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在珍珠、石油和海洋的汇聚处,“幻影水域”中涌现的末日预言

Aug 17, 2023   TANC
640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葡萄牙战舰》,2023年,“幻影水域”展览现场,UCCA沙丘美术馆,2023年,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委任,图片来源:UCCA,摄影:孙诗

盛夏的北戴河人潮如海,雨季到来前的湿热空气弥漫至黄金海岸边状如神秘洞穴的美术馆内,沙滩边的一处露台上满布色彩各异的“僧帽水母”,似是集体随大西洋的风、水流及潮汐来到了地球另一端的海域。

实际上从室外延展至室内展厅的这组玻璃装置是科威特艺术家莫妮拉·阿尔卡迪里(Monira Al Qadiri)的新作“Man of War”(葡萄牙战舰),意指这种独特形态的、有毒的管水母,它们又被称为葡萄牙水母或葡萄牙战舰(Portuguese Man-of-War,学名:Physalia physalis)。它其实是一种包含水螅体及水母体的共生群落,每一个体都高度的专门化,互相紧扣,而不能独立生存。其主要的肢体是有巨毒的气室,下面有小小的触角,但它本身也非常脆弱,就如同艺术家所选用的材料玻璃一样。在作品所蕴含的意义——重新想象、思考一种新的集体和集体主义——之外,这也是阿尔卡迪里在本次展览中最喜欢的一件作品。

640-1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在“幻影水域”展览现场,图片来源:UCCA

“我想象了两年它会是什么样子、结果如何,但我没想到它会如此美丽,”阿尔卡迪里告诉《艺术新闻》,“由于沙滩和大海的存在,旁边的这些‘生物’看上去就像是刚从海里爬到美术馆里来的。”对她来说,这是一个“美梦成真”的神奇时刻,筹备了两年的作品和展览与她创作的母题海洋并置,玻璃制成的仿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太阳照射下发着光,“我坐在那里看了几个小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想些什么。我觉得环境总是会改变作品,它可能再也不会如此美丽,像魔法一样。”[1]

640-2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幻影水域”在UCCA沙丘美术馆展览现场

自7月9日起,UCCA沙丘美术馆呈现艺术家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在中国的首次机构个展“幻影水域”(Haunted Water),由UCCA策展人栾诗璇策划,展示了艺术家近期实践的代表作品与4件最新委任创作,通过视频、雕塑和装置多元媒介探讨采珠业和石油开采业如何构建海湾地区的过去和现在。阿尔卡迪里(1983年出生于达喀尔)的艺术实践聚焦中东地区石油文化及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性别议题和悲怆美学,还涉及在石油业成为支柱产业前,海湾地区主要的经济活动——珍珠捕捞业。本次展览的关注点与UCCA沙丘美术馆所在地、正值经济转型的北戴河海滨的当地语境形成了巧妙重叠。“幻影水域”从人类和非人类主体的视角出发,探索了我们如何通过艺术这一媒介与个体命运或群体历史产生联结。

640-3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神圣记忆》(静帧),2019,单频有声影像,5 分钟,图片来源:艺术家

展览作品围绕“石油”与“珍珠”两个核心主题交错展开。在全球各地,尤其是海湾地区,“石油资本主义”的渗透已经跨越生态、国家政治和日常生活实践。石油行业为国家提供财富和发展力的同时,也导致了殖民化、帝国主义、不平等和不稳定等问题。石油也是一种时空的压缩——百万年前太阳所带来的生命能量的积累、沉淀、转化与高度浓缩,让人类得以将历史“加速”。策展人栾诗璇在展览手册中介绍道,在艺术家的实践中,石油作为一个非人类“主体”与珍珠有着诸多联系:二者不仅在文化上均归为被神化的“资源”,石油表面独特的光学折射效应亦与珍珠的色彩有显著的共通之处。此外,在海湾地区发现并开采石油之前,采珠业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成为进入石油时代前的代表符号。石油与珍珠模糊了生命和非生命体间的界限,在生物时间和历史时间中交错交叠[2]。

