他的创作着落点从“人”转向“非人”,开启其后续围绕野草及更多植物的艺术创作。

640-710月14日,艺术家郑波讲授课程“生态亲情”

“野草”与“边缘性”之间存在着象征与借喻般的联系,郑波的生态艺术实践从芜生的野草开始,反思了植物与人类政治、历史之间的关联,以及语言及政治口号等与“人”相关的符号与“非人”植物间的关联,其作品所在的场域往往是城市中充满时间遗痕、人类干预残存的事件现场,而他的创作也常常伴随着与当地居民展开的共同合作。在其十年的生态艺术创作历程中,郑波逐渐从植物与政治,转向“在日常、身体层面培养生态感悟、生态情感”,其近年的艺术创作,从开始于台北的系列生态舞蹈项目《蕨恋》,发生于瑞典森林的《春之祭》,到发生于中东沙漠中的《萨摩尔》,郑波将对植物的身体感知与情感触动相结合,在他看来,“艺术的生态转向刚刚开始,形式、语言、审美、方法、机制等所有维度都将从现代性冷漠重返生命性智慧。”

640-8郑波,《生态感悟练习》,2021年,图片由格罗皮乌斯博物馆提供
640-9郑波,《萨摩尔》,影像,21分钟,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课程中,郑波谈及他对人类中心主义危机以及生态艺术的看法,“我相信十年之后,在美院,我们不需要再讲生态艺术,因为生态会成为所有学科的一部分。”郑波说道,“我相信人类中心主义的危机必然没有出路,我们所作的讨论改变必然不是一种潮流式的改变,再过十年它会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维度。”

640-1010月14日,生态艺术研究者、策展人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讲授课程“如失至亲:对自然的爱与失去”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策展人之一、生态艺术研究者和策展人菲利帕·拉莫斯在课程“如失至亲:对自然的爱与失去”中讲述了其在策展实践中认知到的生态与艺术之间的关系。2022年,第8届意大利盖尔迪纳双年展(Biennale Gherdëina)由拉莫斯与伦敦蛇形美术馆(Serpentine Gallery)“普遍生态学”(General Ecology)项目发起人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Lucia Pietroiusti)共同策展,主题为“Persones Persons”(人人),拉莫斯与彼得罗尤斯蒂在策展声明中提到“我们将与多洛米蒂山拉蒂尼亚的阿尔卑斯山谷、山脉与天空对话,并赞美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生物——人类、动物、植物、矿物、菌类。”此次双年展的出发点在于将传统西方思维中无生命的物体与生命体同等而视,将其作为共生生命来体察感知。拉莫斯提及双年展所在的多洛米蒂区域自身带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传统,而策展的任务之一便是寻找当地人类迁徙的动态路线,了解生物如何受人类迁徙的影响,以及人如何适应变动中的自然环境,并将自然、传统与艺术相结合,升华成“对问题的拷问”。拉莫斯分享了双年展中从听觉、视觉以及综合感知出发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如何利用当地材料与地形,最终将生态与身体、身份、女性、原住民等议题互相结合。

640-1110月14日,生态艺术研究者、策展人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讲授课程“如失至亲:对自然的爱与失去”

拉莫斯认为,西方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已从“知道”(knowing)转向了“关注”(concern),而年轻人在还未真正感受到对这个已经不再“在场”的世界的爱之前,就已经体验到了悲伤和失去。自然破坏与针对个体、群体、民族的压迫互相交织,人类对于一个无法在个体层面应对的充满伤痕的复杂系统面前感到挫败与失落,而这是其课程主题“如失至亲”(bereft)的内在含义,正如拉莫斯在2020年策划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所关注的“乡痛症”(Solastalgia)所揭示的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精神病症:“人类如今亲手创造了一个跟大自然分离,又不情愿长居的环境中,那么乡痛症的苦是难以避免的。”拉莫斯提及,在人文领域,自然(nature)一词正被生态(ecology)所取代,这一转变是“另一种认识论”,即不再以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看待自然,而是将人与自然视为同一系统中紧密相连的共同体,而这一认识论的缘由来自一个事实,即自然业已是“受伤”的自然,它与人类的行为与心灵无法分离。