幻影水域、被构建的历史

与地心中的恐龙之歌

640-4“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幻影水域”在UCCA沙丘美术馆展览现场

出生于塞内加尔、成长于科威特的阿尔卡迪里在童年时期亲历了海湾战争,她的父辈在60年代的时候也见证了海湾地区的石油热。在石油出现前,人们多从事采珠业,此后采油业替代采珠业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支柱产业,也为她的家乡披上了一层西方现代化的外衣,所以对于艺术家来说,珍珠和石油就像是前现代和现代的两种不同的符号,在石油时代逐渐变得陌生的海洋也像是一直盘旋在故乡的幽灵,这也是展览标题“幻影水域”的来源[3]。

640-5
阿尔卡迪里与栾诗璇在“幻影水域”展览开幕现场

珍珠、石油和海洋作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线索也构成了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美学元素,栾诗璇在开幕导览时介绍道,石油表面的油花和珍珠表面的珠光其实是共享的一种视觉特征,在艺术家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展览中也探讨了石油业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以及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思考和面对这种生态的变化。对艺术家来说,UCCA沙丘美术馆的环境非常特殊,也非常适合创作,以海洋为主题的展览就在海洋旁边呈现,在展览筹备过程中也被特殊的建筑结构、当地的语境激发了灵感和新的想法。栾诗璇还告诉我们,此次展览中用到了很多光线、声音等非实物的媒介,在非传统白盒子的展厅内组建出一种全新的空间关系,与作品的呈现构成具体和直接的呼应[4]。

640-6
《潜游者》在“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幻影水域”展览现场

展览中的作品通过石油工业、海洋生态以及神秘主义几条脉络彼此映照和牵引。第一个展厅内分三屏播放的作品《潜游者》(Diver,2018)以歌声重现了采珠船歌手这一以歌声陪伴工人采珠、如今业已消失的职业,四名花样游泳者身着五彩斑斓的镭射潜水服,戴着护目镜,化着浓妆,在夜色下油池般的水域中伴随着传统珍珠潜水歌曲的旋律起舞。这件作品是艺术家不断寻找科威特石油世界前世与后世之间历史联系的一部分:“这个音乐就是在60年代的时候,工人们在采珠船上会唱的歌曲。我的祖父就曾经作为歌手在这样的采珠船上工作,我把较早之前的录音以及人们敲击输油管的声音剪辑在了一起,用一种比较人工的方式修改了这个声音,我觉得这就像我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一样,它其实都是被建构出来的。”

640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潜游者》(静帧),2018,三频有声影像,4分钟,图片来源:艺术家

“我始终认为,历史是以某种方式再现给我们的。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以前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我们只能围绕这些进行虚构,”阿尔卡迪里在采访中提到,“尤其是在我的家乡海湾地区,历史是相当神秘的。它很模糊,也没有被正确地传授。我们并不知道过去的200年发生了什么,这很有趣,也很悲哀。”而对她来说,创作并不是帮助自己寻找答案或寻求宣泄的途径,而是想提出更多的问题。她希望作品传达的信息和艺术本身一样神秘,为观众打开通往其他世界的大门,而这些世界有时并不合理。“我的作品是一种时间旅行。我总是使用过去的历史概念,比如珍珠和采珠潜水,和当代的主题,如石油勘探和钻井;但我也会把这两样东西混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未来的形式,像来自未来的纪念碑。对我来说,这就像是对历史上这一畸形时期的纪念,希望它不会再次重演。因此,它同时关乎现在、过去和未来。”

640-7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地心之歌》,2023年,“幻影水域”展览现场,UCCA沙丘美术馆,2023年,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委任制作,图片来源:UCCA,摄影:孙诗

同样穿梭在时空之间的是对面展厅中一只正在唱卡拉OK的彩色橡胶恐龙,“我等待你到地底深处来寻找我”,经Auto-Tune处理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它忧郁的声音似乎是在乞求人类记住已灭绝的物种对消费者富足的贡献。墙边悬挂和摆放的图案是通过声波探测油池、再通过3D建模扫描出的彩色图像。这件《地心之歌》(Seismic Songs)最初是受美国得克萨斯州布拉弗艺术博物馆(Blaffer Art Museum)委托、为艺术家个展“Refined Vision”创作的,艺术家在采访中提到:“在20世纪30至40年代,得州的石油工人来到海湾地区,帮助建立了我们今天所知的石油工业基础设施,因此两地在历史上有某种重合,但真正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她在研究中还发现音频处理技术“Auto-Tune”(自动调谐)的发明者曾从事石油勘探领域,这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被分别应用于地球物理学和音乐中,在阿尔卡迪里看来,自动调谐与石油工程中用于探测油池的声波构成了一种诗意的关联。由一位石油工程师发明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流行文化,“所以我想象他的生活,想象他在想什么。显然传说中石油是由远古的动物和生物(比如恐龙)残留在地壳内形成的。我想,如果恐龙在用Auto-Tune对他唱歌呢?‘来地球深处找我吧……’”

640-8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幻影水域”在UCCA沙丘美术馆展览现场

其中卡拉OK的形式则源于艺术家在日本学习生活的经历,“事实上,我很高兴中国的观众能看到这件作品,因为卡拉 OK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它的感受会与得州的观众截然不同。”对于阿尔卡迪里来说,阿那亚社区本身就像是科幻小说中的产物,美术馆本身也是带有科幻感的建筑,“因此,我认为我的作品只是加强了这种感觉,让你觉得自己置身于一个奇怪的、有点未来主义的地方,你不知道它会把你带到哪里去。我的作品就有点类似于这种感觉,它实际上是关于虚幻的物体和某种魔幻现实主义。当人们走进美术馆,看到悬浮在空中的雕塑和会唱歌的恐龙时,我敢肯定,他们会有奇异的陌生感。”

640-9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未来的过去3》,2023年,“幻影水域”展览现场,UCCA沙丘美术馆,2023年,该作品由哈特维希艺术制作|收藏基金会委托委员会2021/23选定并购买,作品随后将被捐赠给荷兰政府,成为国家艺术收藏馆(Rijkscollectie)藏品之一,图片来源:UCCA,摄影:孙诗
640-10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悬浮轨道》,2016–2018年,3D打印塑料、汽车喷漆、悬浮组件,6件,每件30 × 30 × 30 cm,图片来源:艺术家

如艺术家所说,《未来的过去 3》(Future Past 3)和《悬浮轨道》(OR-BIT,2016-2018)中或旋转或悬浮的钻头继续将观众置身于石油开采的外星景观之中。室外雕塑《未来的过去》的形状脱胎于采油的钻头,颜色则是模仿珍珠的表面。“我觉得石油钻头的形状非常的诡异,既像机器人,又有点像海洋生物,或是外太空的来物,”阿尔卡迪里介绍道,“我想把这个符号做成一个纪念碑,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石油很快就会枯竭,等我们到未来的时候,石油就会成为我们的过去。”置于室内的《悬浮轨道》由六件磁悬浮的雕塑组成,反映了不同作用的石油钻头所拥有的不同形状,并涂上了五彩斑斓的汽车喷漆。艺术家重现了自己梦境中石油钻头朝天的样子,每一个都向上悬浮,在脱离其功能的语境下来看,就像是奇怪的海洋生物或是一种建筑。

640-11
《神圣记忆》在“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幻影水域”展览现场

对海洋的想象延续至影像作品《神圣记忆》(Divine Memory,2019)中,以水生生物为第一视角,吟诵着远古的海洋祖先在我们身体中埋藏的隐形记忆符码。未曾谋面的祖父在采珠船上的工作和生活是什么样的?人类远古的祖先在海洋里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它们是否存在在我们的基因里?艺术家通过剪辑使用了年代久远、关于海底的电视节目片段,在海边的房间里呈现了自己心中的海下世界。

640-12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种子》,2023年,“幻影水域”展览现场,UCCA沙丘美术馆,2023年,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委任,图片来源:UCCA,摄影:孙诗

另一组室外雕塑《种子》则是对于输油管道的模拟与转化,让观者仿佛置身于陌生的石油开采场景。阿尔卡迪里称,“如果把输油管切开,它们的横截面看起来就是非常像很漂亮的花朵形状。所以我就想在这里布置一个充满恶之花,因为这些东西在毁坏地球,但同时他们又产生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对人们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拥抱世界的矛盾与复杂

构建美妙怪异的情感景观

640-13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Amorphous Solid Ghost》,2017年,Commissioned by Glasstress 2017, Berengo Foundation, Venice, Italy,摄影:Francesco Allegretto, Marius Land, Raisa Hagiu