640-12第8届盖尔迪纳双年展开幕现场,盖尔迪纳山谷,图片来自盖尔迪纳双年展,摄影:Tiberio Sorvillo
640-13Ignota,《记忆花园》(Memory Garden),2022年,盖尔迪纳双年展委托创作,图片来自盖尔迪纳双年展,摄影:Tiberio Sorvillo

“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最纯真的世界正在走向末路,我们应当在此时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我们应当抛弃传统的科学实证主义的方式来做艺术,另一方面,寻找古老的智慧、疗愈的方法来破除人类给自己设下的魔咒。”拉莫斯说道,“我希望我们在未来一同创作的艺术,是即使处在‘如失至亲’的境遇下,仍能以欢歌笑语、心怀感恩的方式,来书写新的诗意和新的篇章。”

栖居之思:

在园林与都市中关照自然

640-1410月15日,中国美术学院原中国画与书法学院院长张捷在杭州郭庄给学员讲授课程“卧游——江南私家园林中的自然观”

10月15日,中国美术学院原中国画与书法学院院长张捷带领学员漫步于西湖之畔的私家园林郭庄,开启课程“卧游——江南私家园林中的自然观”。郭庄位于杭州西山路卧龙桥畔,与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公园相邻,是杭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誉为“西湖池馆中最富古趣者”, 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称郭庄“风姿再现,如古画之重裱”,布置紧凑,结构巧妙,假山楼阁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特色。郭庄并非是封闭围合的,东侧借景西湖,穿过景苏阁前的月亮门,便有豁然开朗之感,西湖敞开于游人面前,站立观景平台之上平视,可见苏堤、莲叶、游船与宝石山。

640-15杭州郭庄

张捷带领学员们移步换景,在浣池、赏心悦目亭、景苏阁、观景台与翠迷廊旁借实地之景,谈园林中蕴藉的传统山水精神与生命境界。从“卧游”这一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出发,张捷说,“自然对我们的影响是随着我们对自然的态度的改变而改变,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即是山水画营造人文境界的意象空间,也是身临其境、融入现实的感知世界。无论是‘以足代心’的行旅,还是‘以心代足’的卧游,都是中国人观照自然的重要途径。”

640-16

640-1710月15日,中国美术学院原中国画与书法学院院长张捷在杭州郭庄给学员讲授课程“卧游——江南私家园林中的自然观”

张捷提到传统绘画创作实践中的四个门类:山野、田园、园林与城市,他提示到我们应当重新看待当代都市景观,“生存环境的改变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如何直面眼前的这片‘城市森林’,关注生命与现实环境的链扣关系,记录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城市风景与文明碎片,将母体文化的经典精神与现代都市文明的多元迭代进行结合思考。”他说道,“生活中我们最为熟知的‘城市山水’是勾连人与自然的纽带,从繁华城市到美丽乡村,再到山林原野,它们应该是和谐而统一的‘山水精神’的整体,自然造福于人类,而人类更应该善待于自然。”

Screenshot 2023-10-31 at 1.06.16 AM

“向山学园”共学所在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西湖区西南部的转塘镇,依山傍水而建,建筑师王澍的设计关注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于今天的现实。校区内建筑群体与自然相融,筑营造中透露着与自然共存的设计观与世界观。任教于清华大学的建筑师与可持续建筑研究者陆轶辰的课程“山内之山”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象山校区的校园空间。

64010月15日,建筑师、可持续建筑研究者陆轶辰讲授课程“山内之山”