在《种子》中体现的美和破坏在阿尔卡迪里的作品中总是同时存在。在采访中谈论到事物的两面性时,艺术家认为,那是这个世界与生俱来的问题和困境,“即使是美丽、奇妙、怪异的事物,也可能转瞬即逝,在下一刻就会毁灭。幸福与悲剧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边缘状态。”她以石油钻头为形制作美丽闪亮的雕塑,但它们直指石油时代的终结,也可能是依赖石油的国家最终的宿命。“我使用这些非常漂亮、诱人、色彩斑斓的颜料来欺骗你的眼睛,让你觉得这个东西很美,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毁灭。这种钻头实际上正在破坏地球。”

被形容为“一位善于开玩笑的末日预言家”的阿尔卡迪里在多个作品中都触及了针对石油工业的批判,在2019年的演讲“Petrochemicals in Purgatory”(炼狱中的石化)中,她描绘了一个末世后星球的未来:外星人造访了这个星球,他们使用人类遗骸的方式与人类掠夺灭绝宝库的方式如出一辙。“我的作品有点反乌托邦(dystopia)。我认为,现代性、进步和便利是有代价的,尽管我们喜欢批评化石燃料、环境污染和所有这些东西,但我们都在积极地助长这种现象,因为我们想要拥有便利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阿尔卡迪里认为自己的作品正是在描述这种两难的现状,以及她对未来的悲观想象。

640-14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Crude Eye》,2022年,单频影像,10分钟,Commissioned by Blaffer Art Museum and the Cynthia Woods Mitchell Center for the Art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图片来源:艺术家

“我来自一片沙漠,那里一切都死气沉沉,完全被石油污染了。海水、空气、地面都被污染,气温越来越高。有一年,我们打破了地球上最热的世界纪录,72℃。但人们仍然能够生活在那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哪怕在最可怕的环境下,人们也总能找到生存之道,”正如艺术家能够从悲剧中感知到美一样。但在海湾地区,这并非一个时兴的话题或全球性的中产危机,而更像是一个生存危机——“人们从未思考过随机出现的资源会竭殆的一天,他们真的以为自己被选中拥有无尽的财富。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这一切都会结束,这只是历史上转瞬即逝的一瞬。”即使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他们也无力改变。在一片90%的收入都依赖石油的国土上,一个公民无法改变现状,似乎一个艺术家也不行。

640-15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Empire Dye》,2018年,Commissioned by the Soap Factory, Minneapolis, USA,图片来源:Future Generation Art Prize, 摄影:Marius Land, Raisa Hagiu

那么艺术能做什么?“我不知道,”阿尔卡迪里答道,“认为艺术会改变世界未免太乌托邦了,但我认为艺术也有不同的时间。我们总是只考虑眼前的问题,但我在创作中考虑的是一种更长远的历史弧线,如果100年后有人从地下挖出我的石油钻头雕塑,所有的石油工业早已消失,人们甚至不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末代人的祭祀用品。你如何控制这种解释?我认为这是不可控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你如何影响变革?我的工作不是为了这个。我的作品是,比方说,在某人的大脑里放进一只虫子,然后它开始生长。”在她看来,自己的作品都是关于情感的景观,借由一个想法激发思考。

640-16
《SS骨螺》在“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幻影水域”展览现场

阿尔卡迪里的想法则通常来自于她长期沉迷的不同主题,在电影、阅读、交谈和研究中发现的各种信息带她不断地回到这些主题中去。她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SS骨螺》(SS Murex)也源于艺术家对这种骨螺的长期研究,它们是历史上紫色染料的来源,而紫色在石油工业中是厄运的象征,因为这代表油环警报的最大值,意味着油环即将爆炸。作品的呈现基于一套历史图像,它们是世界上第一批邮轮,这一套邮轮就以“SS骨螺”为名,船的表面都有一层红色的漆,为防止过多的藤壶或者骨螺堆积。后来在这个区域骨螺开始大量减少,经研究发现是这种红色油漆里的一种化学物质污染了海洋生态,导致附近的雌性骨螺会变性成为雄性,导致无法繁殖。

640-17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SS骨螺》,2023年,布雷根茨美术馆展览现场,2023年,摄影:马库斯·特雷特,图片来源:艺术家,©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布雷根茨美术馆