陆轶辰在课程中以“山”为母题串联起他与Link-Arc建筑事务所近年来的建筑作品,展示建筑设计作为“转化现实”的工具,如何以地景营造消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自然的僵硬边界,探索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新范式。“拓山”“院山”“内山”“叠山”“反山”分别对应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华润集团档案馆、深圳鹭湖文化中心以及第9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上的装置“反方向的构筑”。前四个项目为建筑设计项目,均与山有一定联系,或是拓扑抽象的山的形态,或是因地制宜解决山与建筑相互适应的问题,“也在更大的城市尺度上,城市与自然更好地结合”。

64010月15日,建筑师、可持续建筑研究者陆轶辰讲授课程“山内之山”

而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所展装置“反方向的构筑”则是一个不具有实际功能的、从建筑思维出发创作“反建筑”,“利用可持续的材料,并体现出‘隐藏的生态系统’(hidden ecologyical system)”。装置使用的材料是菌丝,陆轶辰发现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路径地图与城市规划中的交通网络有相似之处,“我们人类所引以为豪的城市设计、规划交通,其实可能在自然界也就是一种生物寻找食物的本能而已。我们想这其实就是一个隐藏的生态系统。”陆轶辰说道。400块悬挂的蘑菇砖悬挂组成倒金字塔的形态,松散而多孔,在陆轶辰看来,这个“非典型建筑项目”是“通过建筑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有创意地发现新材料的可能性”。

640-1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陆轶辰,《反方向的构筑》,第9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展览现场,2022年

“可持续建筑也好,绿色建筑也好,它不是使用太阳光伏板、地源热泵等简单的技术层面上的考虑,更多的时候应该是观念上的思考。”陆轶辰表示,而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陆轶辰回应艺术如何为解决人与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危机这一问题时说,“在对待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时,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艺术,其实都比较弱势,除了利用技术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便是鼓舞更多的人去关注环境问题。”在建筑与当代艺术交叉的领域,利用建筑思维来构思与创作艺术作品,表现和探讨“隐藏的生态体统”,亦是生态艺术实践的一种立体且具有思辨性的方式。

我们离环境与气候正义有多远?

如何“看”我们身处的世界?如何研究我们的乡土?人类与万物所共同面对的生态危机并非仅是政策与规划之中的宏大议题,它切身地与我们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相关,无论是日常中的对动植物的照料,在故乡、游乡中的观察所得,还是研究与兴趣为导向的对特定物种、现象的探查。

64010月16日,进化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云鹏(左三)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内讲授课程“看树是种世界观”,实地观察、讨论校园内的生态环境

在10月16日的课程中,进化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云鹏以“看树是种世界观”为题,提出将树木作为客观世界的组成部分和窗口,通过户外实践与室内课程两部分,来体察与认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的角色。户外实践部分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的山林中进行,学员在赵云鹏的带领下实地观察山林中的树木属性、关系和过程,并了解如何进行个性化、系统性、持续性的生态学观察。从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后的阶梯拾级而上至象山山坡的茶园,再沿山路和校内道路绕行象山返回民艺博物馆,菝葜、构树、何首乌、金鱼藻……赵云鹏介绍沿途所见的草木的物种与属性,引导大家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环境,“当我们走到环境里时,我们可以看到客观存在物,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以及整个过程。”“环境就像我们看到的一个成品,由许多作用因素构成,每个作用因素就是一个图层,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断代的切面,我们研究它是否被干扰过,而单个的植物物种和植物群落,都可以成为指示剂,让我们去猜测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赵云鹏分享道。

640-1

640-2

640-3赵云鹏带领学员步行穿越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山林,介绍沿途所见的草木的物种与属性

室内课程部分从导师个人学习和研究经历切入,介绍“乡土研究”的三种范式,以其研究对象银杏为例,分享乡土物种研究和保护的方案以及平台构建、人才培养、个人世界观建构的成效。“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是改变人的认知,要熟悉、喜好,并产生紧密的联系,成为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生活多样性的新场景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归根到底,要解决人与自然究竟如何相处的问题。”

640-410月16日,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创意生态中心主任T. J.迪莫斯(T. J. Demos)讲授课程“紧急之急:气候正义的美学与政治”