在了解到这个变性过程时,对艺术家来说几乎就是一个灵光时刻,她对骨螺的研究和石油工业、性别概念全部串联在了一起。所以她又创作了《腹语巫师》(Gastromancer,2022)中的两件雕塑, 以常寄身于油轮之上的骨螺为虚拟主体,反光地板将雕塑表面的红色映射至充满整个空间,靠近后就能听见两只巨大骨螺的“对话”——它们用诗歌的方式吟咏其因油轮涂料污染海洋而导致性别转换的过程,以拟人化、半虚构方式讲述石油工业对于海洋生态不可逆转的改变。作品的文字改编自上世纪90年代阿联酋的一部小说《柴油》,其中描写了一个变性人的故事。

640-18
《腹语巫师》在“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幻影水域”展览现场

对性别议题的关注也是阿尔卡迪里工作的核心,“这可能是我创作中最古老的部分,”她说,“我在科威特长大,那是一个非常重男轻女的社会。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战争期间,我和母亲、姐妹们都被困在家里,我的父亲和叔叔们都在外面做‘英雄’的事情,这让我觉得,在那个社会里,要想成为一个有权势的人,你必须是个男人。”这种对性别的认知和误解导致她开始剪短头发、装扮得男性化,直到20岁——“我想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在作品中,她也常常回看这种将性别与权力混合的想法,“我认为我的作品非常男性化。我使用坚硬的材料制作的巨型钻头雕塑看起来有点阳刚,在某种程度上也非常大男子主义。在我的电影作品中,我总是用男人的声音来叙述。在《腹语巫师》中,我与两名变性男子合作,让他们用男人的声音来讲述这段雌性骨螺的变性经历,就像我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结构的污染。”

《潜游者》的音频中也包含由阿尔卡迪里扮演男性歌谣乐手的唱腔,与只有女性能参与的花样游泳运动结合,将它们杂糅在一起从而制造出一种错位的景象,“我试图以一种本就错位的方式来强调性别议题本身的诸多结构弊端。性别在某种程度上本身就是错误的,根源上就是不公的,但在某种程度上,错位的性别概念又极其自然地运转着,”艺术家在与策展人、学者Amin Alsaden的对谈中如此说道[5]。

640-19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圣域》(静帧),2020,单频有声影像、玻璃,20分钟,摄影:马克西米利安·戈伊特,图片来源:艺术家

在《圣域》(Holy Quarter,2020)中,艺术家试图以某种方式接近宗教艺术的概念。“在伊斯兰世界里,宗教仍然是一个非常男性化的主题。古兰经经文或伊斯兰诗歌的叙述者总是男人,就像神的声音是男性的声音,”在影像中也被她以一种神秘的、遥远的声音再现。这部影像由在阿拉伯半岛无人区沙漠中发现的黑色陨石作为主角展开讲述,艺术家以玻璃雕塑的形式呈现了这些陨石:“这片世界第二大的陨石冲击坑上的传说,之所以它是没有人居住的地方,因为这里原来生活着一群堕落的被神惩罚的人,在这里只有黑色的珍珠,是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勇士留下来的被烧焦的珍珠,它在用一种非常诗意的语言讲述它的故事。”对艺术家来说,宗教艺术和空间有一种压倒性的美,以及当代艺术家已经失去的艺术性。她在日本的经历促使她去感受某种神圣的、甚至幽灵般的存在,通过在作品中触及精神性的、宗教的主题,“我想表明,作为人类,我们真的不知道所有的答案,而艺术就是要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有时甚至是无能为力,并在你的心中产生一种神秘感。”

采访、撰文/杨曜

 

*文中部分信息参考:
[1]与艺术家的对谈,20230726
[2]”UCCA沙丘美术馆’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幻影水域’媒体导览速记”,UCCA,20230731
[3]”幻影水域”新闻稿,UCCA,20230706
[4]采访策展人栾诗璇,20230726
[5]”OCULA对谈|莫妮拉·阿尔卡迪里:潜入石油深处”,Ocula艺术之眼,20230712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UCCA沙丘美术馆提供,
摄影:孙诗

 

正在展出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幻影水域

Monira Al Qadiri:Haunted Water

UCCA沙丘美术馆

展至10月8日


被解放了的肖像:在这场蓬皮杜中心收藏展中读取15个肖像关键词

上海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常设展“肖像的映象”正在展出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