最后的共学课程由当代艺术与生态学交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创意生态中心主任T. J.迪莫斯带来,迪莫斯的代表性著作《激进未来主义:有关崩溃、时间政治与将来正义的生态学》(2023)、《反人类世:今日视觉文化与环境》(2017)、《去殖民化自然:当代艺术与生态政治》(2016)皆重视建构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研究框架,将环境思想与社会政治关切相连结。在他题为“紧急之急:气候正义的美学与政治”的课程中,迪莫斯阐述了一系列与气候正义相关的美学实践,包括乔纳斯·斯塔尔 (Jonas Staal) 对气候宣传的分析、法证建筑(Forensic Architecture)对种族正义的调查,以及瑟扎·吉恩·卡德汉(Thirza Jean Cuthand)的“土著未来主义”(Indigenous futurism)。迪莫斯的研究视角与其生活和研究环境的视角与语境相关,包括北美、欧洲以及北极附近地带。课程开始时,迪莫斯以媒体报道中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气候紧急状态(高温、干旱、毁灭性的野火威胁等)”为切口,抛出疑问:“当我们看到报道说‘我们正在经历气候紧急状态’时,‘我们’指的是谁?”

Screenshot 2023-10-31 at 1.13.54 AM

气候正义定义了一个必然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框架,将环境思想与社会政治关切相连结。“为了设想一个未来,我们在其中能够从气候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资源开采、种族主义、性别歧视、阶级观念、身心障碍歧视和其他压迫体系中解放出来,气候运动必须在他们的叙述中反映每个人生活的复杂现实。”迪莫斯说到。

乔纳斯·斯塔尔的作品《气候宣传》(Climate Propagandas)调查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宣传,包括自由派气候宣传(liberal climate propaganda)、自由意志主义者气候宣传(libertarian climate propaganda)、阴谋论气候宣传(conspiracist climate propaganda)和生态法西斯气候宣传(eco-fascist climate propaganda),他对这些宣传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作品显示了环境保护和气候政策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方法,它们常常彼此冲突或成为政治斗争的场所。迪莫斯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所谓绿色资本主义(green capitalism)与气候正义(climate justice)之间的斗争时期。”

迪莫斯援引法证建筑对路易斯安那州的环境种族主义的调查——“死亡巷的环境种族主义”(Environmental Racism in Death Alley),这项调查研究了从种族主义的社会和政治条件到当代环境种族主义的历史转变,说明“环境恶化往往被倾倒在被剥夺了权力的贫困和受到种族歧视的人身上。这已经变成了一项政治斗争。”迪莫斯认为,气候正义控诉资本主义作为主导的世界历史系统,将其视为灾难性的环境转变和社会暴力的根源,而气候正义的解决方案需要超越种族主义和殖民资本主义的思想,他也分享了瑟扎·吉恩·卡德汉(Thirza Jean Cuthand)的影像作品《复垦》(Reclamation),讨论何为“去殖民的气候正义”。迪莫斯说:“如果现行模式正在危害我们,如果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将不可持续,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参与创造未来。我们要如何创造一种新的后人类中心主义体系,将人类去中心化,与自然界共同生活,并致力于环境和气候正义?”

超越边界,与自然合作

“学园”式共学之壤

“向山学园”三日共学日程创造了一个密集交流的共学氛围,在室内与户外课程之外,每天设立提案评议环节,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中国高等院校的入选学员分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提案,并与由导师及招募评审担任的评议人进行深度交流。

640

640-1

640-2“向山学园”每天设立的提案评议环节,由每组学员展示各自的创作提案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陈钰林、刘欣宇、吕洁雅联合提交的提案“水稻志·水稻智”围绕水稻及稻作农业建立内容谱系,关注现代农业过度发展引起的生态危机,探讨人类与植物的新型关系,最终将以网络策展的方式呈现。在评议后完善的方案中,团队提出“将策划一次共同的社会行动,去往真实的乡土进行田野调查,与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对话,将线上平台作为跨越时空的承载物,联结过程中的记录性文字与图像,追踪一系列此类相互交织的关系。”

来自四川大学生态学专业的韩智同是一名科学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刺柏属的基因组学和进化生物学,他获选的提案“Botancert”关注植物的的声学特性,以及被人类活动造成的噪音污染所干扰的植物间交流,作品以植物为主体的室内表演形式呈现。在评议后完善的方案中,韩智同将研究对象聚焦为柏科刺柏属物种高山柏,以其五年中对高山柏的深入研究,结合野外调查与身体实践,将科学成果转译为艺术表达,“通过与自然互动的行为艺术,我希望能够唤起观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让观众反思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在结束了三日的共学后,学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谷蔚然表示:“生态艺术特殊的工作方法所需要的不是在画室或工作室中面对文本、影像与屏幕的二手资料进行研究与实践,而是真实的回归田野,面向沃土,用眼睛与双手、双脚感受生态,向自然学习。在田野中与其他物种间的合作无疑是更生动、更有可能发生‘意外之喜’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身处‘生态’这一最广大‘学园’中的魅力。”来自北京大学的张家振、崔佳璇认为,“这是一场在‘向山’路上的不断‘向善’之旅,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仍将继续是艺术生态的参与者,生态问题的见证者,生态艺术的创造者。”
640
640-1
640-2
在提案评议环节,由“向山学园”导师和招募评审组成的评议组与学员进行现场讨论

T.J.迪莫斯认为,“在课程中,我们听到了代表中国新一代实践者的学生提出的艺术方案,听到了他们利用不同的方式,试图将生态问题和见解带入艺术研究和实践领域创造性的提案。我希望这次活动将产生有意义和持久的影响。因为在我看来,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场真正的全球危机。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声音,尤其是来自新一代学生的声音,他们正在研究这些问题,并寻求思考这些问题的方法。” 菲利帕·拉莫斯认为,“这次活动让我们发现中国正在发生的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学习环境。我认为‘永续之籽’项目正在创建一个全球性的思想网络,成员因为共同的兴趣而团结在一起,而在全球范围内思考生态学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生态艺术的教育项目,我认为学生的作品也应当是‘生长’出来的,我们在其中提供帮助,让他们找到真正感兴趣的议题,帮助他们生长出最终的成果,我想这样的方式与教育项目的初衷是相呼应的。我很期待这个培育过程和这个教育项目最后能够‘生长’而出的作品。”向山学园”招募评审、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陈晓阳教授表示。

“向山学园”项目共同发起方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教授卢杰认为,“连续三天结合课程,来自国际和国内在这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者、策展人、艺术家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各艺术学院的跨学科和艺术专业的二十多名学员的实践方案评议反馈,这是一个跨学科、极具前瞻性的开放的学园,播下一颗生态、环境与艺术命题的永续的种子。”

《艺术新闻》主编叶滢说到:“没有比在杭州这样一个自然与历史汇聚之地,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这样一个覆盖着植被与山林的校园里启动‘永续之籽’项目更适合的了,从本土的问题意识与创作提案出发,朝向全球共同面对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六位来自生态艺术实践与生态思想、可持续设计与生态学领域的导师在‘向山学园’带来的跨学科课程,将为打开新一代创作者的视野和思想维度带来长久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希望以培育生态的方式展开一个不断生长的艺术教育项目,如我们所见,‘永续之籽’已经在园子里播种与生长起来。

本次“向山学园”的圆满落幕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预示着启发与联合的开始,入选者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完善的作品提案将由《艺术新闻》进行主题出版,最终“落地生根”完成的作品将在“永续之籽”后续艺术项目中得到呈现。

640

640-1

640-2

640-3

640-4

640-5“向山学园”课堂内外的进一步深入交流

 

采访、整理/申舶良、姚佳南
撰文/姚佳南

艺游心生:第一届“超媒体艺术节”启幕

首届“超媒体艺术节MMAF”让艺术从白盒子来到公共空间,探讨当下媒体、艺术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和流动性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